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結構及其問題研究——基于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271名委員的統計分析

2012-01-11 10:10:26劉樂明
人大研究 2012年12期

□ 劉樂明

一、導論

專門委員會在國外一般被稱之為常設委員會,常設委員會是立法機構的常設工作機構。早期的議會并沒有設立常設委員會,它的興起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隨著議會立法的專業性大大加強,許多技術方面和專業管理方面的立法,靠議會的‘通才’是難以制定的,需要專業人才。于是,把議會某方面的專家集中在一起研究制定這方面的法律就更容易、更科學?!钡诙罢蚬芾砣找鎻碗s的事務而膨脹起來的權力,使議會對政府的控制力大大下降。所以,議會為加強對政府的監督控制,才成立與政府相對口的專業部門,它們專門研究、了解政府有關部門的活動,研究政府的有關政策,從而實現對政府活動經常、有效的監督控制?!盵1]簡言之,現代議會中的常設委員會是為了適應國家管理事務日益復雜化、技術化和專業化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

我國的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也是在上述背景之下產生的,加之全國人大有著代表規模大,一年一般只召開一次會議、會期短,全國人大常委會也只是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會議等與國外議會不同的特征,因而全國人大更有必要設立專門委員會,以此來彌補全國人大在立法和監督等方面工作的不足。這是因為全國人大的全體會議和常委會會議開得很少,限制了詳細討論和審核相關法案的能力,而專門委員會可以調動更多的立法專家來幫助做好立法的前期調研工作、議案的專家審議工作,從而協助代表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成員履行職責[2]。“近些年來,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在研究、審議、擬定法律議案和其他議案,開展執法檢查,聽取有關部門工作匯報,進行專題調研以及開展外事活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3]實踐證明,專門委員會的設立確實提高了全國人大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職權是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定有關議案,而且各專門委員會還都有著自己特定的工作范圍和專業領域[4]。因而,從法律對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職權定位可以看出,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工作有著較強的專業性,“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各專門委員會承擔著繁重的工作任務。隨著形勢的發展,不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從專業知識層面上,專門委員會工作對委員的素質都是一個挑戰?!盵5]因而對專門委員會的委員在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上有較強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委員應當具備相關的學習和工作經歷,這是委員履行好其職責的基本要求??梢哉f,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是全國人大的智囊團,是保障我國民主法治質量的閥門。專門委員會委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國民主法治質量的高低。

然而,在具體的實踐中,各專委會在委員結構上卻存在嚴重的不匹配現象。例如,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50%以上的委員不具備相關的學習或工作經歷。專門委員會變得名不符實,一直存在“專委不?!钡那闆r。由此引發的思考是,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到底有哪些人組成?其性別、年齡、民族、黨派、教育和職業結構到底怎樣?委員的結構是否合理?各專門委員會的委員數量配置是否科學?各專門委員會的委員是否在專業知識和工作經歷方面都是稱職的委員?

帶著以上問題,本文以收集的271名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的詳細數據為基礎,結合六至十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結構方面的歷史數據,首先將對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委員結構做一個深入細致的分析,涉及委員的數量、年齡、性別、民族、黨派、教育和職業等方面,并將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委員結構狀況與六至十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委員結構相對比,以此發掘出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結構的變化趨勢。隨后,本文將在詳細的結構分析基礎之上,以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委員結構為例,剖析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在專業、工作經歷、數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二、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結構分析:歷史與現狀

(一)歷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構成

自一屆全國人大始,全國人大就設立了民族委員會、法案委員會、預算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和提案審查委員會等5個委員會。不過,預算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和提案委員會是代表大會期間的臨時設立機構,只在大會期間工作,閉會之后不再活動。民族委員會和法案委員會雖然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還存在,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但實際上這兩個委員會活動也很少,幾乎算不上常設的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在1956年有設立專門委員會的想法,但因隨后的政治和經濟形勢擱淺。直到1982年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新憲法才對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產生、組成、職權和工作內容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自此,專門委員會成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常設和專門機構,專門委員會的設置和運行開始逐漸規范起來,工作開始走上正軌。

