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與華新水泥廠"/>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周醉天,韓長凱
中國水泥史話(8)
——王濤與華新水泥廠
History of China Cement(Ⅷ)
周醉天1,韓長凱2
在抗日戰爭武漢保衛戰中,王濤和大冶水泥廠的職工冒著槍林彈雨把工廠大部分設備輾轉運到辰溪,建立起華中水泥廠。
自武漢保衛戰始,中國的抗日戰爭轉向相持階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王濤在湖南、湖北、江西、云南、貴州的大山里建立了四個水泥廠,在物資極度缺乏的抗戰時期,為抗戰和建設做出了貢獻。而這個時期不僅中國,而且全世界都陷入了紛飛的戰火之中。
1942年初,日本侵占馬來西亞后,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3月8日,日軍占領緬甸首都仰光。3月~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此時,在英國的求助下,中國方面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由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指揮,集合中國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
這就是最近在全國各大電視臺輪番上映的電視連續劇大片《中國遠征軍》所描寫的那段歷史。然而不幸的是,中國遠征軍雖英勇頑強,與日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斗,但是并沒有阻止日軍占領緬甸,中國抗戰物資的生命線滇緬公路還是被日軍給切斷了。1942年8月,中國遠征軍部分轉移印度,部分退回中國,約近5萬中國官兵永遠留在了緬甸的土地上。
生命運輸線被切斷了,但是抗戰物資供應不能中斷,于是美國組建了一個航空運輸公司。一條穿越印度、緬甸和中國的空中航線形成了,這條航線西起印度阿薩姆邦,向東橫跨喜馬拉雅山脈、高黎貢山、橫斷山、薩爾溫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進入中國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線全長500英里,地勢海拔均在4500~5500m上下,最高海拔達7000m,山峰起伏連綿,猶如駱駝的峰背,故而得名“駝峰航線”。而護衛這條空中航線的就是以私人名義招募飛行員、抗日援華的美國志愿軍“飛虎隊”,其領導者就是著名的陳納德將軍。一千多名美國英國等國的飛行員,在運輸物資和護衛航線中,獻身在中國的土地上。
之所以簡要地介紹這段歷史,就是要讓我們水泥工業的80后90后們,在了解中國水泥工業歷史的時候,時刻記住抗日戰爭的殘酷與卓絕;同時進一步了解了戰爭中物資的重要性,也就會更深刻地了解王濤在戰爭期間所建造的水泥廠的重要性和他的偉大之處。沒有水泥,又怎么能建飛機場呢?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后,德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波蘭、法國大敗英軍;1942年5月,德軍閃電侵略蘇聯,占領大片蘇聯國土,7月,蘇德雙方在伏爾加河下游西岸的城市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展開決戰,德國法西斯先后動用150多萬兵力,企圖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斷伏爾加河并控制高加索地區,然后北攻莫斯科。斯大林格勒軍民浴血奮戰了200多個日日夜夜,將德軍全部殲滅,最后迫使德國法西斯停止了戰略進攻并且開始走向崩潰。1943年2月2日在斯大林格勒的偉大勝利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從根本上扭轉了二次大戰的戰局,奠定了蘇聯衛國戰爭和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基礎。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對中國的抗日戰爭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王濤先生雖然沒有參加具體的戰爭,但是作為學者型企業家的他,堅定地認為中國的抗日戰爭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而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使他更進一步地認為,抗戰勝利的曙光已經出現,為了勝利以后的經濟建設,必須馬上著手籌備大型先進的水泥廠的建設。于是他開始籌集資金、選擇廠址、甄選設備、聯絡股東,說明他的設想和計劃。
