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鄭軍 司馬巖●甄翔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入最后倒計時,有“臺獨教父”之稱的“前總統”李登輝11日突然出手,一下子在七家報紙上刊登半版廣告,力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幾乎同時做出表態的還有李遠哲,這名諾貝爾獎獲得者聯合87名臺灣科學界人士也刊出廣告支持蔡英文,親藍媒體《聯合報》稱,此舉令“綠營士氣大振”。作為對抗,50多名臺灣科技企業的大佬公開表態支持馬英九,支持“九二共識”。《聯合晚報》說,此次選舉是“經濟與臺獨的對決”。藍綠都擺出最后沖刺的架勢,雙方都說自己會贏,連親民黨都說“已經做好執政準備”。此時,“臺灣政壇光譜中的巨無霸”李登輝成了選舉最大變數之一,很多媒體都在猜測,年近90的他會不會搞出更大的動作,比如拖著衰弱的身體在最后時刻來個“驚天一跪”?
蔡英文打出王牌
臺灣《自由時報》11日在頭版刊出題為“李登輝、李遠哲出手挺蔡”的文章,稱“在政界與學界各自具有領導地位的李登輝前總統與前中研院長李遠哲,近日陸續采取在平面媒體刊登廣告的方式支持蔡英文”。文章說,李登輝11日在《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工商時報》、《經濟日報》、《臺灣時報》等七家報紙刊登“給臺灣一個機會”的親筆信廣告,呼吁選民“支持小英”,“棄馬保臺”。李登輝在廣告中還聲稱,不論誰當選,大陸都必須與臺灣交往,“兩岸關系不會劇烈變動”,“臺灣人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文章還說,由李遠哲領銜的87名科學界人士10日在主要平面媒體刊登題為“科學家的良知、蔡英文的承擔”的聲明,聲稱蔡英文值得信賴。
島內分析認為,選戰打到這個時候,“小牌”都打得差不多了,是該出“王牌”的時候了,而李登輝一直被認為是民進黨握在手里的“王牌”。《財訊》雜志曾說,選舉進入最后倒數時刻,馬英九有“酷酷嫂”周美青作為壓軸催票王牌,蔡英文的旁邊則把念頭轉到了“阿輝伯”李登輝身上。據澳門《新華澳報》報道,民進黨“立委”候選人郭正亮稱,藍營始終憂慮泛綠在最后一刻訴諸臺灣意識,最擔心的終極絕招,首推李登輝“反馬保臺”的最后悲情演出,其中衍生出多種版本,包括李當眾下跪、當眾昏倒、當眾流淚交棒、當眾交代遺言等等。由于李在高齡選民心中仍具有較高地位,戲劇化的悲情演出,很可能激出翻動選局的關鍵選票。
李登輝大登廣告的動作沒有像猜測的那樣戲劇化,但仍然引起不小的震動。臺灣“民視”電視臺報道說,對于李登輝的親筆信廣告,“綠營一個字一個字讀來大為感動,藍營則是猛力消毒,就怕選前關鍵時刻,‘李登輝牌替蔡英文催出更多選票”。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干事長蔡煌瑯表示,李登輝的公開信內容令人感動,每一個看完的人都會因此轉而支持蔡英文。國民黨“立委”洪秀柱則向李登輝喊話說,現在臺面上有很多人都是李當年“舉過手、摟過腰”栽培出來的,李登輝“放手吧!休息休息”。
但臺灣《中國時報》11日卻質疑民進黨這張“王牌”的效果。該報的評論稱,16年前李登輝大談“兩岸的統一”,16年后,藍綠卻再無人敢于談“中國人和平統一的歷史大業”,李登輝更搖身取代彭明敏,成為“臺獨教父”,高呼“棄馬保臺”。他不愧是“臺灣政壇光譜中的巨無霸”,可藍可綠、可統可獨,前腳成立“國統會”,后腳推出“兩國論”。該評論說:“從統到獨的李登輝,從在任到卸任,一直左右臺灣政治走向,這樣的李登輝還會是民進黨和蔡英文的王牌嗎?”
