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 強 本報記者 劉 揚 ● 王曉雄
“美國太空戰斗機X-37B正在監視中國空間站的雛形——‘天宮一號”。美國最新一期《航天》雜志的該結論引起西方輿論關注。根據該雜志的報道,X-37B升空10個月以來,美國空軍一直對其肩負的神秘任務以及返回時間等緘口不語。而民間觀察人士發現,X-37B的飛行軌道和角度與中國“天宮一號”非常相近,“旁觀者現在相信,這架無人機或許正在執行監視中國新太空站的任務。”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5日報道,2011年3月5日,X-37B“軌道測試飛行器”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這是該戰機的第二次飛行。2010年,X-37B曾在太空停留7個月。美空軍官方的說法是,該飛行器是為試驗新型航天器的各種技術,但關于其蘊含的軍事能力和意圖的猜測從未間斷。據悉,X-37B飛行器的最初研發工作由美國航空航天局啟動,后改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實施,最終又被美國空軍快速反應能力辦公室接手。從外形上看,X-37B長約8.8米,翼展約4.6米,起飛重量超過5噸,體積只有退役美航天飛機的1/4。美空軍拒絕透露其裝載了什么儀器。
英國廣播公司(BBC)5日引述美國《航天》雜志編輯戴維·貝克的話稱,X-37B的新型感應器可能正在對“天宮一號”遙測信號進行監視,“空對空監視或已成為由靈敏而纖巧的傳感器等裝備所主導的新一輪大博弈”。他還稱,“X-37B與‘天宮一號的軌道非常接近。兩個飛行器基本上每繞地170圈便會有一次相向或者相背,聚合或分離動作,兩者之間的時間差不超過19秒。”福克斯新聞網稱,“天宮一號”于2011年9月發射升空,軌道高度約300公里,軌道傾角為42.78度。而X-37B的軌道高度和“天宮一號”幾乎一致,軌道傾角為42.79度。貝克同時還拿中國軍事“不透明”說事,稱“如果這是X-37B正在做的事,我認為這不是件壞事。正如冷戰時期那樣,太空監視系統的普及使我們能夠簽署軍控協議。如果各方不是完全清楚對方在做什么的話,這一協議是不可能達成的。”
但也有人不認同這個看法。據BBC報道,美國“安全世界基金會”技術顧問、美國空軍前軌道分析師布萊恩·維頓長期研究X-37B,去年還公布了對X-37B的性能及作為間諜衛星新監視技術實驗平臺的效果評估,稱其為“秘密太空戰斗機”。維頓認為,X-37B應該是被用來為制造和運行美國間諜衛星的國家偵察局測試傳動設備,而不是監視“天宮一號”。他認為,X-37B與“天宮一號”軌道的相似或許是枚“煙幕彈”,“典型的間諜衛星是在地球兩極軌道運行,以便窺視整個地球,而X-37B的運行傾角很低,這使其僅能觀察到有限的緯度。而在該緯度,X-37B唯一感興趣的是中東和阿富汗。如果美國真的想監視‘天宮一號,美國有除X-37B之外的足夠手段。”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載人航天器的軌道高度一般都在三四百公里的近地軌道,X-37B與天宮的軌道接近是有可能的,不能排除X-37B在一定距離內對天宮進行無人觀測的可能。“如果X-37B有能力觀測太空中的其他航天器,那將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應用。”因為X-37B可以在接近其他航天器軌道時,實施大范圍多次變軌,這樣既可以作為太空加油機,為空間站提供加注和維修服務,更能在軍事上實現監視、追蹤,甚至還能“俘虜”對方。
這名中國專家說,美國空軍以X開頭的大都是技術驗證機,之前不少以X開頭的機型在驗證成功之后,并沒有投入實際生產。以目前的情況來看,X-37B是一個技術驗證型,而不是應用型。
中國空軍專家王明志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X-37B具有很強的軍事應用潛力,作為一種快速進入太空的手段,可以極大縮短美軍進入太空的周期,并且可以實現航天器在太空中的長時間運行。如果美軍將X-37B這種能快速進入太空、可重復使用、長時間太空運行的技術與實驗室中研發出的太空武器相結合,將有可能在發生戰爭時,從太空之外實現對地球表面的攻擊,這甚至會使未來戰爭的面貌發生質的變化,為美國帶來巨大的戰略優勢。因為彈道導彈還有攔截的可能性,而從外太空發動定向能攻擊,基本上沒有太有效的防御手段。▲
環球時報201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