表1: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構成情況

按照憲法規定,六屆全國人大設立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七屆、八屆和九屆全國人大分別增設了內務司法委員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和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到目前為止,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保持了與九屆和十屆全國人大一樣的專門委員會設置,共設有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內務司法委員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和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九個專門委員會(見表1)。

從歷屆專門委員會的委員數量來看,專門委員會的委員數量呈逐屆增長的趨勢。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共有271名委員,較十屆全國人大又有較大幅度的增加[7]。顯然,這與我國人大工作與立法工作的日益繁重和專業化有關,也進一步反映了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緊迫需要。

(二)性別結構

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271名委員中有男性委員235名,占委員總數的86.72%,與十屆相比上升了0.11個百分點;有女性委員36名,占委員總數的13.28%,與十屆相比下降了0.11個百分點(見表2)。

表2: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性別結構

從六至十一屆的數據來看,男性委員一般占委員總數的86%以上,女性委員所占比例在14%以下,男性委員占據了委員的絕大多數。不過從變化趨勢上來看,女性委員不論在數量還是在所占比例上都呈現上升趨勢,女性委員所占比例從六屆的7.75%逐漸上升到十一屆時的13.28%(見表2、圖1)。

圖1: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女性委員所占比例變化情況

(三)年齡結構

以當選年2008年為計算基準,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271名委員中,最小年齡為28歲,最大年齡為68歲,平均年齡60.06歲,與十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的平均年齡(60.9歲)相比,大約下降了1歲,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平均年齡繼續呈下降之勢。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271名委員中,51歲以下委員有22名,占委員總數的8.12%;51~60歲的委員有84名,占委員總數的31%;61~70歲的代表有165名,占委員總數的60.88%(見表3)。

表3: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年齡結構

數據來源:六至十屆數據來自《中國法律發展報告》表2~15。

從六屆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委會委員年齡比例結構圖(圖2)可以看出,51~70歲的委員呈現增長趨勢,從六屆的60%左右增長到十一屆的92%左右;70歲以上的委員則呈現銳減的趨勢,從六屆的34%左右,減少到九屆的0.5%左右,到十屆和十一屆時已經沒有了70歲以上的委員;51歲以下委員在3%到13%之間來回波動,但總體上還是呈現緩慢增長之勢。縱觀六至十一屆專門委員會委員的年齡狀況,可以總結出,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中始終有一小部分51歲以下的青壯年委員,70歲以上的“超齡”委員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51~70歲的中老年委員尤其是61~70歲的老年委員是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主力軍。

與十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相比,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中51歲以下和60歲以上的委員分別減少了4.85和9.82個百分點,而51~60歲的委員增加了14.68個百分點。由此可總結出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在年齡結構上的一個新特點,即51~60歲的中年委員呈現了大幅的增長,而老年委員的減少趨勢已經蔓延到了61~70歲年齡段。

圖2:六屆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年齡比例結構圖

(四)民族結構

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271名委員中有漢族委員238名,占委員總數的87.82%,與十屆相比上升了0.79個百分點;有少數民族委員33名,占委員總數的12.18%,與十屆相比下降了0.79個百分點(見表4)。

表4: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民族結構

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33名少數民族委員中,回族委員最多,為7名;其次為蒙古族4名,藏族3名;滿族、維吾爾族、土家族和侗族各2名;白族、布依族、朝鮮族、傣族、哈尼族、哈薩克族、黎族、苗族、瑤族、彝族、壯族各1名。

縱觀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的民族結構,漢族委員所占比例一般在84%到88%之間,少數民族委員所占比例一般在12%到16%之間,漢族委員占據了絕大多數。但從總體的變化情況來看,少數民族委員所占比例呈下降之勢,從六屆時的15.5%逐漸下降到十一屆時的12.2%(見表4、圖3)。