“經濟與臺獨的對決”
相比之下,藍營的動作也不少。據臺灣“中廣新聞網”11日報道,在選前3天,“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和“矽品”董事長林文伯等科技企業界大佬跳出來挺馬,他們將公布一份科技界企業家支持“九二共識”的名單,至少有50家的廠商聯署。報道稱,由于過去科技企業界的老板對大選幾乎都低調面對,從不表態,因此此次表態備受矚目。他們聲稱,唯有支持“九二共識”,才能讓企業安心經營,繼續照顧員工和家庭。
臺灣《聯合晚報》11日評論說,李登輝登廣告請選民“給臺灣一個機會”,但同時卻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出面挺“九二共識”,這恰好就是長榮總裁張榮發所劃出的一條線,挺“九二經濟”即挺臺灣的經濟前景,但挺“臺灣共識”卻即是挺李登輝所代表的“臺獨”。這場選舉的調子是給追求“臺獨”的臺灣一個機會,還是給經濟的前景一個機會,是“經濟與臺獨的對決”。
李登輝在島內還有多大影響力呢?《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幾名臺灣民眾。當教師的張先生說,李登輝畢竟是“前總統”,在島內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力,他出來催票,對選民應該是個很大的刺激。但在銀行工作的李小姐說,李登輝畢竟年紀大了,都快90歲了,身體也不太好了,沒覺得他還能有什么太大影響力。有分析認為,李登輝固然還是“臺灣最具號召力的大佬之一”,但李登輝卸任國民黨主席后赤裸裸地主張“臺獨”,已經完全失去在泛藍與中間選民的公信力。以目前馬蔡選情緊繃的程度,藍綠選民早就已經各自歸隊,李登輝出馬挺蔡根本無法吸引這兩方面的選票,泛綠選民則不需要李登輝也會投蔡英文,李登輝早就不是個能夠牽動臺灣選票移動的力量。
《新華澳報》分析說,李登輝現在主要是恐懼馬英九連任后,繼續與大陸進行兩岸協商,令其“臺獨”夢難圓,所以盡管蔡英文并非是他的最愛,“維基解密”還曾大爆他看不起蔡英文的秘密,但為了把馬英九拉下馬,就必須借助蔡英文之力。報道還介紹了李登輝與蔡英文的淵源,上世紀90年代,蔡英文是在李登輝的指令下進行《強化中華民國國家主權地位》的研究,然后作出“兩國論”的結論。陳水扁2000年上臺后,向李登輝求助,李推薦蔡英文出任“陸委會”主委。而蔡英文果然也不負李登輝的期望,堅守“兩國論”立場,當陳水扁就職滿月接受美國記者專訪,談到可能會接受“九二共識”與對岸進行談判時,蔡英文竟然不惜“犯上”,以“陸委會”名義發表聲明,聲稱并無“九二共識”,嚇得陳水扁連忙收回自己的講話。
爾虞我詐的花招還會有嗎?
最近一段時間,《環球時報》記者走訪了臺北、桃園、南投、花蓮和高雄等地,由于距離“大選”的日子越來越近,街上的選戰氣氛也愈加濃烈。各城市主要街道插滿選舉人的旗幟,上面有候選人的照片、號碼和競選口號,無一例外都是“懇請選民投上一票”。在大型建筑的外墻上也充斥著候選人的大幅照片,有的是單人照,有的是拉著“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合照,藍綠橘候選人的競選旗幟交織在一起,顏色五花八門,但照片上的笑臉倒是一致。各位候選人也在選舉倒計時期間開始沖刺,紛紛舉辦大型造勢活動進行催票。記者觀察到,選民也同樣為選舉焦慮,總怕自己支持的人選出現意外情況。臺灣《自由時報》的評論說,大選進入最后階段,各陣營無不全力沖刺,爾虞我詐的招數也層出不窮。
實際上,最后關頭出現花招,令選情大變的情況似乎成了臺灣選舉的慣例。比如1997年民進黨的蘇貞昌就靠罹患癌癥的盧修一“驚天一跪”逆轉敗局,當選臺北縣長,成為民進黨的政治明星。1998年謝長廷與吳敦義競逐高雄市長,謝長廷也是在選舉的最后關頭靠一卷不知真假的“吳敦義緋聞錄音帶”獲勝。2004年的陳水扁遇刺的“兩顆子彈”那更是舉世聞名,真相到現在都揪扯不清,藍營都認為這是民進黨選舉花招的“巔峰之作”?!?/p>
環球時報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