一年后的畢業旅行投票中,班里有近一半的同學選了玫瑰島——小象現在生活的小鎮。大家都想去親眼見見這頭可愛的小象。
1943年5月,華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昆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重慶召開股東聯席會議,會議決定將兩個企業合并成立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選舉翁文灝為董事長,王濤為總經理。華新水泥公司資本總額為法幣3000萬元(795萬美元),由華中公司和昆明公司按原有比例入股。地點呢?依然回到了武漢大冶(今黃石市)。張之洞、程祖福創辦的湖北大冶水泥廠就在大冶的明家咀,今屬黃石市大冶縣。而王濤的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廠址則選擇在石灰窯地區的楓葉山,隸屬今黃石市黃石港區,礦山在龔家巷,此地當時隸屬大冶縣,故亦稱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為大冶水泥廠。前后兩個大冶水泥廠地理位置相近,歷史淵源同一,常為史家混淆。從具體的廠址來說,則此大冶水泥廠非彼大冶水泥廠也。
由于戰爭尚未結束,所以一切籌備都停留在文件、會議和財政上,但是王濤還是采取了實質性的、足以使華新水泥廠得以建成的籌備措施。那就是,為了防止資金貶值給股東造成損失,并影響水泥廠的建成,王濤先是買下林場以儲備木材,后又將部分資金150萬美元存入美國花旗銀行。事實證明了王濤先生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他站在歷史的高度,密切關注國際局勢,胸中裝著國家和民族的使命。
1944年1月,抗日戰爭終于進入戰略反攻階段,中國人民向日本軍國主義反攻的日子終于來到了。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王濤開始了進一步實施建設華新水泥廠的工作,他派張寶華前往美國訂購設備。
張寶華(1885—1962),中國水泥工業技術的先驅者之一,是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任總工程師。浙江省平湖縣人,生于1885年6月1日。張先生少時極好學,靠獎學金在上海南洋中學求學,1904年畢業,在浙江烏鎮高小執教一年后,到四川成都和隆昌等地中學任英文、數學老師。后以任教三年的積蓄自費留學,就讀于美國加州大學機械系,因生活困難一年后于1910年回國。適逢清華學堂(即后來的清華大學)以庚子賠款資助留美學生,張寶華考取了第二期留美生,于是重渡太平洋,就讀于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化學工程系。1912年畢業后在美國西部州立水泥廠工作一年。1913年張寶華回國,受聘于河北唐山啟新洋灰公司,1914年啟新洋灰公司接管了湖北的大冶湖北水泥廠,將該廠更名為華記湖北水泥廠。張寶華受啟新洋灰公司的指派來到了華記湖北水泥廠,在生產管理部門擔任化學師。當時該廠由德國技師主持全廠的技術工作,1918年德國技師離開后,由張先生擔任副總技師負責全廠技術工作。從此,張寶華一直奮斗在水泥工業技術崗位上。
張寶華到達美國以后,與美國愛麗絲強默公司談判,然后訂購兩臺Φ3.5m×145m濕法回轉窯,該回轉窯單臺水泥日產量為600t,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回轉窯,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型的回轉窯之一;同時還訂購了帶水力分離器閉路循環的Φ 2.74m×3.96m濕法生料磨兩臺,這種生料制備系統當時在我國是首次使用,在世界上也是先進設備,其特點是耗電較低;還訂購了帶選粉機閉路循環的Φ2.74m×3.96m的水泥磨四臺,這種水泥磨比開路循環的水泥磨耗電節省15%。這條生產線,年產水泥達到50萬噸,其技術的先進性和規模在當時的中國甚至亞洲都是數一數二的。這是王濤的遠見卓識,他的偉大設想是,要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后,為中華民族建立一個最先進最大的水泥廠,以最大的熱情和產量為戰后經濟建設服務。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宣告結束,王濤開始實施他的大冶水泥廠的計劃了。
1945年10月,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在美國人的斡旋下,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代表團抵達重慶,于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和《停戰協定》,中國迎來了和平時期。
