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林


摘要:立體造型輔助填充材料在服裝立體造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至今尚未有人對其作專門的分類與研究。本文按立體造型輔助填充材料形態的不同把它分類成面填充物、線填充物、特殊填充物三類,闡述這三類輔助填充材料各自的特點,具體分析了它們在服裝立體造型上的應用。
關鍵詞:立體造型 輔助 填充材料
1、前言
服裝立體造型最早產生于西方,早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為了追求人的個性,反對中世紀那種把人的形體層層掩蓋的服裝,開始用服裝來表現人體的形體美和曲線美。
隨著服裝立體造型技術在中國的推廣,中國服裝設計師開始廣泛地使用立體造型技術來完成服裝造型工作。目前,服裝襯料、棉絮填充物、鋼絲等輔助填充材料在服裝立體造型中的應用比較廣泛,然而至今尚未有人對其作專門的分類與研究。本文提出按立體造型輔助填充材料形態的不同把它分類成面填充物、線填充物、特殊填充物三大類,并分析了三類填充材料的特點及其在服裝立體造型中的具體應用。
2、 面填充物的立體造型運用
2.1面填充物的種類與特點
面填充物是指對服裝立體造型的創作提供面積感的材料,它主要包括服裝襯料、絮類、泡沫塑料、硬紗等。面填充物對服裝立體塑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服裝立體造型中的使用也最為廣泛。服裝襯料的特點是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它的使用增加了服裝面料的厚度與硬度,使得服裝造型不會因為面料的過度柔弱而坍塌;棉絮指紡織纖維或羽絨等絮狀的材料,它的特點是柔軟、質量輕、具有一定的彈性,在冬季服裝中應用較多;泡沫塑料在立體造型輔助填充材料中一般指墊肩,它的使用大大豐富了服裝的肩部造型;硬紗是指在立體造型中用來襯托造型的服裝紗類材料,具有細薄、輕柔、質量輕的特點,它使這個服裝造型微向外蓬,使服裝整體造型呈現出A字形輪廓。
2.2面填充物在立體造型中的應用
襯料填充物能使服裝面料的厚度與硬度得到了很好的增強,一些原來不挺括或根本創作不出來的造型也通過襯料填充物的應用得到了創作。圖1服裝整個造型方面很有創意,將成衣和服裝藝術造型有機的結合起來,服裝的前身和背部都使用了襯料填充物,前小后大,前后呼應,使得這個造型更具立體感。圖2是日本杰出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的作品,服裝造型中使用了棉絮作為立體造型的填充物,棉絮的填充使兩個造型的局部得到了夸張的表現,在強化服裝造型的基礎上使事物的動勢特征和形體特征得到突出顯現,增強了造型的視覺效果。在整個造型中設計師并沒有多余的細節,盡量少的使用裁剪技術,整個作品的亮點在于面料的包裹和局部的夸張填充,同時也大大豐富了服裝的外部輪廓。
肩墊的使用突出了服裝造型中肩部的視覺效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者時尚流行的變化趨勢。圖3中具有幾何直角線條的墊肩讓這件絲質面料的服裝充滿建筑闊性的意味,橫平豎直的肩部線條塑造出一個干凈利落的強勢女人的形象。圖4造型由于服裝面料自身比較細薄、輕柔、質量輕的特點,在重力的作用下沒有立體的造型感覺,硬紗填充物的運用使這個服裝造型微向外蓬,使服裝造型呈現出A字形輪廓,極具美感。
3、 線填充物的立體造型運用
3.1線填充物的種類與特點
線以各種形式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環顧四周,我們能察覺到數以萬計的物體以線的形式存在著。服裝立體造型中的線填充物主要可分為鋼絲、裙撐、魚弦等,鋼絲有一定的形狀,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形變,因此當用鋼絲做線填充物時立體造型的穩定性較強,無外力作用不會發生造型的變化。由于鋼絲自身重量較大,在使用中應充分考慮整個服裝造型的重量,盡可能避免在服裝造型過程中大量使用;裙撐是一種能使外面裙子蓬松鼓起的襯裙,里面的硬支撐物一般選用鋼絲,裙撐膨大了女子的下體造型,使服裝上下造型形成強烈對比,從而塑造出完美的女性體型;魚弦具有質量輕、體積小等特點,在服裝造型中可做懸垂物使用。
3.2線填充物在立體造型中的應用
鋼絲做線填充物時體現出服裝造型的線形美,圖5是日本設計大師山本耀司的作品,在這個立體造型中作者利用了鋼絲作為輔助填充材料。整個造型中既有局部的夸張,又注重了橫向線性與豎向線性的對比,造型既簡潔又大方。圖6造型中應用了有骨裙撐的支撐,有骨裙撐把整個造型的下擺撐得非常大,整個造型橫與豎之間的比例關系有些夸張,更加突出地展示了女孩熱情、奔放的性格。
4、 特殊填充物的立體造型運用
4.1特殊填充物的種類與特點
特殊填充物是除了面、線填充物以外的其它不規則形狀填充物,主要可包含氣體填充物、廢報紙填充物等材料。氣體填充物自身質量可以忽略不計,填充后服裝會具有一定的浮力;廢報紙具有質量輕的特點,另外舊報紙褶皺以后也可產生多種填充效果。特殊填充物在服裝立體造型中應用較少,但在服裝立體造型的發展過程中也不乏經典之作。
4.2特殊填充物在立體造型中的應用
圖7中的服裝造型出自日本服裝設計大師小條美智子之手,她在兩個服裝造型中都運用到了氣體填充物,設計師將塑料膜熱黏合并充氣形成氣囊,使服裝造型在極具體積感的同時也有一定的漂浮感。圖8造型由日本時裝設計師津村耕佑所創作,整個服裝造型以透明塑料作為外輪廓,內部用廢報紙進行填充,充分利用了廢報紙的體積和色彩來進行服裝立體造型創作,也為我們何如進行服裝立體填充輔助材料的創新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5、結束語
立體造型輔助填充材料是構成立體造型空間的主要材料,不同的立體造型輔助填充材料可以產生不同的立體造型美,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設計師擁有足夠多的知識和手段來使自己的設計變成現實。本文在此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以期與其他設計師互相借鑒與學習。
參考文獻:
1. 馮澤民、劉海清.中西服裝發展史教程(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年6月
2. 張文斌. 瑰麗的軟性雕塑(M).上海科技技術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3. 蘇永剛. 服裝時尚元素的提煉與運用(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4. 陳向群. 歌特時期服裝立體造型解析(J).演藝技術與設備,2007年第一期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工學院)
責任編輯:劉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