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謝 昭 本報特約記者 魏云峰
1月11日在部分關注中國軍事動態的西方觀察家眼中具備特殊意義。2011年1月11日中國隱形戰機殲-20首飛;2007年和2010年的1月11日,中國先后進行反衛星試驗和中段反導試驗。美國智庫“2049研究所”研究員克里夫據此猜測,今年1月11日解放軍也會測試新武器。有類似猜測的并非克里夫一人,最近境外媒體關于解放軍新武器測試的傳聞集中爆發,它們列出的名單中囊括解放軍各種新裝備。但直到《環球時報》11日晚截稿時為止,這樣的“爆炸性新聞”仍未出現。
美國《防務新聞》稱,按照克里夫的觀點,中國人把“3” 的倍數視為吉祥數字,3個1更有加乘效果,“對于特別需要吉祥的軍方而言,喜歡選在這天采取軍事行動”。在各種猜測中,最熱門的傳聞是解放軍于2012年新年前連射6枚“巨浪-2”潛射洲際導彈,外界猜測中國可能會在1月11日公布這一消息。韓國《朝鮮日報》11日稱,中國漁民1月初在山東半島北部渤海灣海域撈出一個圓柱狀物體,“經確認該物體是導彈助推器”。報道猜測,這可能是“新年前后在大連附近試射的‘巨浪-2部分殘骸”,該導彈“從中國近??纱虻矫绹就链蟛糠值貐^”。俄新網11日信誓旦旦地說“該圓柱體就是‘巨浪-2的碎片”。
臺灣《臺北時報》10日則宣稱,臺灣“國防部”確認大陸新年前在大連海域試射至少6枚“巨浪-2”。報道說,“巨浪-2”是解放軍射程最遠的三種洲際導彈之一。它是“東風-31”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改良版,射程達8000公里,可攜帶2.5萬噸到1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報道還說,“巨浪-2”主要裝備解放軍094型“晉”級戰略核潛艇,每艘核潛艇可攜帶12枚該型導彈,而大連附近的海軍基地正好部署有“晉”級戰略核潛艇。臺灣“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10日表示,已得知解放軍試射“巨浪-2”的消息,但解放軍與大陸官方媒體至今尚未證實相關訊息,“國防部”將對此持續關注。
美國《華盛頓時報》稱,國際評估和戰略中心的高級研究員費舍爾猜測,解放軍連續多次發射潛射導彈的目的“顯然想要證明,經過多年發展,他們能夠以接近作戰時的頻率發射潛射彈道導彈”。他表示:“如果這些傳聞屬實,那么094型核潛艇已經做好執行中國人民解放軍所設想的威懾巡邏任務的準備。威懾巡邏可能會在今年開始?!泵绹鴩啦堪l言人柯比則表示:“最近幾年,我們一直在監視‘巨浪-2的進展?!彼瑫r稱,五角大樓在年度報告中曾指出,中國需要對新型“巨浪-2”進行試射,但“一旦完成試射和部署,‘巨浪-2和‘晉級核潛艇組合就將組成中國真正的?;亓Α?。
除了“巨浪-2”之外,另一個傳聞中可能在1月11日試射的是“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死锓蛘J為,由于臺灣將在1月14日進行“總統大選”,大陸選擇在11日試射“東風-21D”會告訴臺灣人民,美國捍衛臺灣有很大風險,也許臺灣的選民因此會放棄支持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
盡管就連臺灣媒體都承認,這種聯想讓人“啼笑皆非”,但隨著奧巴馬宣布要推行新軍事戰略“對抗中國的反介入戰略”之后,“東風-21D”作為解放軍最受關注的“反介入”武器,最近被反復熱炒。美國《華爾街日報》稱,被認為能幫助美國繼續主導大洋半個世紀的“福特”號核航母下水時,將面臨中國“東風-21D”的強勢挑戰。報道說,該導彈飛行非常難以攔截,對美國旨在攔截掠海飛行巡航導彈的艦載防御系統來說,飛行高度過高;對于旨在應對其他彈道導彈的反導系統來說又太低。而且即使能夠攔截其中一兩枚,中國能夠通過同時發射多枚該型導彈實現作戰目標。
美國《防務新聞》9日認為,由于“東風-21D”屬于美俄根據《中導條約》已放棄的中程導彈,按照沖突中的“對等原則”,一旦中國對美國航母發射“東風-21D”,美國如何回應將面臨艱難選擇。報道分析稱,美軍要么大規模出動戰術作戰飛機攻擊中國導彈發射平臺,但這需要深入中國內陸,導致普通的報復行動演變成與中國的全面軍事沖突,而且中國導彈的攻擊很可能導致美國航母和空軍基地癱瘓,這些飛機根本就不能起飛;要么美國動用遠在中國攻擊范圍之外的戰略轟炸機或攜帶常規彈頭的洲際導彈進行報復,但結果可能更糟——戰略轟炸機和洲際導彈都可攜帶核武器,中國很難及時識別來襲目標的任務,一旦中國做出錯誤的回應,世界將面臨核戰爭。報道建議美俄共同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加入《中導條約》或美俄廢棄該條約。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1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解放軍并沒有所謂選擇“吉祥日期”試驗新武器的習慣,之前幾次1月11日的武器試驗不過是巧合而已。他還表示,解放軍新武器的試驗都是按照研制進度實行的正常測試,外界不需要對其做出過度解讀?!?/p>
環球時報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