然而令王濤始料未及的是,日本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實在太大了,戰爭雖然結束,但戰爭的創傷卻在戰后的社會各個角落顯現了出來:經濟萬分艱難,物資匱乏,物價飛漲,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經濟持續惡化。此時原有的投資已經不足以建立大冶水泥廠了,怎么辦?只能增資擴股。1946年6月,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重慶召開董事會,決定在原來3000萬元資本的基礎上增資1000萬元資本金,改選孫越琦出任董事長。此后,訂購的設備終于陸續到達工廠,1946年9月,工廠得以破土動工,然而資金又告枯竭。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還是應該關注一下那個時期的歷史背景和我國的貨幣政策的發展史。
從水泥工業的發展史話中我們看到,清末民初水泥工業的投資是以白銀多少兩來計量的,后來就是以法幣計算了。如華新水泥原計劃投資3000萬元法幣,到1946年6月又追加投資1000萬元法幣,達到4000萬元法幣。那么,法幣是怎么回事呢?這就要說到中國的貨幣政策了。
有史以來,中國采取的貨幣政策,一開始是銅錢,后來是銅錢、白銀共同使用。因為中國銀礦資源貧乏,明朝以降,白銀作為主幣地位的確立,決定了大規模從海外引進白銀的政策。這時,不僅中國,西方國家也都是銀本位的貨幣政策,大家都用白銀結算,白銀的價值也就隨行就市了。
十九世紀初,西方國家改為金本位的貨幣政策了,而我們沒有改,還是銀本位,那我們就吃虧了唄。人家不用銀子,而又有銀子,我們用銀子而又沒有銀子,這就形成了我們的金融被別人控制的局面了。
中國也力圖改變銀本位的貨幣政策,經過了種種努力,直到1935年11月4日,國民黨政府為擺脫美國白銀政策引起的白銀上漲給采用銀本位制的中國所帶來的嚴重影響,實行法幣改革,規定由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后又加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就是法定貨幣),禁止白銀流通,將白銀收歸國有;法幣匯價為一元等于英鎊一先令二便士。法幣是一種以外匯(先是英鎊,后來到重慶時期是美元,20元法幣等于1美元)為本位的貨幣制度。
1942年7月,法幣的發行集中到中央銀行,政府完全控制了金融。控制的結果就是國家方便了,沒錢就印票子,也就是發行法幣沒有限制了,通貨膨脹不斷出現。票子越印越多,物價越長越快。1935年底印了5.6億元,1936年1月,2個月時間增至7.8億,此后更是猛增,至1948年8月21日已達6636946億。與此同時,物價上漲得更快,如以1937年6月重慶物價指數為1的話,1948年8月21日上漲至1551000,一百五十多萬倍,多嚇人啊。而上海物價比重慶更高,如以1937年6月為1的話,則1948年8月21日為4927000,漲價將近五百萬倍。當時有這樣的說法,說抗戰以前能買一頭牛,抗戰勝利以后只能買半包火柴了。
這樣的社會,老百姓就倒霉了,物價一天漲好幾回,工資根本就買不了什么,連糊口都困難。位于南京龍潭的中國水泥廠,也難于幸免,員工最低生活標準都難以維持。1948年6月,中國水泥公司龍潭工廠的工人派出了代表,要求廠方改善員工待遇,就是要求漲工資,沒有獲得準予。6月30日中午11時25分,全廠罷工。廠方無奈,請來了青年軍維持秩序和調解解決。勞資雙方和青年軍經過調解達成三項協議:第一,廠方發給工人一次性津貼1000萬元,好家伙,夠嚇人的吧,一千萬呢,其實也就是兩袋米錢。第二,每個工人預借半個月的工資;第三,包括軍警在內的三方派出代表,到上海去做實地調查,以平衡辦理。協議達成后,廠方履行了協議,給每個工人發放了那1000萬元,還給工人漲了11.5%工資。而這個時候“啟新”的工人月工資也已經漲到2千6百萬,實際上卻只相當于戰前工資的四分之一。
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王濤的華新水泥公司增資的1000萬元,很快就沒了,哪兒去了?蒸發了唄。1946年9月開工建設的水泥廠,很快就又沒有錢了。好在王濤之前采取了部分保值措施,并且設備已經買來了并開始安裝了。資金被蒸發了,怎么辦?王濤變賣了上海的房產,把家安在了“華新”工廠內,變賣房產所得200兩黃金,除少數貼補家用以外,全部投入“華新”,用王濤自己的話說,為了“華新”,把全部家當都搭了進去。“華新”在物價飛漲、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無以復加的1947、1948年,艱難地蝸行著。
家國相連,國家的命運和家庭、個人、企業的命運當然是緊密相連的。1948年,華新水泥廠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機器設備安裝的時候,正是國民黨政府進行發行金圓券的金融改革之時,正是蔣經國上海“打老虎”之時,也正是遼沈戰役如火如荼地進行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開始了全面進攻,遼沈戰役殲滅國民黨40多萬大軍,國民黨全面的潰敗已經開始了,有錢有勢的人已經開始離開大陸,把財產和家眷轉移到國外了。

