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老年病區(西安710004) 權曉娟 王小峰 王 妮
2型糖尿病(T2DM)的早期腎臟損傷是一個隱匿的過程,雖然有組織學上的改變,但常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特征。近年來,有大量證據支持炎性反應在T2DM發生機制中的作用[1]。而血清hs-CRP是炎性反應的標志物,它對炎癥反應的消長具有重要臨床意義[2]。炎癥因子CRP與T2DM及其血管并發癥有關,T2DM患者血清hs-CRP濃度升高不僅與大血管并發癥存在一定的相關性[3],而且與微血管并發癥有關。T2DM微血管并發癥可能發生糖尿病腎病。因此,本文對T2DM患者及健康人群進行血清hs-CRP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測定,以觀察血清hs-CRP較高的T2DM患者與2型糖尿病腎病的關系。
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門診和住院的241例T2DM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美國心臟協會和疾病防控中心建議心血管疾病危險性預測CRP值為CRP≤1mg/L低度風險,1mg/L<CRP≤3mgL中度風險,CRP>3mgL高度風險。根據血清hs-CRP濃度將其分為三組:A組81例,CRP≤1mg/L,其中,男46例,女35例,年齡(57.21±13.62)歲,病程(9.0±3.5)年,體質量指數(BMI)(24.9±4.4)kg/m2,HbA1c(7.9±2.6)%;B組93例,1mg/L<CRP≤3mg/L,其中,男50例,女43例,年齡(59.76±14.71)歲,病程(9.3±3.1)年,BMI(24.7±4.0)kg/㎡,HbA1c(7.7±2.5)%,C組67例,CRP>3mg/L,其中男37例,女30例,年齡(61.11±11.61)歲,病程(9.2±4.0)年,BMI(25.0±4.2)kg/㎡,HbA1c(7.6±2.6)%。另設正常對照組60例,為我院門診體檢健康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51.71±8.26)歲,BMI(22.6±2.3)kg/㎡。所有入選人員均排除以下疾患:急性損傷,感染,心臟瓣膜病,近期發作腦卒中,嚴重肝腎功能不全,風濕等炎性反應性疾病,妊娠,腫瘤,未服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他汀類藥物及非甾體類抗炎藥。在觀察過程中如發生急慢性腎炎、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嚴重感染性疾病者退出觀察。
2 方 法 觀察總時間為24個月。將所有入選對象均禁食8~12h,清晨空腹抽靜脈血檢測FBG、TG、TC,采用日立7070全自動生化儀測定,HbA1c測定采用高壓液相色譜法,血漿INS、UAER測定采用放射免疫法,hs-CRP測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胰島素敏感性的評價采用穩態模型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公式:HOMA-IR=空腹血漿胰島素(uIu/ml)×空腹血漿葡萄糖(mmol/L)/22.5。所有入選取患者每3個月檢查一次以上指標。
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所有數據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及兩兩比較的t檢驗。
1 各組臨床檢測指標比較:經過長達24個月的觀察,觀察后 A組、B組、C組的FBG、HbA1c、TG、TC、INS、HOMA-IR、UAER、CRP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B組、C組的INS、HOMAIR、UAER、CRP與A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C組的INS、HOMA-IR、UAER、CRP與 B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FBG、HbA1c、TG、TC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后A組、B組、C 組的 FBG、HbA1c、TG、TC、INS、HOMA-IR、UAER、CRP與觀察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 各組患者的UAER和HOMA-IR與CRP呈正相關(P<0.05)。

附表 三組患者觀察前、后及其與對照組FBG、HbA1c、TG、TC、INS、HOMA-IR、CRP、UAER比較
近年來有研究發現,T2DM是一種自然免疫性及低度炎癥性疾病,其發生發展與體內炎癥密切相關,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約20%~50%的糖尿病可發展為糖尿病腎病。CRP是一種糖基化聚合蛋白,是炎癥的急性時相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標,是臨床上較有意義的炎癥標志物,CRP是由肝臟產生并分泌,其表達主要受IL-6,IL-8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調控,參與體內各種炎癥及免疫反應[4]。
本研究結果顯示,各組T2DM患者觀察24個月后其INS、HOMA-IR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INS、HOMA-IR在 CRP水平較高組與較低組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1)。CRP的高低,對于預測、評價代謝綜合證、T2DM的臨床診斷具有重要意義。CRP水平不僅與TG、TC、肥胖、高血壓、高血糖水平有關聯,還與INS、HOMA-IR有關聯。IRAS研究結果:有胰島素抵抗者血清hs-CRP水平與代謝綜合癥各種組成成分的數量呈線性關系,即組成中數目越多,其CRP越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入選時三組T2DM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經過24個月的觀察,T2DM患者中血清hs-CRP水平越高,其發生糖尿病腎病的可能越大,說明炎癥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5],同時說明 T2DM 患者中血清hs-CRP水平對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有預測價值。這和國內前瞻性研究表明CRP在一定程度上能預測T2DM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的風險[6]的觀點相一致。國外的研究證實,在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中,只有糖尿病腎病與CRP存在相關性,說明炎癥反應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7]。目前認為CRP水平的增高與以下幾點因素有關:①CRP與內皮激活及損傷因子VWF(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有關,CRP的升高反映內皮功能的受損;②與T2DM患者胰島素抵抗有關。胰島素可促進白蛋白的合成及抑制纖維蛋白和CRP的合成,當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時,則會不同程度影響胰島素的生理功能,對CRP合成的抑制作用減弱;③與TNF-α、IL-6、IL-8合成增加有關。T2DM 患者體內的 TNF-α、IL-6、IL-8分泌增高,其可導致 CRP合成增加。
T2DM患者血清CRP濃度越高,其引起UAER升高的幾率越大,發生糖尿病腎病的可能越大。CRP可能是T2DM并發糖尿病腎病的預測因子,所以我們動態觀察T2DM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對T2DM患者并發糖尿病腎病可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1] Festa AD,Agostino R Jr,Tracy RP,et al.Elevated levels of avute phase proteim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diabetes[J].Diabetes,2002,51(4):113-1137.
[2] Ridker PM.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rationale for screening and primary prevention[J].Am J Cardiol,2003,92(4B):17k-22k.
[3] 吳恒蓮,林宏初.2型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大血管病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分析[J].廣東醫學,2004,25(4):271-272.
[4] Duclos T W.Func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J].Ann med,2000,32(4):274-278.
[5] Mensah-Brown E,Shahin A,Perekh K,et al.Fvmctional capcity of macrophages determines the induction of type 1diabetes[J].Ann N Y A cad Sci,2006,1084:49-57.
[6] 李亞美,安 娜.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的意義[J].當代醫學,2009,15(33):100-101.
[7] 羅 軍,胡曉芳,李 言.超敏C反應慢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9,13(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