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博 李 戈 戴春娟 葉祖萍 牛 軍 劉金柱
小嬰兒腹腔鏡手術氣腹壓力對腹腔容積的影響*
胡 博 李 戈 戴春娟 葉祖萍 牛 軍 劉金柱
目的:探討小嬰兒腹腔鏡手術氣腹壓力對腹腔容積的影響。方法:20例行腹腔鏡手術患兒,在氣腹前、氣腹壓力達5 mm Hg和10 mm Hg的10 min后,分別記錄患兒k·腹圍3、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血氧飽和度(SiO2)、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CO2)]。對比不同氣腹壓力下各參數的變化趨勢。結果:隨氣腹壓力增長,k·腹圍3、HR和p(CO2)逐漸升高。5 mm Hg氣腹壓力可使腹腔容積增加約35%,10 mm Hg氣腹壓僅可使腹腔容積再增加約11%。結論:較低氣腹壓力可以提供較充足的手術空間。
腹腔鏡檢查 氣腹 腹部 壓力 腹膜后間隙 嬰兒,新生 嬰兒
近年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腹腔鏡手術在新生兒外科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正在改變一些新生兒外科疾病的傳統治療觀念和治療方案。新生兒腹腔特別狹小,是腹腔鏡手術開展的主要難點。臨床醫生希望以更高的氣腹壓力獲得更大的手術操作空間,但由于新生兒器官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對CO2氣腹耐受能力差。這就形成了氣腹壓力設定與手術操作空間需求的矛盾。本研究旨在探討氣腹壓力與腹腔容積間的關系,為腹腔鏡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8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的20例需行腹腔鏡手術的患兒,男13例,女7例,日齡(40.16±16.62)d,體質量(4.37±1.24)kg,身長(54.30±4.12)cm。其中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14例,先天性巨結腸5例,腹部腫物1例。術前心、肝、腎功能基本正常,無明顯電解質紊亂。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入手術室前30 min皮下注射阿托品0.01~0.02 mg/kg。患兒入室后面罩吸氧,開放靜脈,靜脈注射異丙酚3 mg/kg、瑞芬太尼2 μg/kg和維庫溴銨0.08~0.1 mg/kg麻醉誘導后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并以異丙酚6~8 mg/(kg·h)、瑞芬太尼0.5 μg/(kg·min)持續靜脈微泵輸注麻醉維持。停氣腹時停異丙酚,術畢停瑞芬太尼。術中全部用Bair HuggerTM加溫系統(505型)以減少體溫下降。使用呼吸機控制呼吸,吸入氣體加溫加濕,濕化器的回路內監測維持于37℃以下。采用小兒呼吸器壓力切換模式和麻醉環路。插管后調節呼吸參數以保持呼氣末 CO2分壓[p(CO2)]為 35 mm Hg(1 mm Hg=0.133 kPa),氣腹后原則上不再調整呼吸參數。
1.2.2 監測指標 采用Datex-Ohmeda多功能監護儀對患兒進行連續監測。人工氣腹機為美國產Richard Wolf GMBH-75438型,CO2氣腹流量為100 mL/min。在氣腹前及穩定氣腹壓力5 mm Hg和10 mm Hg的10 min后,分別記錄患者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血氧飽和度(SiO2)和 p(CO2),測量臍部冠狀面腹圍周長,并以系數(k)與腹圍的立方(腹圍3)的乘積表示腹腔容積的變化。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的兩兩比較采用LSD-t法,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比較采用Wilcoxon符號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氣腹前后各指標的變化見表1。氣腹壓力5 mm Hg時,k·腹圍3、HR、MAP和p(CO2)均較氣腹前明顯增加。氣腹壓力10 mm Hg時,HR、p(CO2)和k·腹圍3較氣腹壓力5 mm Hg時也有明顯增加(P<0.05或P<0.01)。SiO2在氣腹前為0.951±0.005,氣腹壓5 mm Hg時為0.946±0.003,10 mm Hg為0.941±0.004,氣腹后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1.14,P>0.05)。無低氧血癥發生。最初5 mm Hg氣腹壓力可使腹腔容積較氣腹前增加約35%,而氣腹壓力由5 mm Hg增長至10 mm Hg只能帶來約11%的腹腔容積增量。隨氣腹壓力的增加,腹腔容積的增長逐漸趨緩,氣腹壓力5 mm Hg與氣腹前k·腹圍3比值為1.345(1.302,1391),氣腹壓力10 mm Hg 與5 mm Hg時k·腹圍3比值為1.110(1.094,1.1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920,P<0.05)。
