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暉



一、塑造人物角色的個性美
在擁有豐富角色的舞臺表演中,人物角色除了通過演員的表演來塑造角色性格外,服裝便成為了塑造人物角色的重要手段。通過服裝可以渲染和完善角色的思想情感、精神世界、外在形象,可以引起人們在情感上的共鳴,產生一種或喜悅、或悲痛、或憎恨、或憐惜的情感,這種情感的產生滿足了人們在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和渴求。
服裝通過色彩、樣式、面料、裝飾元素來塑造人物背景和性格,在舞劇《紅樓夢》中林黛玉披著雪白的紗袍,迎風而立,裙裾飄逸間,清秀的眉目宛如天女下凡;王熙鳳身著大紅緞袍,頭戴金色鳳釵,柳眉倒豎、杏眼圓睜,一副精明強干的模樣;劉姥姥頭戴棉巾,身著布襖,踉踉蹌蹌的腳步令人忍俊不禁……此中通過服裝對人物的塑造,便將我們心目中紅樓夢的角色一一展現。天津青年京劇團 、上海京劇院聯合演出的京劇《鍘美案》中,秦香蓮著素色褶子,頭系白綢條,便塑造出了一個端莊、淳樸的古典女性。而陳世美身穿紅蟒,腰系玉帶,頭戴忠紗,將陳世美的位高權貴完美體現,服裝將兩個人的社會地位差異,內心世界的變化都一一詮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服裝進行人物塑造時,除了款式的變化,色彩是傳達角色信息的重要方面。有句俗語說:遠看顏色,近看花。也就是說在我們還沒看清楚一個物體的外在形象前,先會看到他的顏色,它是人體視覺諸元素中,對視覺刺激最敏感,反應最快的視覺信息符號。人類對色彩的注意力占人的視覺的80%左右,對形的注意力僅占20%左右。在服裝中,色彩的情感很豐富,如:紅色表示熱情、喜慶、歡快的情感,有時又有寂寞、悲涼、恐怖之感,綠色表示冷靜、美麗、希望的情感,有時又有悲傷、陰險、粗劣之感;白色表示純潔、高貴、淡雅的情感,有時又有清冷、孤寂、悲哀之感;黑色表示高貴、典雅、剛直的情感,有時又有凝重、壓抑、悲涼之感......各種顏色因面料質感、色彩純度、明度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視覺映像,進而產生心理上的聯想。例如一般認為大紅色具有生命力,象征著熱情、喜慶,如舞蹈《紅棕烈馬》的紅色服裝塑造了人物熱情奔放的性格;京劇《長生殿》中,唐玄宗和楊玉環身著的華麗紅蟒,塑造了人物熱烈、喜慶的效果;然而在京劇《鍘美案》中,當陳世美被處以斬刑時,紅色便呈現了另一種情感,雖然仍著紅色,但昔時的紅蟒換成了紅色的罪衣,于是華麗、喜慶的紅色轉而變為了血腥、悲哀的紅色。元稹的詩句“寥落古行官,宮花寂寞紅”便是代指這種凄涼、落寞的紅色吧!
二、展現人物角色的動態美
演員是舞臺上一個流動的點,也是舞臺畫面構圖的重要因素,他可以因他的流動或隊形變化形成多變的線,進而形成不同的面,演員在空間流動中將人體不同的角度呈現給觀眾,因而演員的服裝在視覺呈現上便不再是平面的表現。而是一個個人立體空間的展示,他的正面、背面、側面,仰視、俯視的角度都應符合人們的視覺審美,從每一個可視的角度去分析人物運動美的需要,從而設計出角色需要的多種款式和色彩,尤其在舞蹈表演中體現的較為突出。由北京友誼歌舞團創作演出的大型舞劇《紅樓夢》,主創緊扣“紅樓”詩情、詩性、詩魂的舞蹈表達方式,以優美柔和的“夢境”展現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因而服裝也被賦予了“詩意”的特征,水袖、長裙成為了 “詩意”的體現。女主角黛玉在整個表演中,形體語言最為豐富,設計者為黛玉設計了很多款服裝,為了將林黛玉“柔美、纖弱”的古典形象完美刻畫,“披著雪白的紗袍,裙裾飄逸,迎風而立”成為設計的主題。因為舞蹈的動作一般都是以 “險中求平衡”, “化險為夷”的強烈的肢體扭動來達到的表演的藝術效果,所以設計師為林黛玉設計的服裝考慮了演員各個表演角度,各種運動方式的最佳表現效果,在款式上采用連身長裙和微喇的長袖樣式,雙層下擺、一短一長,半遮半蓋,充分展示了黛玉的形體美。色彩以白色和素色為主,其中一款白色連身長裙根據不同的舞臺氛圍需要印有“紅色”、“灰色”、“綠色”三種顏色的水墨竹子,水墨竹子裝飾于裙側擺延伸至正面,這樣從每一個可視的角度都豐富了服裝的圖案裝飾。(組圖4)
舞劇《風中少林》(組圖5)中,在款式和色彩方面采用了一些創新的手法。為了將《風中少林》完美演繹,少林武僧的服裝做了不下6款的設計,包括紅色、黃色、藍色、白色、紫色、紅黃相配等色。褲子主要以短打褲為原型設計,除了有夸大褲腿的燈籠褲設計外,還有為了豐富褲子的層次感,美化肢體動作的層疊式褲型設計,形式感很強,并采用了紗質的材料制作短打褲,很有創意,增強了武僧在習武和打斗場面中腿部的動感和舞臺表演的飄逸感。
