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徐海客
最后5分24秒的“垃圾時間”出場,沒有一次投籃出手,技術統計欄上僅有一個籃板和一次犯規,幾乎被美國媒體遺忘——北京時間11日,小牛客場100比86擊敗活塞,被中國球迷期待的易建聯NBA首秀,以尷尬的結局收尾。
這場比賽之前,易建聯被小牛從下屬的NBDL球隊中召回,這也是此前小牛的初衷,希望傷勢剛剛痊愈的易建聯先在發展聯盟鍛煉兩場,然后再正式加入球隊陣營。但顯然,小牛目前沒有絲毫重用阿聯的意思,他在比賽中遲遲沒有上場,無法進入常規的輪轉陣容。一直到最后不到6分鐘,小牛大比分領先、勝局已定時,才讓易建聯尋找了一下場上感覺。
回顧阿聯過去在NBA賽季不同球隊的首秀,可以說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他2007年初登NBA,代表雄鹿首發出場,拿到9分3個籃板,這一表現對于新人來說已屬不易。接下來一個賽季,易建聯來到籃網,打的第一場比賽同樣是首發出場,砍下球隊第二高的17分,表現出彩。2010年被轉會到奇才,這一次易建聯被貶到替補出戰,表現不足,只有6分5個籃板。現在來到衛冕冠軍小牛隊,易建聯的“處子秀”干脆創下最尷尬紀錄。
中國球迷依然關注易建聯的表現,可是在大洋彼岸,NBA媒體卻很少關注這樣一位邊緣球員的發揮。美聯社在昨天的戰報中沒提及易建聯的首秀,只是在附注中簡單注明阿聯的數據。達拉斯當地媒體對此也缺乏興趣,只有一位跟隊記者在博客中三言兩語寫了易建聯的表現。小牛前鋒奧多姆曾經提及易建聯的發展模板是小牛當家球星諾維茨基,但這更多是客套話。諾維茨基盡管在前幾場發揮不好,但在阿聯首秀的這場比賽中,再次展現精準射術,10投9中,輕松拿到18分7個籃板。▲
環球時報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