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美國、伊朗、法國、德國、埃及、英國、俄羅斯記者聯合報道 ●汪析 柳玉鵬
離爆發一場新的海灣戰爭看上去只需要一點火星了。11日,美國第二艘航母“卡爾·文森”號抵達阿拉伯海,第三艘航母“林肯”號據稱也在前往途中。就在當天早些時候,伊朗一名核科學家被汽車炸彈炸死,“山雨欲來風滿樓”成了全世界對海灣地區的強烈感受。伊朗科學家這次遭暗殺,已經是兩年來的第五位,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這明顯是在利用“肉體消滅科學家”的方式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被重點懷疑的以色列軍方稱,不會為伊朗科學家之死“掉一滴眼淚”,美國從五角大樓到白宮也都撇得干干凈凈。但幾乎世界所有媒體都認為,美國和以色列與暗殺脫不了干系。12日,伊朗媒體紛紛呼吁“以牙還牙”,“暗殺以色列官員和將領”。一些國際媒體分析說,美國和以色列可能正在挑逗伊朗,逼伊朗打響第一槍,這樣他們就有了充分的理由開戰。
火藥桶在等著火星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12日,伊朗媒體籠罩在激憤情緒中。伊朗報紙《Resalat》在頭版呼吁,“結束敵人暗殺伊朗科學家這種做法的唯一途徑就是展開報復”。伊朗《世界報》發表社論認為,“在過去32年中,伊朗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暗殺以色列官員和軍官是可以做到的。”與伊朗政府關系密切的Raja News網站說,伊朗的報復將超出伊朗國界和中東地區。英國廣播公司稱,最新襲擊可能是壓斷駱駝脊梁的那根稻草,促使伊朗強大的情報機構和革命衛隊將在海外實施襲擊。如果想對美國報復,他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有足夠的特工讓那里的美國人日子難過。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網站刊文評論稱,隨著伊朗又一名核科學家遭暗殺,美國對伊朗的秘密戰爭升級。一些分析家說,伊朗現在被逼到墻角,要么退縮,要么報復。“伊朗與西方的關系就像一大鍋正在加熱的水,任何一點升溫都可能沸騰,引發全面戰爭。”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2日如此評論道。評論稱,一些人認為目前美伊間仍只是一場口水戰,雙方都不愿引發全面沖突。但其實不然,數千美軍已在以色列部署,一名美國公民在伊朗已被判處死刑。回首歷史,對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的刺殺引發一戰,今天,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或者處死美國公民都可能成為戰爭的扳機。報道說,現在,一顆子彈飛出,火藥桶就將爆炸,“問題在于:由什么事件來擦出這一致命的火花?”
伊朗核科學家被炸死幾個小時之后,五角大樓公布消息稱,海軍第二艘航母“卡爾·文森”號抵達海灣地區,以減輕“斯滕尼斯”號航母的壓力。法新社說,“卡爾·文森”號的支持力量包括一艘巡洋艦、驅逐艦以及艦上近80架戰斗機和直升機。另外,美軍第三艘航母“林肯”號也正從印度洋趕往與“卡爾·文森”號會合。盡管五角大樓聲稱新動向與伊朗局勢緊張升級無關,但幾乎沒有人相信這種說法。BBC報道說,英國皇家海軍最大、最先進的“勇敢”號驅逐艦11日駛離樸次茅斯港前往海灣執行為期7個月的任務,英國海軍一名不愿意公開姓名的官員說,如果需要,英方將向海灣派遣更多戰艦。德國n-tv電視臺說,海灣的恐懼越來越高,一場新的戰爭即將來臨。
打伊朗的號角在西方和以色列已經吹了多年,為什么還不打?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給出的答案是:攻打一個沒有挑釁的伊朗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沒有什么人愿意面對那樣的風險。
俄羅斯regnum網站12日以“美國挑逗伊朗發起世界戰爭”為題引述專家的話稱,美國和西方其他國家在海灣采取一系列行動,挑逗伊朗,讓其上當,以便對伊發動軍事行動。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在安理會反對美國制裁伊朗的中俄也可能改變立場。這樣美國就可以把開戰的所有責任都推到伊朗身上,而美國也希望通過這場戰爭來擺脫目前的經濟困境。《今日埃及人報》說,伊朗搞軍演、投入使用新的核設施,拒不妥協,已經激發了美國本就“好斗”的習性,如果伊朗打響第一槍,美國就有了動手的理由。
伊朗昨天的反應大都限于言語上,其最受關注的一個行動是要求安理會譴責刺殺該國科學家的恐怖行為。英國《每日電訊報》說,科學家之死加劇了本就緊繃的緊張情勢,但“目中無人的”內賈德抵達哈瓦那后仍幾次打出勝利的手勢。
