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前
(黃淮學院 體育系,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關于中學生娛樂體育教學的探討
彭 前
(黃淮學院 體育系,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為了建立能夠滿足學生個性發展要求的中學娛樂體育教學體系,運用文獻資料法、對比實驗法等研究方法,對中學生的娛樂體育教學進行了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結果表明娛樂體育教學能夠營造歡快的體育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驗運動的樂趣,有效地促進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娛樂體育;普通中學生;理論和實驗分析
娛樂體育主張充分發揮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中為學生思考問題和進行獨立創造提供條件,學生可以自定目標、自選進度、邊想邊練、互幫互學、自我評價,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會到掌握理論、提高技術和團結協作等帶來的樂趣,不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為了建立能夠滿足學生個性發展要求的中學娛樂體育教學體系,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對比實驗法等研究方法,對中學生的娛樂體育教學進行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
本研究以駐馬店高中2010級的400名學生(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00人)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開展為期 18周(2011年2月―2011年6月)36學時的娛樂體育教學,對照組開展常規體育教學。實驗前后對兩組學生的心肺功能、三級蛙跳、50米跑和拉力指標進行測試,并利用EXCEL 2003和SPSS 12.0對測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進而得出實驗結論。通過查閱當前有關娛樂體育教學的研究成果,發現關于普通高中娛樂體育教學方式、方法的探討不多,且不深入。
從對實驗數據獨立樣本T檢驗的統計結果(見表1和表2)看,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4項指標(心肺功能、三級蛙跳、50米跑和拉力)的T值對應的顯著性概率P>0.05,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滿足實驗條件。

表1 實驗前男子實驗組與對照組4項指標比較

表2 實驗前女子實驗組與對照組4項指標比較
如表3和表4所示,通過18周的對比教學實驗,男女生的心肺功能、三級蛙跳和50米跑3項指標的T值對應的顯著性概率P<0.05,即實驗后在這3項指標上實驗組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實驗后在拉力指標上實驗組與對照組仍無明顯差異。

表3 實驗后男子實驗組與對照組4項指標比較

表4 實驗后女子實驗組與對照組4項指標比較
在準備體育課教案時,要認真分析每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從而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建立學習目標,并盡量使每位學生的學習目標與教學目標一致。在教學過程中,宜采用“目標學習,目標管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初步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后向各自的學習目標努力,在不斷的嘗試中進行創新性學習,讓學生不斷感受了解、嘗試、體驗、學習、改進、創新的樂趣。在教學組織方面,可把學生分成幾個興趣小組,讓各小組集體討論確定學習目標并進行分工協調,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學生先集體思考,然后請教師指導,最后教師再根據課堂教學計劃指導學生完整練習,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和動腦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2.4.1 優化教學內容,注重實效性和長遠性
在理論課教學方面,應向學生介紹體育健身及其方法、身體素質的自我評定和體育賽事賞析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理論素養。在實踐課教學方面,應在原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適當強化健身性、娛樂性教學內容,開發有益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運動項目,減少難度大、繁瑣、有潛在危險的練習內容。男生可以增設排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女生可在原來開設健美操、武術、廣場舞等徒手操練習項目的基礎上,增加體育舞蹈、球操、劍操、扇子操等運動項目,以強化形體練習。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加上靈活有效的教學手段,能使教學過程生動有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體驗體育活動的內涵。
2.4.2 更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在教學設計中,要為學生思考問題和進行獨立創造留有余地,應讓學生自定學習目標和進度。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讓學生做到邊想邊練、互幫互學并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會到掌握理論、提高技術和團結協作等帶來的樂趣,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提高。
2.4.3 改革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和綜合評價
現行的中學生體育課程評價標準過于死板和統一,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個體差異顯著的所有學生,顯然與現代體育教育理念不相適應。這就要求基層體育教師和基層體育教學研究人員要通過改革創新,推出具有現代體育教育理念又不失客觀性的評價體系。娛樂體育教學的實施,使得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能夠無壓力地練習自己喜愛的項目和內容,而體育教學的評價也應綜合考慮學生的鍛煉基礎、發展空間、參與熱情、積極性、主動性、鍛煉效果等,把過程評價和綜合評價結合起來,適當弱化原來的技術評價和達標評價。
2.4.4 強化教師素質,全面提高業務能力
娛樂體育教學的實施,需要有較高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的師資隊伍作保證。體育運動項目推陳出新的速度很快,而中學生十分樂于接受新事物,因此,體育教師不能滿足于既有的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實踐能力,要通過進修和自我學習,及時了解前沿的體育理論和新出現的運動項目,及時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而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貫徹娛樂體育教學思想,通過豐富多彩的組織形式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娛樂體育教學能夠把單調的體育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能夠讓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驗運動的樂趣,充分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效果,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1] 朱玉芳.開展體育休閑娛樂活動的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6):93―96.
[2] 李桂玲.試論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和改革[J].四川體育科學,2004(2):163―164.
[3] 劉娟妮,王會鳳,胡嫦娥.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高校的實驗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7(2):121―123.
G812.5
A
1006-5261(2012)02-0123-02
2011-09-02
彭前(1979―),男,河南信陽人,講師,碩士.
〔責任編輯 張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