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咸陽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咸陽712000) 董曉玲
2007年以來,我院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CK)30例,并與常規小劑量胰島素靜脈持續注射治療方法進行對照,比較兩種不同給藥方法的差異,同時與傳統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強化治療進行比較,觀察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CSII)的短期療效。
1 研究對象 全部病例為2006年1月以來在我院住院的DKA患者66例,均符合WHO1999糖尿病診斷標準。入選病人按住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CSII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齡(35.22±16.73)歲;體重指數(BMI)(20.9±2.4);病程1月至12年。常規治療組36例,男15例,女21例;平均(36.38±17.21)歲;體重指數(BMI)(19.923.±08);病程半月~13年。兩組的年齡、性別、BMI無顯著差異(P>0.05)。
2 方 法 CSII組用美國MiniMed508型胰島素泵經導管持續皮下注射諾和靈R,若進餐可在餐前30min由泵輸注餐前大劑量,胰島素用量根拒血糖值計算。全天量的50%為基礎量,50%為餐前大劑量。常規治療組: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注射,速度4~6u/h,酮體轉陰后改用諾和靈R,三餐前皮下注射,睡前諾和靈N皮下注射。兩組整個治療過程分為酮體期、調整期和穩定期 。酮體期 :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每2~4h復查尿酮體、尿糖、尿素氮、血糖、血鉀、二氧化碳結合力,根據血糖調節胰島素用量。兩組病人均同時給予大劑量補液,糾正酸堿平衡、電解質紊亂及對癥治療。調整期:用美國強生血糖儀檢測8次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和凌晨3:00)。根據血糖調節胰島素用量。穩定期:設定目標值為空腹血糖(FPG)<6.0mmol/L,餐后2h血糖(2hPG)<8.0mmol/L,胰島素用量穩定、血糖達標3d以上。
1 兩組患者酮體期酮體消失時間及胰島素用量比較,見表1。CSII組酮體消失時間及每日胰島素用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病人酮體消失時間、胰島素用量比較(±s)

表1 兩組病人酮體消失時間、胰島素用量比較(±s)
組 別 n 酮體消失時間(h) 胰島素用量 (u/d)CSII組 30 24±3.8 49.4±8.2對照組 36 36±4.2 62.2±12.1
2 不同時期血糖比較:兩組病人在酮體期各點的血糖無差異(P>0.05)。CSII組調整期空腹血糖低于對照組(P<0.05)。3:00血糖高于對照組(P<0.05),隨著療程進展各組血糖均平穩下降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不同時期各時段血糖比較(±s,mmol/L)

表2 兩組病人不同時期各時段血糖比較(±s,mmol/L)
CSII組對照組項 目酮體期 調整期 穩定期 酮體期 調整期 穩定期空腹 18.7±4.9 7.2±3.8 5.8±1.1 17.3±5.0 10.3±2.8 6.2±1.7早餐后2h 24.1±5.8 14.2±4.3 7.3±1.7 23.5±6.2 14.8±4.2 8.3±3.5午餐前 12.4±3.6 10.3±2.9 7.0±1.2 12.2±4.0 10.6±3.1 7.5±1.4午餐后2h 18.2±46.1 9.2±3.8 8.1±3.1 18.3±5.8 10.8±3.6 8.8±4.1晚餐前 12.6±4.2 11.6±4.4 7.3±1.5 12.1±3.9 11.0±3.6 7.8±1.8晚餐后2h 15.3±4.1 11.4±3.8 7.9±1.9 14.9±4.4 10.7±2.9 7.6±3.0睡前 11.5±4.1 9.7±3.3 6.6±3.7 12.1±4.1 8.8±2.7 6.8±2.9凌晨 3:00 9.8±2.9 8.6±4.5 6.4±2.5 10.3±3.5 4.4±3.5 5.9±1.4
2.3 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胰島素用量比較:CSII組平均血糖達標時間亦顯著短于對照組[(7.3±2.5)d,vs(12.8±3.2)d,P<0.01]。平均每日胰島素用量42.5±6.8u/d,顯著低于對照組56.8±7.2u/d(P<0.05)。
2.4 低血糖發生率:以血糖低于2.mmol/L者為低血糖。CSII組發生率為6.7%(2/30),常規治療組為11.11%(4/36),CSII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以往多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1]。本研究所采用的胰島素泵可以進行持續、緩慢的24h胰島素輸注,并可進行餐時追加量,模仿非糖尿病胰島素分泌;根據白天和夜間的需求設置不同的基礎率,從而達到模仿非糖尿病胰島素分泌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減少了低血糖的危險。而餐前胰島素用量,大為減少,避免了長時間的高胰島素血 癥。及時糾正高血糖 ,更快的減輕高血糖毒性對B細胞功能的抑制,更和控制血糖,大大縮短了降糖過程,也減少急性并發癥的病程。本研究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酮體期和穩定期各點血糖無顯著差異,但在調整期CSII組凌晨3:00血糖明顯高于對照組,空腹血糖低于對照組,說明胰島素泵治療靈活地調整胰島素基礎輸注,增加黎明現象期間的基礎率設定,避免夜間低血糖和黎明高血糖,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縮短血糖控制時間和水平,迅速糾正代謝紊亂,有胰島素用量少酮體轉陰快等優點。對于那些經常出現低血糖,而且HbAic水平高的患者,胰島素泵治療是很好的選擇。
[1] 賀 儉.益氣養陰湯配合西藥治療2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30例[J].陜西中醫,2009,30(4):4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