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本報特約記者 丁良恒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1月8日將迎來自己的70歲生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稱,對于這樣一位曾破解眾多科學難題而聞名世界的科學家來說,怎樣長時間與病魔搏斗并最終活到現在,始終是一個謎團。
霍金在21歲讀大學時就被診斷患有“盧伽雷氏癥”,主要癥狀是運動神經壞死和肌肉萎縮。現在的霍金已完全癱瘓,失去了行動和說話的能力。一般來說患上此癥后只能活幾年。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運動神經元疾病護理與研究中心主任艾馬爾·沙拉比說:“我還沒看到其他患者能像霍金一樣活了這么長時間?!泵绹ッ商卮髮W醫學院神經病學教授魯普·塔丹認為,很多即使能活得更長的人,也要靠呼吸機來維持生命,但霍金卻沒有。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道援引專家的話稱,霍金所享受到的一系列保健服務可能是延長其壽命的重要原因。
霍金有一個由12人組成的護理團隊,24小時為他提供護理服務。他們輪流照顧霍金的起居飲食,包括及時托起他無法抬起的頭,隨時扶正他戴的安有特殊識別功能傳感器的眼鏡。吃飯時,把食物分成可以方便他吞咽的小塊,然后用小勺把食物和茶水一勺勺慢慢地送進霍金嘴里。
霍金眼鏡上安裝的微型傳感器與電腦相連,能探測到霍金眼皮的眨動,專用的識別軟件經過處理后將他想表達的意思轉換為文字信息,顯示在電腦屏幕上,比如“脫掉外套”等。這些文字隨后被語音合成器轉換成聲音。通過這種方式,霍金每分鐘能“說”四五個單詞,如果要說一句簡單的話需要約10分鐘。準備一場45分鐘的演講,他往往會花上40個小時或者更多。但霍金對此很樂觀還很幽默。美聯社援引霍金在網站上的留言稱:“唯一的麻煩就是語音合成器給我配的是美國口音?!?/p>
輪椅讓霍金有了行走的雙腿,這讓他旅游的夢想得以實現,他甚至坐在輪椅上乘熱氣球到過南極洲。據霍金的醫療助理介紹,每次長途旅行到一個新的地方,霍金都需要每40分鐘換一次氧氣面罩,每小時換一個氧氣瓶。在霍金2006年來中國期間,身邊有一輛特制的面包車24小時待命,霍金上下車時,車后側支架會緩緩放下,支架可以做升降運動,將輪椅上的他平穩放到地面或送入車內。
“支持霍金教授一直活到今天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他不斷在進行思考”,英國《太陽報》6日引述霍金在劍橋大學的同事布萊恩·考克斯教授的話說,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早已風靡世界。但霍金這些年來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宇宙起源,以及時間究竟是什么等深度問題,讓他的大腦一直處于活躍狀態。
霍金被安排在8日生日當天面對包括學術界在內的朋友們發表生日演講。但英國《每日郵報》6日援引霍金的私人助理朱迪絲·克羅斯德爾的話稱,由于近來臉部肌肉萎縮,霍金現在說話的速度越來越慢,有時1分鐘僅能說一個單詞,看來他需要更先進的說話輔助設備了?!?/p>
環球時報201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