阿左旗國土資源局敖倫布拉格國土資源所是一個只有5個人的團隊,管理著近5000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我們雖然遠離城市,工作條件艱苦,環境惡劣,每個人卻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這就是地處內蒙古最西部的阿左旗國土資源局敖倫布拉格國土資源所。
敖倫布拉格鎮位于阿左旗東北部,總面積4789平方公里,轄一個國營農場、兩個社區、三個農業嘎查和六個牧業嘎查,常住人口5000多人,多數從事農牧業生產,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回、東鄉等多民族聚居的建制鎮。全鎮現有耕地3.3萬畝,其中基本農田13475畝,林地7000畝。境內礦產資源相對富集,已探明儲量的資源有鐵、銅、花崗巖、云母、石墨、大理石等,其中鐵礦石儲量達2億多噸。
敖倫布拉格國土資源所于2006年成立,是我國西北邊陲地區最基層的國土資源部門。履行和承擔著各項國土資源監督管理職能職責和所有內勤外派工作。建所以來,由于辦公場所非常簡陋,有些職能根本無法履行,在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及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投資120余萬元建起了辦公場所,改善了基層工作人員的辦公環境,實現了“十個一”的目標,極大地方便了前來辦事的農牧民。
基層國土資源所是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前沿陣地,是國土部門聯系群眾最密切的環節和窗口。基層所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代表著國土資源戰線的形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我所把群眾滿意作為最好的褒獎。所長馬越經常對所員們說:“要讓群眾滿意,我們就必須真心服務群眾,在群眾最迫切、最需要的事情上讓群眾最滿意。這也是我們每一位工作人員踐行的宗旨。”創先爭優活動中,全所人員重新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章制度,保證每個人都能依據法律條款熟練辦理各項業務和各類違法違規案件,妥善協調處理各類土地、礦產糾紛,有效化解各種涉地涉礦矛盾。
敖倫布拉格鎮是阿拉善為數不多的農區,也是重要的農業開發區,加強耕地保護,落實耕地保護責任成為國土資源所的重中之重。敖倫布拉格國土資源所認真貫徹基本農田保護三級備案制度,與各嘎查、分場簽訂了《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狀》,將基本農田保護責任落實到戶、具體到地塊,確保了全鎮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同時,完成了農村牧區宅基地登記工作,3個農業嘎查共完成 254戶,10個國有分場共完成241 戶宅基地調查工作。
敖倫布拉格的資源分布點多面廣,很多礦區人員不方便到所里辦理事務,所里的工作人員就主動上門服務和現場辦公。敖倫布拉格國土資源所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是自己能去的,能辦的,就不讓企業群眾跑腿。2010年12月底,地處礦區的一戶居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占用了國有土地進行違章建設,得知這一情況后,敖倫布拉格所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時值隆冬,寒風凜冽,前往礦區的路面坑坑洼洼,路面還有積雪,行駛了近一個小時才到達了礦區。工作人員耐心地向這位居民介紹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辦事流程,得到了當事人的理解。兩天后,我們幫這位居民補齊了相關用地手續。在主動上門服務工作中,敖倫布拉格所工作人員總是這樣不停地奔波著,在這近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條路,每座山都留下了我們國土人的腳印。
敖倫布拉格所始終將扶貧幫困,為群眾排憂解難作為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多次深入幫扶嘎查了解當地實際困難,并積極向上級部門反饋意見,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為了提高農民收入,改善寶特根烏素嘎查的生產基礎設施,新建渠系截水閘8座,大力提升了該嘎查農田水利灌溉設施的綜合配套使用能力。為和平嘎查打水井1眼,并送去了抗旱飼草料10噸,爭取上級部門資金和自行籌資先后投入了11萬余元,及時解決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燃眉之急。
敖倫布拉格所積極克服人員緊缺的困難,不間斷地深入到礦區、企業和居民家中上門服務。在敖倫布拉格所管的轄區內,近點兒的距離國土所幾十公里,遠的距離有一百多公里。這樣日日夜夜的奔波對于在這里工作了五年多的工作人員來說,早已經習慣了。敖倫布拉格距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彥浩特有260多公里,所有的工作人員家都在巴彥浩特,不要說每天,每周回家一趟就是一種奢望。為了工作,只能默默把對家人的思念放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長期以來,大家都養成了一至兩月回家一趟的習慣,就這樣,也只是匆匆待上兩天,又得趕回敖倫布拉格。因為大家知道,遲回一天,那里的居民辦事就得多等一天,留守的工作人員就得多忙一天。在平時的工作中,從所長到普通工作人員,大家都遵守一條規則,就是群眾的事情無小事,群眾來辦事一定要笑臉相迎。說起和群眾的融洽,有這樣一件事更讓人記憶猶新。在一次例行巡查中,恰遇沙塵暴,雖然天氣不好,但那天是當地牧民一年一度去紅塔寺朝拜誦經的日子,不一會兒,路上人越來越多,路也越發顯得窄了。
在會車時,巡查車不慎陷進了路邊的沙地里,怎么也開不上來,反而越陷越深了,兩名工作人員只好下車,站在漫天黃沙里推車。沙土打在臉上眼睛睜不開,打在身上站也站不住,使了半天勁,車子依舊紋絲不動。就在他們焦急萬分的時候,剛才開過去的車又轉回來了,開車的師傅走過來說:“這是國土所的車吧,我們來幫你們推吧。”看著他們一個個都穿著嶄新的蒙古袍去“朝拜誦經”,敖倫布拉格所的工作人員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你們趕快辦事去吧,我們再想想辦法。”開車的師傅擺擺手說:“不用客氣,國土所給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今天你們遇到困難了我們怎能看著不管呢?一塊兒使使勁兒車就上來了我們幫你們一把也是應該的!說到底咱們是一家人啊!……”說完他回身招呼車上的人全都下來了,男女老少不顧漫天的黃沙,齊心合力幫著推車,在鄉親們的幫助下,車輛硬是從沙地里給推了出來。看到他們的新衣服都沾滿了沙土,敖倫布拉格所的工作人員心里特別過意不去,除了說謝謝還是謝謝。
平凡的工作、熱情的服務換來了當地礦區、企業、居民送來的滿墻錦旗。在這樣一個面積遼闊、交通不便的鎮里,敖倫布拉格國土資源所真正做到了“為民、便民、利民”,為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贏得了群眾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