王濤視“華新”為家,沒有選擇離開。當人們往國外跑的時候,王濤卻把家屬從上海接到武漢,又干脆接到華新水泥廠里,真正做到了以廠為家。因為他看到了國民黨政府的所作所為,看到了國民黨軍隊的潰敗,他視“華新”為自己的生命,在全廠職工大會上,王濤公開宣布:“別的我不敢擔保,只有一條我敢擔保,就是我和老婆住在黃石廠里,絕不溜走,絕不逃跑,你們有飯吃,我有飯吃,你們沒有飯吃我也沒飯吃”。王濤此舉安定了人心,大家齊心協力,共度難關。王濤提出生產自救,先用現有材料和設備,拼湊出一條生產線,盡快生產水泥,以解決職工糊口之需。
到了1949年4月,華新水泥廠的生產線生產出水泥了,原以為“以產養建”,可戰爭形勢瞬息萬變,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勝利,平津戰役也進入最后階段。這邊戰火紛飛,那邊誰還買水泥呀,生產出來的水泥賣不出去,只好停工。全廠斷糧,職工一日三餐幾無著落。這時,中共的地下黨出現了,與王濤協商對策,結果,王濤無奈,用工廠的煤炭等物資和閑置設備,換回糧食,以解燃眉之急。
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解放大軍揮師南下,陳兵長江沿岸。國民黨政府的潰敗已成定局。為了防止敵人在潰敗前破壞工廠,各大企業的地下黨都開始了半公開的活動,組織護廠隊保護工廠,和工廠一起迎接新中國已是人心所向。華新水泥廠護廠隊是1949年3月正式成立的,100多名職工參加了大會。經過群眾推選,王濤等七人為“福利委員會”(也叫“應變委員會”)委員,王濤任主任,這是公開的做法,隱蔽的做法是直接組織護廠隊。
護廠隊則是由中共地下黨李聚仁、陳學構等人領導和指揮,隊員佩戴紅袖章持有步槍、手槍等武器,并與附近的大型企業的護廠隊建立了聯系以互相支持。護廠隊的任務是:一是在廠內各重要生產區域設立崗哨,由護廠隊員輪流站崗放哨;二是在廠區內巡邏,以防止敵特分子針對工廠設備搞破壞活動;三是把職工家屬的較貴重的物品,藏到球磨機等密閉設備內,封存守護。
果然,到了5月份,國民黨軍潰敗下來。打不過共產黨還打不過護廠隊嗎?潰兵進廠,要兩千銀元,否則后果可想而知。王濤鎮靜機敏,機智應對。他煞有介事地拿出支票本,在潰兵面前展示,潰兵目光貪婪,卻不想王濤大筆一揮,不是銀元兩千元,而是水泥兩千噸,而且還得到長沙辦事處去支取。
潰兵真是窮瘋了,把水泥廠采礦場礦山到楓葉山廠部的電話線給拆走了,估計是賣錢去了,王濤則派工人逐段修復;潰兵還劫持了用于職工上下班的工廠班車,可到達長沙才發現,兩千噸水泥居然是空頭支票。華新水泥廠的司機王興邦也故意將汽車零件拆下,意欲不隨潰軍南下,以保住汽車,但是潰兵惱羞成怒,強行修理汽車,繼續劫持,南逃衡陽。到達衡陽,廠方無奈,通過當地辦事處向潰軍軍官行賄120銀元,才使王興邦得以脫身。王興邦冒著生命危險,連夜將汽車開回長沙辦事處,同廠方派來的司機和另一輛汽車一同開回工廠,兩輛汽車得以保全。
1949年5月15日,王濤終于和全場職工一起,迎接解放,迎接新中國。
本篇用了較多的篇幅,介紹了王濤艱難重建華新的歷史背景,這并不是與水泥工業發展無關的歷史,因為水泥工業的發展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榮辱與共。在經濟轉型期的今天,在水泥工業大發展的今天,我們有責任讓今天的年輕人了解那段歷史。王濤,這個水泥工業的世界學者、國際專家,為什么要建設工廠?為什么不退去臺灣?國民黨政權的貪腐,使其必然失敗,也使其金融改革變成徹頭徹尾的搶劫人民財產,必然失去人心。國民黨政權的失敗和共產黨政權的勝利一樣,都是人心所向。
下一集,我們再講述一個大資本家的兒子,又一個水泥工業專家成為共產黨地下黨的傳奇故事。請看下集《中國水泥史話(9)——豪門公子地下黨——劉公誠》。
[1]王燕謀.中國水泥發展史[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5.
[2]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等.啟新洋灰公司史料[M].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63.
[4]吳大國,等.華新廠志1946—1986[M],1986.
[5]劉振權,等.中國水泥廠志[M],1986.
[6][美]陶涵.蔣經國傳[M],華文出版社,2010.林添貴譯.
[7]復旦大學中國金融史研究中心.中國金融制度變遷研究[G],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8]中國數字水泥網,云南水泥發展史.
TQ172.8
A
1001-6171(2012)02-0013-04
通訊地址:1天津市氣象臺路33號507室,天津 300070;2中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400;
2011-12-02;
沈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