圖3:六屆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委會少數民族委員所占比例變化情況

(五)黨派結構

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271名委員中有中共委員224名,占委員總數的82.66%,與九屆相比上升了3.49個百分點;有民主黨派委員32名,占委員總數的11.81%,與九屆相比下降了0.69個百分點;有無黨派委員15名,占委員總數的5.54%,與九屆相比下降了2.79個百分點(見表5)[8]。

表5: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黨派結構

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32名民主黨派委員中有民盟委員8名,九三學社、民革、民建、民進和致公黨委員各4名,農工黨和臺盟委員各2名。

縱觀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的黨派結構,中共委員所占比例一般在75%到83%之間,民主黨派委員所占比例一般在11%到23%之間,無黨派委員所占比例一般在2%到9%之間,中共委員占據了委員的絕大多數。從總體的比例結構變化情況來看,中共委員所占比例呈上升之勢,但上升的幅度較小;民主黨派委員和無黨派委員則呈現小幅下降的趨勢(見表5、圖4)。

圖4:六屆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黨派結構變化圖

(六)教育結構

從委員受教育的程度來看,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271名委員中,接受過研究生及其以上教育的委員有127名,占委員總數的46.86%;接受過大學本科教育的委員有112名,占委員總數的41.33%;接受過??瞥潭冉逃奈瘑T有27名,占委員總數的9.96%;接受過的教育程度為??埔韵碌奈瘑T有5名,占委員總數的1.85%(見表6)。

其中,127名受過研究生及其以上教育的委員有54名獲得博士學位,26名獲得碩士學位;271名委員中有42名委員的學歷為黨校學歷,占委員總數的15.5%;271名委員中還有21名委員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并獲得國外學歷,占到委員總數的7.7%。

表6: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學歷結構

2~14。

縱觀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的學歷結構,??埔韵聦W歷的委員所占比例呈大幅下降趨勢,從六屆時的41%左右銳減到十一屆時的1.8%左右;研究生及其以上學歷的委員所占比重則呈大幅上升趨勢,從六屆時的1.5%左右大幅增長至十一屆時的47%左右;大學本科學歷的委員所占比重一直較大,是專門委員會的主力成員,其所占比例在41%到59%之間上下浮動;??茖W歷的委員所占比例則呈現了一種“倒U型”曲線的變化趨勢,從六屆時的4.65%大幅上升至九屆時的18.52%,然后開始逐漸下降至十屆時的14.22%,再下降至十一屆時的9.96%(見圖5)。因而,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學歷的突出的變化特點是:高學歷委員越來越多,接近一半的委員受過研究生及其以上的教育,超過88%的委員受過大學本科及其以上的教育,??萍捌湟陨蠈W歷的委員則超過了98%。

圖5:六屆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學歷結構變化圖

從委員的專業背景來看,除去13個專業信息不詳的委員外,專業背景為理工類的委員有94名,占委員總數的34.7%;專業背景為人文類的委員有45名,占委員總數的16.6%;專業背景為社會科學的委員有14名,占委員總數的5.2%;專業背景為法學的委員有22名,占委員總數的8.1%;專業背景為經管類的委員有46名,占委員總數的17%;專業背景為醫學的委員有2名,占委員總數的0.7%;專業背景為軍事的委員有25名,占委員總數的9.2%;專業背景為農學的委員有9名,占委員總數的3.3%;專業背景為宗教與神學的委員有1名,占委員總數的0.4%(見表7)。顯然,技術精英和經濟管理精英是專門委員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他的人文類和社會科學類的知識精英所占比重則較少。

表7: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專業背景

(七)職業背景

從委員的職業背景來看,十一屆全國人大271名專門委員會委員中,來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委員有179名,占委員總數的66.0%;來自解放軍與武警的委員有42名,占委員總數的15.5%;職業為民間組織管理者的委員有6名,占委員總數的2.2%;職業為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委員有36名,占委員總數的13.3%;職業專業職稱技術人員的委員有8名,占委員總數的3.0%[9](見表8)。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的重要組成部分,比重超過了66%,其次是解放軍與武警,其比重占到了15.5%,黨政軍領導占據了委員總數的81.6%,來自其他行業或領域的委員較少。