三、體現獨特的舞臺藝術風格
舞臺演出是一種“現在時態”的藝術,不論怎樣古老的劇本,在現在演出都會帶有現在的特點,不同的導演風格不同的服裝風格、不同的舞美風格,就會形成不同的舞臺藝術風格,于是一個《哈姆雷特》就會有一百個《哈姆雷特》的樣式。這說明舞臺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風格,它可以千變萬化,耐人尋味。舞臺服裝風格則作為形成舞臺藝術風格的重要元素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服裝風格是指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流派或一個人的服裝在形式和內容方面所顯示出來的價值取向、內在品格和藝術特色。服裝設計追求的境界說到底是風格的定位和設計。在現代舞臺服裝設計中,服裝風格在導演風格的影響下,同時體現著設計師獨特的藝術追求和創作思想,也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服裝風格依賴多變的服裝造型元素來完成,其表現手法主要包括:1、寫實型。崇尚現實主義風格,追求寫實,堅持真實就是完美。藝術風格上追求的特點是真實的反映一個時代的人物風貌。在款式、色彩和用料上遵循寫實的原則并加以藝術想象,以寫實為主。2、寫意型。追求服裝樣式的內在意味,多采用象征手段和意象手法表現時代美感和人物形象。在服裝樣式、色彩、材質方面都遵循寫意的原則,服裝形式美感強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使觀眾產生無限的聯想空間。3、創新型。這類服裝設計手法沒有固定的模式,具有大膽的創新性,善于將傳統的、現代的交織在一起,東方的、西方的交融在一起,設計較為多元化,喜于運用新的技術、新的樣式創造新的舞臺風格,學術性與審美性突出。服裝造型可以夸張變形,甚至怪誕;色彩運用可以更具趣味性,材質大膽采用高科技材料和非常規面料。
中國人藝排演的話劇《駱駝祥子》,服裝便是采用的較為寫實的手法來體現。群眾演員的服裝采用的是做舊了的深藍色、藍灰色、暗褐色的土棉布制作的棉襖樣式,加以補丁進行裝飾,便將當時歷史環境下北京人力車夫的底層人物形象一一勾勒。而舞劇《紅樓夢》海棠詩社舞蹈(圖6)一段的服裝則是采用的寫意手法。演員借用一把延長手臂表現力的折扇,演繹了中華民族書法藝術的神韻之美,有一首詩精辟概括了此作品:“扇起襟飛吟古今,虛實共濟舞丹青。氣宇沖天柔為濟,憐得筆墨嘆無贏。丹青傳韻韻無形,韻點丹青形在心。提沉沖靠磐石移,卻是虛谷傳清音?!北硌菡咚茣嫷で喟愕木时硌荩瑒討B地展現了如寫意畫和書法般遒勁有力、龍飛鳳舞的舞蹈,可謂文治“舞”功。在整個的舞臺空間,塑造出一種古雅、端莊,充滿中國傳統舞蹈文化形態。為了使服裝能夠與舞者的表演風格融為一體,服裝造型為寬衣長衫,層層疊疊,輕盈飄揚的衣衫上書寫有詩文,在折扇上書寫有詩句,舞者們在青翠的竹林前翩翩起舞,瀟灑俊逸;設計中服裝與古典舞表演、中國書法文化、扇文化融為一體,把舞、樂、衣、書、畫熔于一爐,使人與自然渾然一體中達到含蓄蘊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境界。由歌劇改編的電影《窈窕淑女》中的服裝則采用了一種創新的手法進行提煉上流社會的語匯。在賽馬場一幕中紳士穿黑色禮服,戴黑色禮帽,女士穿白色或黑白相配的各式禮服,戴白色或黑白相間的各式禮帽,服裝基本處理成黑白兩色的無彩系,眾多穿著高雅協調禮服的角色形成一片無彩系的海洋,將上流貴族社會的環境高度純化,產生出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通過服裝的提純形成了一種典雅、唯美的舞臺風格。
在舞臺服裝設計中只有不斷地探討舞臺表現的綜合因素,才有可能不斷地完善設計,通過不同的藝術美形式反映時代特色、社會風貌及民族傳統,并注重材料、技術的運用;注重服裝的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從而形成舞臺藝術風格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
(作者單位: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黃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