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北區彭浦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始建于1959年,地處上海市中心城區的北端。中心在崗職工169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占54.3%,其中全科醫師47人。轄區面積3.3 km2,常住人口15.6萬,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5.3%,人口密集、老齡化程度高,居民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需求極大。2011年中心門診65.8萬人次,公共衛生服務26萬余人次。
彭浦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首批上海市“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社區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類別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社區基地”、WHO上海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合作中心暨健康促進醫院實驗基地;2002年被WHO癌癥研究合作中心確定為“社區腫瘤防治研究基地”、2005年成為上海市首家“癌癥姑息治療與康復社區支援中心”;2011年創建成為“上海市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秉承著“科技創新,永續發展”的理念,始終走在社區衛生服務改革的最前沿,先后榮獲中國醫院協會“信息化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十佳醫院”、“上海市職工最滿意事業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四連冠等榮譽稱號。
作為區域衛生信息建設的試點,中心于2000年開始探索衛生信息化建設,2004年在全國率先建立起集預防保健和臨床服務信息于一體的健康信息系統。從“健康檔案與臨床信息的一體化”到區域衛生信息整合共享,再到跨區域共享與協同服務,歷時十年,三個階段的建設,信息化應用已經覆蓋了基本醫療、公共衛生、中心管理的各個層面。信息化建設不僅受到衛生部、上海市等各級領導和專家的肯定,同時也得到了同行的認可。
綜合助醫系統建設方便了居民。通過門診大廳的“診室狀態顯示系統”,居民在第一時間了解了每個科室的就診預計等候時間,每個全科醫生就診患者排隊數量,便于選擇錯峰就診,避免了長時間的等待。同時,整個診療服務過程中只需要一次付費,優化了服務流程,減少了排隊次數;“自助服務系統”提供了自助掛號、檢查/檢驗報告打印、健康檔案查詢、中醫體質辨析、藥品/診療服務價格查詢等服務;全科診室、中醫診療、輸液治療、口腔保健、兒童保健、免疫接種等服務區域設置合理,并分別設有排隊叫號系統,確保了服務秩序;通過網站、診室、自助服務一體機,居民可以方便預約基本醫療服務。
信息共享促進了公共衛生均等化。基于區域平臺的居民醫療衛生信息整合便于全科醫生在診療服務過程中實施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傳報,掌握服務人群中的區域慢性病患病情況,并及時進行建冊和隨訪管理,改變了以往需要挨家挨戶上門服務的困境,慢性病的管理質量和管理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促進了均等化目標的實現。同時,在各個服務環節,借助“健康檔案瀏覽器”可以及時了解兒童保健、婦女保健、疾病防治、疾病管理、診療服務等健康相關衛生服務事件的信息。

住院部實行了信息化移動查房
網上專家預約、病區移動查房、遠程心電會診、門診病史實時打印、短信提醒服務、居家健康指標監測、決策分析支持,信息化服務手段不僅方便了居民、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理效能,也是中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2011年,“醫聯工程—醫療信息共享與協同服務平臺工程研發與應用”獲得了“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居民健康檔案與臨床信息一體化應用研究”獲得了中國醫院協會“醫院科技創新三等獎”,并被中國醫院協會醫院信息統計分會授予了“信息化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十佳醫院”的榮譽稱號。
立足全人群健康服務管理的目標,中心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醫改精神,積極探索使家庭醫生逐步成為居民健康 “守門人”的新型衛生服務模式。打破地域居住概念,將居住、學習、工作在彭浦社區的人群以居委會、學校、樓宇為單位,全面配備家庭醫生,基本實現“一居一醫、一校一醫、一樓一醫”的家庭醫生制服務模式。根據門診診療、公共衛生、家庭病床服務的特點,整合衛生人力資源,將轄區劃分為3個責任片區,成立3個“健康服務責任制團隊”,實現健康服務網格化管理。目前,已經與轄區內的16個居委會、32所中小學校、幼托機構和一家大型園區企業簽約,為62 444名簽約對象提供家庭醫生制服務。
同時,中心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簽約對象開展居家健康指標監測和遠程健康監護管理。
中心注冊中醫執業醫師17人,其中中級職稱10人,副主任醫師2人。2007年成為首批“上海市中醫藥服務社區示范點建設單位”。2007年被授予“中醫藥大學社區教學基地”,2011年成功創建為“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擁有近300平方米的獨立中醫藥綜合服務區,9個中醫診室,設有獨立的候診區、排隊叫號系統。開設耳穴敷貼治療失眠、中藥敷貼治療哮喘、穴位注射治療COPD、針灸食療治療高脂血癥、龍氏推拿治療腰突癥、中藥熏洗治療糖尿病足中醫專病門診。在社區衛生站設有中醫“治未病”工作室,服務面積達150平方米。除了日常的中醫診療服務外,中心不斷完善中醫藥服務功能,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開展中醫藥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相關工作。
2011年6月,中心與上海市中醫醫院實現了信息互聯互通,在醫生工作站直接為社區居民提供上海市中醫醫院專家預約掛號服務,解決了區域居民“看中醫專家難”的問題。
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未來的彭浦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堅持“科技創新、永續發展、仁術合一、關愛生命”的服務宗旨,發揮衛生信息化管理的優勢,探索家庭醫生制服務模式,拓展社區中醫藥服務內涵,使社區居民共享衛生改革成果和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