Table 1 The influence of pneumoperitoneum on abdominal circumference,respiratory and circulation表1 氣腹對腹圍及呼吸循環的影響 (n=20)

Table 1 The influence of pneumoperitoneum on abdominal circumference,respiratory and circulation表1 氣腹對腹圍及呼吸循環的影響 (n=20)
**P<0.01
氣腹情況氣腹前(1)氣腹壓 5 mm Hg(2)氣腹壓10 mm Hg(3)F P(1)∶(2)(1)∶(3)(2)∶(3)HR(次/min)120.85±12.77 131.00±15.13 136.80±14.19 18.22**0.004 0.001 0.025 MAP(mm Hg)52.81±10.10 61.34±12.57 65.97±17.11 10.97**0.001 0.004 0.237 p(CO2)(mm Hg)35.00±0.00 41.75±1.92 50.60±3.14 277.63**<0.001<0.001<0.001 k·腹圍3(cm3)34 043±7 460 45 791±9 276 51 057±10 078 253.19**<0.001<0.001<0.001
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腹腔騷擾小,術野清晰,術后腸道功能恢復快,腸粘連少等優勢,是手術治療嬰兒腹部疾患的良好選擇。人工氣腹對嬰幼兒呼吸和循環功能的影響大于成年人[1]。小兒腹膜面積相對于體質量的比例較成人大,對CO2的吸收也更集中更快[2],更易造成高碳酸血癥甚至酸中毒[3]。CO2氣腹造成的高腹壓,使膈肌上移,肺容量減少,肺順應性降低,氣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氣量下降,p(CO2)明顯升高,影響肺的通氣功能,對患兒呼吸功能影響很大。國外部分學者已經證實,降低氣腹壓力可以保護患者肺功能[4]。另外,CO2吸收所致的高碳酸血癥可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內的化學感受器,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腎素-血管緊張素等釋放增加,對心血管系統產生明顯的興奮作用,使MAP升高,HR增快。而高腹壓致體循環阻力增加,也促使MAP與HR的進一步升高[5]。嬰兒可能存在卵圓孔和(或)動脈導管未閉,在氣腹時可能出現肺動脈壓反射性升高而導致血液右向左分流,造成心功能不全。因此,要以更低的氣腹壓力完成手術。
本研究發現,腹腔容積與氣腹壓力的增長間并不存在線性關系,即通過增加氣腹壓力往往不能獲得預期的腹腔容積增加值。5 mm Hg的氣腹壓力已使腹腔容積增加約35%,而進一步將氣腹壓力提升至10 mm Hg只能使腹腔容積再增加約11%。5 mm Hg是非常安全的氣腹壓力,對呼吸循環影響甚小,卻可提供手術所需的大部分操作空間,進一步提高氣腹壓使腹腔容積增長的幅度較小。因此在嬰兒腹腔鏡手術中建立CO2氣腹應更多關注對呼吸循環的影響,并聽取麻醉醫生的意見,一味追求高氣腹壓只會加劇對呼吸循環的影響,不利手術安全。
在置入穿刺器時,可考慮短暫給予較高的氣腹壓以增加腹壁張力,使穿刺時的落空感更加明確,避免對臟器的誤傷。同時,適度使用肌松劑使腹壁肌肉松弛,以更低的氣腹壓力達成對手術操作空間的需要,可進一步降低CO2氣腹對呼吸循環的影響。
[1]劉新春,陳彪.CO2氣腹對嬰幼兒腹腔鏡手術呼吸和循環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0,42(8):974-975
[2]鄭劍秋.新生兒腹腔鏡手術的麻醉管理[J].微創醫學,2007,2(4):287-289.
[3]張道珍,陳芳,邢大軍.小兒腹腔鏡手術各年齡段適宜氣腹壓力的研究[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08,15(6):561-564.
[4]Joshipura VP,Haribhakti SP,Patel NR,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y comparing low pressure versus high pres?sure pneumoperitoneum during laparoseopie cholecystectomy[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09,19(3):234-240.
[5]陳劍,劉才堂.CO2氣腹對嬰幼兒腹腔鏡手術呼吸和循環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10):899-900.
10.3969/j.issn.0253-9896.2012.08.026
*天津市衛生局科技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0KZ34)
300074 天津市兒童醫院外科(胡博,戴春娟,葉祖萍,牛軍,劉金柱);天津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教研室(李戈)
(2011-09-21收稿 2012-03-31修回)
(本文編輯 魏杰)
綜述與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