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雋
臺灣“總統”大選已近收官。上月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出席“臺灣一定贏‘中央助講團”成立大會時指出,馬英九執政后,海峽兩會才得以恢復協商,使得124個國家和地區給予臺灣免簽待遇,以及臺北得到2017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辦權。連戰強調,這些和平紅利是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想象不到的,“更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連戰的講話可謂一針見血。綜觀此次馬英九、蔡英文兩人選舉政策主軸,一個是堅持“九二共識”,繼續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路線;另一個是否認“九二共識”,走“一邊一國”路線。也就是說“九二共識”成了藍綠競選政策分歧點和關鍵點。而筆者認為,能否堅持“九二共識”,將是決定馬英九能否連任的關鍵。
歷史證明,陳水扁執政臺灣地區后,積極推行“臺獨”路線,使兩岸關系處在極不穩定狀態,導致臺灣民眾長時間生活在惶恐和不安中。由此也對臺灣經濟產生長期破壞性影響,臺灣由亞洲“四小龍”之首落為其尾。陳水扁本人及其行政團隊的貪腐更令世人咋舌。
馬英九上任后,一個最大的貢獻是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路線。正是因為臺灣走上這條正確的發展之路,才破除了阿扁時期兩岸關系緊張氛圍,遏制住臺灣經濟發展的頹勢。兩岸民眾在交流交往中增進了了解,消除了一些誤解,加深了感情;特別是兩岸簽署ECFA后,兩岸經貿合作領域更為廣泛、深入,為兩岸民眾帶來實惠。可以說,臺灣經濟之所以在國際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保持高速發展,皆源于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源于中國大陸為臺灣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新的引擎。也就是說,臺灣經濟的恢復與發展這一和平紅利,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它是靠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循和平發展之路共同努力的結果。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否認有“九二共識”,想用“臺灣共識”來替代“九二共識”,這樣的路線對臺灣來說是危險的。所謂“臺灣共識”的實質就是“一邊一國”路線,直接觸及大陸對臺政策的底線,勢必造成兩岸關系對立,帶來臺海不穩定。這種路線將會給臺灣經濟發展以致命打擊,隨之葬送的將是兩岸來之不易的和平紅利。臺灣農民的水果滯銷,大陸幫助采購;臺灣漁民水產品銷量上不去,大陸幫助采購。相信享受兩岸密切交往之紅利的臺灣民眾不會同意破壞兩岸關系的政策轉向。
現在,馬英九與蔡英文的民調仍然很接近,難分伯仲。這說明有一些民眾對馬英九執政團隊還不夠滿意,向其提出了警告。馬團隊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要敢于面對和接受民眾的批評,提出并實施更有利于臺灣人民的好政策和好措施,表現出執政信心和能力。但臺灣民調同時顯示,民眾更關心和關注的是候選人的選舉政策。即便當前藍綠候選人民調緊繃,但到了最后真正去投票時,相信臺海安穩大局和臺灣經濟發展會是選民心中很重的兩個砝碼。所以說,能否堅持“九二共識”,將成為藍綠候選人勝選的關鍵。2012年1月14日,讓我們拭目以待。▲(作者是河南省臺辦干部)
國際論壇版文章除社評外,均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電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
環球時報20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