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系中國石化企業改革管理部副主任)
從頂層設計入手,統籌規劃,自上而下推進,中國石化全面推動制度標準化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制度執行力和制度管理水平。

□ 6月28日,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成果展覽會在京開幕,中國石化數字油田生產、乙烯生產、加油站遠程管理等技術在展會上亮相。 胡慶明 攝
三分制度,七分執行。制度建設是企業一項基礎性、根本性和長期性工作。提升制度執行力是企業管理工作的一個永恒話題。中國石化近年來圍繞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戰略發展目標,十分注重企業基礎管理工作,大力推進制度標準化信息化,在規范制度體系建設、加強制度管理、提高制度執行力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隨著企業改革的持續推進和不斷深化,公司產業規模、投資規模的發展壯大,以及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石化的制度建設與管理工作出現了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制度的執行力不強成為一個突出問題。為此,公司組建制度標準化信息化項目組,對總部印發的1541件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分析評估,共發現3000多個問題,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在制度體系建設方面。主要表現為制度體系比較松散、繁雜,標準化程度不高;制度制定的部門化傾向明顯、協同不夠,制度內容存在交叉重復甚至矛盾;部分制度和業務結合不充分,一些制度未充分考慮企業層面的實際運行,操作性不強。
二是在制度管理機制方面。主要表現為歸口管理、分層負責的運行機制不健全,單體制度尚未建立從立項、制定、發布到跟蹤、評價、檢查考核的閉環管理流程,總部和企業兩個層面上下互動、反饋溝通的渠道不暢通,存在重發布、輕監督檢查情況。

□ 塔河采油一廠天然氣處理站借鑒“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理念,對新員工實習進站每個操作項目都進行單獨培訓,考核中規范操作要求達到百分百正確才能上崗。圖為實習員工在學習干燥塔流程切換閘門操作。范明 攝
三是在制度信息化建設方面。主要是業務流程全過程統籌考慮不夠,存在一定的信息孤島。制度、業務流程與信息系統的結合缺乏完整與協同,信息系統的集成度有待提高,對制度的執行帶來一定的影響。
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石化決定從頂層設計入手,統籌規劃,自上而下推進,全面推動制度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提高制度執行力,提升制度管理水平。
中國石化從做好制度體系設計入手,從實施制度分類別分層級、推行標準化制度模板、建立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等方面,對未來制度建設提出統一和規范的要求,提出了《中國石化標準化制度體系建設方案》,以保障制度制定規范統一,實現制度的上下統一和有機銜接,實現制度管理責任的有效落實。
一是制度與業務關聯,增強制度執行力的基礎。制度的核心價值之一是為保證業務高效運行提供規范和支撐。因此在制度體系的頂層設計環節,就要建立兩者之間的有機銜接和密切融合。他們引入了流程管理理念,遵循價值鏈原則,按照不同的業務流程或管理職能,根據不同的流程層級描述公司業務,形成以業務流程為導向、業務縱向逐次細分的業務分類框架。在此基礎上,以業務分類作為制度分類的基礎,實現中國石化制度體系在橫向和縱向上與業務匹配關聯和緊密結合。從而避免制度與業務“兩張皮”現象,解決制度之間的重疊、交叉和矛盾等問題。
二是以適用范圍劃分制度層級,促進制度管理責任的有效落實。按照“下位制度”不得違反“上位制度”原則,將制度體系劃分為基本制度、通用業務制度、板塊業務制度和企業制度四個層級,為規范不同層級的制度管控內容,落實不同層級的制度管理責任,提高制度執行力提供了保障。
三是規范制度管控類型,保障制度執行過程的追溯與優化。為縮短執行路徑,減少執行環節,他們又按照業務管控深度,將制度細分為原則類、實施類和執行類,使制度執行路徑更加清晰,執行過程更加優化。
四是統一制度模板,促進制度體系標準化建設。針對不同的制度類型統一設計了標準化制度模板,促進制度體系建設的標準化、規范化。一方面對制度的形式要件、內容要件、管理要件等進行規范;另一方面對制度管理內容、制度管控模式、管理職責的界定,業務管理要求、業務流程、業務活動描述,以及監督與檢查等正文內容要素進一步規范。保證各類制度在結構、內容和管理上的標準統一和規范,確保公司制度體系按照標準化的統一要求規范運行。