表8: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職業結構

三、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結構存在的問題:以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為例

通過上文對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委員結構的全面解析,并通過對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數據的比較分析,我們對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構成和委員的規模、性別、年齡、民族、黨派、教育和職業等結構狀況及其歷史變化趨勢有了詳細的了解。結合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在我國人大與立法工作中的性質和地位,我們發現,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在委員結構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一)法律人才普遍性缺失

從專門委員會的工作內容來看,“專門委員會最重要和最經常履行的職責,是對提交立法機關的法律案進行初審。”[10]這也可以從各屆全國人大提交專門委員會審議的議案中法律相關議案所占的比例看出來。以十一屆全國人大為例,十一屆全國人大一至五次會議代表分別提交的462、518、506、566和489件議案中,立法方面的議案分別為461、508、500、558和477件[11]。也就說,98% 以上的議案是立法方面的議案,可知立法議案審議工作是專門委員會的一項重要甚至可以說是主要工作。

專門委員會審議實際上就是專家審議,提交到全國人大的法律議案將按其性質分別被提交到對應的專門委員會,通過專門委員會中的專家審議和提交的報告,可以為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議與最終表決提供一個可信的基礎,從而能大大提高全國人大的工作質量和效率。顯然,立法審議工作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工作,需要的是具備法律方面知識的“專才”,而不是一般的“通才”。如若要把好立法的大關,提高立法質量,專門委員會的委員具備法律方面的專業知識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經統計發現,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271名委員中只有22名委員具有學習法律知識的背景,不過占委員總數的8%,絕大部分委員不具備法律相關知識的學習背景。非常特別的是,271名專門委員會委員中無任何律師界人士,法律學者也甚少。若與香港立法委相比較,會發現兩者存在很大的不同。在香港立法委的議員中,很多議員具有法律相關的教育背景,甚至很多是資深律師。因而,從專業性的角度來看,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存在法律人才的普遍性缺失問題。

(二)很多委員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歷與委員會專業領域不符

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除了整體上具有很強的法律特性外,各專門委員會還具有各自不同的專業領域。顧名思義,從各專門委員會的名稱中便可判斷出它們各自的專業領域。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內務司法委員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和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的專業領域分別在民族、法律、財政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外交事務、華僑事務、內務司法、環境與資源保護和農業與農村事務方面。

針對不同的委員會的專業領域,需要不同專業知識背景和工作經歷的委員。是否具有與所在專門委員會的專業領域相符的專業知識背景和工作經歷是考核一名專門委員會委員是否能勝任此工作的基本要素。本文收集了271名專門委員會委員的專業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方面的信息。通過將委員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歷與委員所在專門委員會的專業領域逐一比對發現[12],大部分專門委員會委員不具備其所在專門委員會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背景和工作經歷。

表9:十一屆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識和工作經歷與所在專門委員會相符情況

如表9所示,在專業知識方面,相符率最高的為0.48,最低的為0.21,一般在0.2到0.4之間;在工作經歷方面,相符率最高的為0.68,最低的為0.25,一般在0.25到0.5之間。因而,不論是在專業知識還是在工作經歷方面,委員與其所在委員會的專業領域的相符程度都是比較低的。如果要求專業知識和工作經歷都必須與委員所在的專門委員會的專業領域相符,委員與各專門委員會的相符率一般在15%到30%之間,相符率非常低。即使只要求專業知識和工作經歷兩項至少有一項與委員所在的專門委員會的專業領域相符,各專門委員會的相符率也一般在40%到60%之間,相符率仍然較低。因而,不論是從嚴格還是寬松的要求尺度來看,委員與各專門委員會的相符率都是比較低的。而且本文判斷委員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歷與其所在專門委員會是否相符的標準也是比較寬松的,如果按嚴格的標準執行,相符率必然會更加低。因而,從專業知識和工作經歷是否與其所在專門委員會相符的角度來看,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大部分委員不具備實行其職責的基本專業素質,也沒有與委員會專業領域相符的相關工作經歷來輔助其工作。

