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趙漢臣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陳玲
1月10日,蘇聯傳奇特工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因患癌癥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8歲。看過電影《德黑蘭1943》的人都記得這個情節,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三巨頭”在德黑蘭會晤期間,德國特工曾策劃一場暗殺計劃,但被以安德列為首的蘇聯情報人員挫敗。這個安德列就是以格沃爾克為原型塑造的。
據俄羅斯《晨報》11日報道,格沃爾克于1924年出生在頓河河畔的羅斯托夫。6歲時,父親在蘇聯情報部門的幫助下獲得伊朗國籍,并被蘇聯情報部門派往伊朗執行任務,隨后舉家遷往伊朗。在父親的影響下,少年格沃爾克就開始了特工生涯,16歲時他就與7名同伴組成一個“少年隊”活動小組,2年內揭露出400多名在伊朗的德國間諜。
1942年,英國在伊朗設立了一家間諜學校,以向蘇聯滲透間諜。蘇聯情報機構讓格沃爾克秘密進入這所學校學習。根據他提供的情報,蘇聯間諜機構最后成功破獲了該校派往蘇聯境內的所有間諜。
他最出色的一次行動是1943年秋天,19歲的他帶領同事成功阻止了德國間諜對參加德黑蘭會議的“三巨頭”暗殺行動。蘇美英三國首腦定于當年年底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希特勒派出特工準備刺殺“三巨頭”,并制訂代號為“遠跳行動”的暗殺計劃。但他們派出的間諜在進入德黑蘭后,被格沃爾克領導的特工小組抓獲,導致暗殺行動失敗。美國《華爾街日報》11日稱,1943年德國暗殺“三巨頭”的計劃從未被完整公開過細節,一些歷史學家甚至懷疑這場行動是否存在。但蘇聯和俄羅斯堅稱行動真實存在。
1946年,格沃爾克在伊朗與妻子戈阿爾結婚。1951年,他奉命回國到埃里溫大學學習,畢業后再次被派往國外。俄歷史學家亞歷山大·科爾巴基季表示,在隨后的數十年里,格沃爾克曾在很多國家從事過間諜活動。特別是在冷戰時期,他與妻子一起獲取了北約大量的政治、軍事、經濟與科技等各方面的情報,有的情報密級極高,也許200年或300年以后才會解密。
1984年5月28日,格沃爾克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是和平年代首個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的情報人員。1986年秋,他與妻子結束了最后一次在國外的工作,回到莫斯科,為蘇聯情報部門培訓新一代特工。直到他80歲生日時,俄對外情報局才公開他的間諜身份。他的經歷已成為世界所有特工組織研究的案例。
格沃爾克去世后,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唁電中稱,格沃爾克“是傳奇的偵察員、真正的愛國者,是一位卓越而非凡的人物。他的去世對于他的親友和所有知道這位杰出人士的人來說,都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環球時報201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