為在全系統扎實推進標準化制度體系建設工作,中國石化率先推進總部制度標準化改造,針對制度評估發現的問題,按照標準化制度模板要求,將總部層面制度總數由原來的1500多件減少為1000件左右,為企業層面制度標準化改造工作奠定了基礎。
穩步推進企業層面制度標準化改造,上下互動、銜接有序的制度執行線條逐步建立。按制度標準化改造要求,各企業對現有制度進行了一次大清理、大檢查,及時查漏補缺,查找制度管理和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問題,結合企業自身管理實際,制定承接方案,按照統一的承接和模板要求,對2萬多件制度實施標準化改造。實施過程中,各企業普遍注重制度改造與流程、內控、崗位、職責的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如揚子石化貫徹全流程管理理念,整合簡單重復的管理事項,精簡低效管理流程,提出近2000項改進建議并通過制度加以固化;十建公司注重“三結合”,建立了制度與內控控制點之間的對應關系,同步推進業務流程和《項目管理標準》的完善優化。
通過集中開展制度標準化改造,中國石化初步搭建起標準統一、上下聯動、涵蓋全部運營領域和服務領域的標準化制度體系,基本解決了制度與業務脫節、制度之間相互矛盾等問題,制度執行線條日趨完善。
提高制度執行力,必須解決制度管理運行過程中的幾個關鍵問題:一是制度管理的閉環;二是制度制定的歸口;三是制度管理責任的落實;四是制度執行評估的及時性。近年來,中國石化圍繞這幾個關鍵環節,不斷規范和完善制度運行機制建設。
一是實施制度統一和歸口管理。2008年6月,集團公司明確企業改革管理部為公司規章制度歸口管理部門,對原來分散在各個部門的制度實施集中和歸口管理,加大了制度統一建設力度。各企業也進一步落實了制度歸口管理部門,從而建立起從總部到企業的制度管理線條。
二是推進制度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過去對制度的制定和發布關注較多,對制度的執行、評估關注較少,缺乏對制度有效性建設工作的重視。為此,中國石化建立完善制度管理辦法,推進制度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明確和規范制度從立項、起草、預審、會簽、審核、簽發、執行、監督考核、評估、動態優化等十個管理環節的管理內容與流程。同時,嚴格重要制度的審核發布程序,對出臺的“三重一大”制度和其他涉及公司全局性的制度,增加預審環節,在制度正式發布前必須經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總裁辦公會最終審議通過,確保公司的重大生產經營活動的決策和實施都始終處于規范和受控之中。
三是建立制度管理信息系統。與制度標準化改造工作同步,中國石化統一開發和建設了制度管理信息系統,總部和所屬企業制度都可在這個平臺實現共享和查詢,暢通了制度持續完善優化的渠道。
四是實施“3+1”聯動,強化制度執行的評估與優化。他們還設計建立了制度歸口管理方、制度制定方、信息系統管理方、制度執行方共同參與、協調運作的運行機制,明確和落實了各方的責任和義務,并重點加強了對制度執行環節的監督與檢查,以持續完善和優化制度執行。
五是將制度與部門職責、工作標準和考核細則,以及信息化相結合,積極探索制度在基層落地執行的方式方法。茂名石化通過細化完善分公司和基層單位專業管理考核辦法,將每個考核條款都標出制度依據,使制度與考核標準緊密結合,實現了獎懲有據。
中國石化在制度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初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標準化制度體系框架,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在制度體系建設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如制度制定的部門化傾向依然存在,應急性、臨時性制度時有發生,制度執行、監督考核、評估和優化環節還較為薄弱等。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提升制度執行力,必須要注重發揮制度的整體功效,構建科學完善的制度體系;注重制度有效性,不斷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注重制度的評估優化,不斷完善制度運行機制;注重制度與業務流程和信息化的融合,深化制度落地執行;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持續強化“依法治企”的氛圍營造,讓制度內化于心、外化于形,使遵守和執行制度成為一種下意識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