(三)各專門委員會的設置和委員的數量配置不合理

如前文所述,審議全國人大提交的議案是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的重要和主要工作內容,因而,審議議案是專門委員會委員的主要工作。通過將十一屆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五次全國人大會議共審議的議案數與各專門委員會的委員數量對比發現,各專門委員會的人均審議議案數非常的不平衡。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總的平均人均審議議案數為9.38個。人均審議議案數最少的是民族委員會(0.21個),最多的是法律委員會(28.74個)。人均審議議案在1個以下的還有外事委員會和華僑委員會。在平均水平以下的還有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和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見表10)。

表10:十一屆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審議議案數量

因而,從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人均審議議案數量來看,9個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設置存在不科學的情況,有的專門委員會工作任務繁重,有的專門委員會很“清閑”。比如,民族委員會5年共審議了6個提案,但卻配置了29名委員;法律委員會5年審議了661個議案,但卻只配置了23名委員。因而,有必要在權衡各專門委員會的工作量后重新配置各專門委員會的委員數量。

其實各專門委員會的人均審議議案數上的不均衡并不只是單純的數量問題。人均審議議案數的懸殊差異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全國人大在專門委員會設置和委員數量配置上存在很大的不科學和不合理的問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變遷,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工作變得日益繁雜與專業,因此,可以通過設置其他新的專門委員會,合并幾個較“清閑”的專門委員會和拆分任務繁重的專門委員會等途徑來完善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設置,以此來適應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需要。

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在委員的年齡和“官委員”、“軍委員”比例太高等結構方面同樣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也一直是理論界和實踐界討論的要點問題。鑒于討論此方面問題的文章已經很多,本文不再贅述。

四、結語

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繼續保持著與九屆和十屆全國人大一樣的專門委員會設置。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委員數量呈逐屆增長的趨勢,這是我國人大與立法工作的日益繁重和專業化的需要。

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在委員結構方面有如下特點和發展趨勢:男性委員一直占據著委員的絕大多數,不過女性委員不論在數量還是在所占比例上都一直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專門委員會中始終有一小部分青壯年委員,70歲以上的“超齡”委員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51~70歲的中老年委員尤其是61~70歲的老年委員是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主力軍;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中,老年委員的減少趨勢已經蔓延到了61~70歲年齡段,這很可能是專門委員會在年齡結構上的未來發展趨勢;漢族委員占據了絕大多數,而且少數民族委員所占比例一直呈下降之勢;中共委員占據了委員的絕大多數且中共委員所占比例呈小幅上升之勢,民主黨派委員和無黨派委員呈現小幅下降的趨勢;高學歷委員越來越多,接近一半的委員受過研究生及其以上的教育,超過88%的委員受過大學本科及其以上的教育,專科及其以上學歷的委員則超過了98%;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中理工類教育背景出身的委員較多,技術精英和經濟管理精英是專門委員會中的主力成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政軍領導占據了委員總數的81.6%,來自其他行業或領域的委員較少。

法律人才在整個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普遍性缺失、委員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歷與委員所在專門委員會的專業領域不相符和各專門委員會在委員會設置和委員數量配置方面的不合理,是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在專門委員會設置和委員結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眾所周知,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的組成有很大的人事“安排”的成分,因而,長期以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成為黨政軍官員退居二線后的“養老地”,這也是導致專門委員會大部分“不合格”委員的產生原因。但是從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長遠考慮,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承載著重要的使命,因而確實應該著手改變問題重重的委員結構。

注釋:

[1]蔡定劍著:《中國人大制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206頁。

[2]孫哲:《全國人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頁。

[3]尹中卿著:《中國人大組織構成和工作制度》,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74、104頁。

[4]具體職務和特定工作范圍可參見蔡定劍:《中國人大制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208~210頁。

[6]本文關于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數據如未另作說明,均來自中國人大網:http://www.npc.gov.c n/delegate/delegateArea.action.

