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中英
現在的世界,最明顯的一個態勢,可以說就是“變”。蘇聯解體以后的俄羅斯在變革,近日韓國駐英國大使講到,金正日之后的朝鮮也在準備變革。可見,變革,將是這個時代的根本性出路。不過,美國人還沒有深刻改革的欲望,現在督促美國改革開放為時過早。
就像美國自己的學者們分析的,美國已經危機重重,首先就是債臺高筑,從1971年金融自由化以后,美國經濟就逐漸崩潰,現在實質上成了個“債務帝國”,是靠消費中國、日本、俄羅斯、沙特等國外匯儲備建立起來的“寄生帝國”。其次,美國的戰線拉得過長。戰線過長意味著什么?當年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中講得很清楚,帝國衰落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戰線拉得太長。“占領華爾街”運動的興起也在表明,無論是美國的左翼還是右翼,對現狀都不滿意。所以,美國并非不需要變革。
不過,在這么多問題面前,美國沒有去改革,沒有反思自己,而是在世界上到處宣揚中國崛起的帶來的“威脅”。美國是個聰明的國家,但美國現在的“利益集團”則是非常頑固和保守的。具體來說,像槍支管理這種典型的社會問題遲遲沒有改觀。在各種不安全因素的作用下,資金、移民不斷地往美國流動,實際上對美國的軟實力是有損害的,但美國就是不愿改革。
如果看得再深一點,回顧一下美國的強權歷史,美國其實經歷了不少挫折,比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等等。但這些挫折也沒有讓美國走向反思。
再環顧西方世界這幾十年的發展歷程,進行改革是一個全球的趨勢,西歐國家在二戰后就進行巨大變革,最終建立了歐盟,日本也確立了戰后的民主政治體制,但美國依然是個例外。即使是打著變革口號上臺的奧巴馬,也沒有給美國帶來根本性變化,甚至還有些倒退,究其原因就在于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美國的國力和國運長期節節上升,出現的問題也都在其政治經濟體制糾錯機制的運行下得以解決,這讓美國人相當自信,所以美國改革開放的動力和壓力,從目前來看是不足的。
想想我們中國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全國人民都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中國具有巨大的改革壓力和充足動力。即便是現在,我們也不能因為過去三年在金融危機的較好表現就自信心爆滿,我們仍然有很多需要進行改革的壓力,尤其是我們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復雜而漫長,查漏補缺的難度要比美國在既有體系內的修補、糾錯大得多。從美國以及整個西方世界的現狀來看,改革是一個民族的生機和動力的來源,中國必須堅持成為一個不斷自我革新的社會。
現在世界最大的全球問題就是美國問題,美國問題解決了,全世界的問題就解決相當大比重了。但對于美國自身的問題,筆者認為,美國所經歷的所有挫折,還不足以讓美國有深刻改革的欲望,也就是美國的改革時機還沒有到。我們呼吁歸呼吁,但最終能不能改革開放,取決于美國人自己。▲(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環球時報201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