[7]自六屆全國人大開始,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設置和運行開始變得規范起來,基于數據的可比性考慮,本文主要對比和分析六至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數據。

[8]由于十屆數據暫缺,故使用九屆數據與十一屆數據相對比。

[9]十一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委員的職業大致可以分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解放軍與武警、民間組織管理者、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和專業職稱技術人員五大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包括:各級人大、政協、政府、“兩院”、各政黨以及全國工商聯、工會、婦聯、共青團等機關的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包括:各類企業的總裁、董事長、總經理以及其他的企業管理人員,各種事業單位的黨委書記、校長、院長以及其他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職稱技術人員包括:教授、研究員、工程師、經濟師、設計師、農藝師、醫師、教師、律師、演員、教練、運動員等有職稱評定的專業技術從業人員;民間組織管理者包括:各協會、團體、基金會等民間組織的管理者;解放軍和武警包括:解放軍代表團所有成員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武警總隊隊長、政委等。

[10]李祖興:《加強專門委員會在立法審議過程中的作用》,載《中國法學》1993年第3期,第51~52頁。

[11]數據來源:http://search.npc.gov.cn:7000/was40/search?channelid=13334&templet=outline_cms_cwhgb.jsp.

[12]判斷委員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歷是否與其所在委員會的專業領域相符的標準如下,(1)民族委員會,專業知識:哲學、歷史學、基督教與宗教、政治理論、法律等專業;工作經歷:有過與民族、宗教相關的工作經歷,或者在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工作過的委員。(2)法律委員會,專業知識:法律相關專業;工作經歷:科研院校中的法學院的研究員、校長,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等與法律相關的工作者或研究者。(3)財政經濟委員會,專業知識:法律和經濟相關專業;工作經歷:企業管理者,在與經濟相關的工作部門工作過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或在經濟相關的科研機構工作的研究者。(4)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專業知識:與此委員會相關的專業知識太廣泛,故不確定具體的邊界;工作經歷:科研院所等機構的院士、校長等,醫療衛生部門工作或科研人員,體育方面的工作人員,文化藝術教育等部門工作人員。(5)外事委員會:專業知識:翻譯、日語、國際政治、法學等專業;工作經歷,外交學會會長、副會長,跨國公司工作者,外交部工作人員,國際關系、國際政治研究人員。(6)華僑委員會,專業知識:無具體要求;工作經歷:僑聯(副)主席或其他工作人員、黨建研究機構的領導或者研究人員,與華僑和統一戰線事務相關的工作人員或研究人員。(7)內務司法委員會,專業知識:政法類相關專業;工作經歷:在與內務司法委員會相對接的部門機構工作過的人員。(8)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專業知識:海洋生物、天氣動力、水力學、河流動力學、石油地質、礦山建設等與環境與資源保護相關的專業;工作經歷:環保與資源保護相關部門工作的人員或者研究者。(9)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畜牧、作物遺傳、農業經濟等和農業與農村相關的專業;工作經歷:農業與農村科研院所研究者或領導,農業與農村相關部門機構工作人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国产精品黄色片|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99re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日本不卡在线|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青青草久久伊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成年A级毛片|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一在线观看|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9999在线视频| 97狠狠操| 毛片免费网址| 91九色国产在线| 久草网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综合天天色|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99精品影院|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久久99国产视频|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婷五月综合|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亚洲美女操| 日韩在线网址|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日韩黄色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va在线|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女人在线|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第四页| 色综合五月婷婷|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婷婷亚洲天堂| 日韩高清一区 |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精品色综合|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亚洲男女在线| 欧美在线一级片| 伊人成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