以色列新聞網12日解析“伊朗的沉默”時說,面對這樣的傷痛,一向不吝發表威脅言論的伊朗為何沒有展開報復?伊朗革命衛隊也擁有特種部隊“圣城旅”,它的目的就是對海外敵人展開恐怖行動和暗殺。如果伊朗不打算直接針對西方或者以色列的利益,也可以通過真主黨、伊斯蘭圣戰組織等來做這件事。原因顯然是德黑蘭擔心西方報復,任何針對以色列或西方目標的行動,不管是否直接通過“圣城旅”還是由真主黨執行,都會升級西方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或者西方聯盟將會有一個“極好的借口”來打擊和摧毀伊朗的核設施與導彈所在地。
美以提升對伊秘密戰
“誰暗殺了伊朗核科學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直接,但在很多人看來“非常多余”,因為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己知道答案:以色列和美國。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的文章說,科學家被暗殺后,伊朗國家媒體和議員迅速譴責“摩薩德”和西方代理恐怖組織,事實可能確實如此,但最終的主謀者一定是華盛頓。若無來自華盛頓的同意,沒有哪個組織敢實施如此高調的暗殺行動。文章說,過去兩年,在美國領導的秘密行動中,數十名伊朗科學家、工程師和學者要么被綁架,要么被暗殺。
去年11月,德黑蘭附近一處軍事設施發生大爆炸,包括高級導彈技術人員17人被炸死。有人懷疑爆炸物是從美國中情局無人機上發射的。兩周后伊朗又一處核設施爆炸。
暗殺、爆炸、網絡攻擊、叛變,在《紐約時報》看來,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只是一個最新的例子,表明美國針對伊朗的秘密戰升溫,“就像奧巴馬政府將空襲作為對付‘基地的核心手段那樣,多層面的秘密行動看上去已經取代戰爭成為對付伊朗的手段”。美國《投資者商業日報》稱,這是一種“相當熱的冷戰”,隨著這些行動的疊加,美國及其盟友很可能成功推翻伊朗政權,而無需發起一場熱戰。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利用蠕蟲病毒而不是派出兵員,在關鍵軍事設施安放神秘炸彈而不是空襲,這是一些人所說的“21世紀戰爭”的典型。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尤阿烏在FACEBOOK上寫道,“不知道誰在報復伊朗核科學家,但我絕不會掉一滴眼淚。”在美國,白宮、五角大樓和國務卿希拉里都撇得干干凈凈,還表示譴責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活動。
美國右翼宗教極端分子、前參議員山托蘭稱,伊朗科學家死亡“是一件極好的事情”,“我們應直率地釋放一個非常清晰的信息,如果你是一名來自俄羅斯、朝鮮或伊朗的科學家,你打算為伊朗發展核彈而工作,那么你是不安全的。”美國《波士頓先驅報》以“無法無天vs無法無天”來評論伊朗核科學家遇刺。該報寫道:“幾天前,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和他的密友伊朗總統內賈德在加拉加斯還為可能造出一枚核彈哈哈大笑,幾天后,一名可能有助于完成制造核彈的科學家就在德黑蘭街頭遇刺。”文章稱,“如果我們沒有為伊朗科學家流下淚水,請原諒我們,是那些無法無天的國家引發了外界無法無天的反應。”
美國雪域大學國家安全法專家班克斯稱,對美國而言,即使是向以色列提供具體情報幫助刺殺伊朗科學家,也是違反美國禁止暗殺的行政命令的,就國際法而言,教唆犯與扣動扳機者同罪,我們將處于一個危險的道德境地,整個世界都在看,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伊朗問題專家施克說,“轉過頭來問問美國,如果美國的收入被削減、科學家被殺害并遭到網絡攻擊,美國會是什么感覺?我們會屈服,還是會反擊?”
打伊朗前先“咨詢咨詢歷史”?
“只有瞎子才看不出美國政府正準備攻擊伊朗。”伊朗新聞網站Hamsayeh12日得出這樣的結論。報道說,根據加拿大學者喬蘇多夫斯基的說法,美國自2003年就開始積極準備了。華盛頓在阿曼和阿聯酋部署導彈瞄準伊朗,增強沙特戰機力量,最近華盛頓還在以色列部署9000美軍參加軍演。《華盛頓郵報》的民調顯示,50%的美國民眾支持發動戰爭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報道稱,美國對伊朗備戰有三個原因,一是出于新保守主義的意識形態,即為了獲得世界霸權;二是以色列想去除所有真主黨以及巴勒斯坦人享有的支持;三是通過控制能源延遲中國的崛起。
法新社12日說,美國共和黨人宣稱強硬對付伊朗,打算在2012年大選中以此刺穿奧巴馬的“國家安全裝甲”。他們鄙視奧巴馬對德黑蘭的軟弱,要求伊朗政權更迭,提議對伊朗核計劃發動軍事攻擊。報道稱,伊朗人質危機對1980年選舉以及伊拉克戰爭對2004年選舉產生的影響表明,外交政策會對選民產生重要影響,如果伊朗與美國在霍爾木茲海峽的緊張演變成“十月驚奇式的沖突”,選民們將團結在三軍領導人奧巴馬的周圍——如果他表現出強有力的領導力的話。
倫敦大學中東政治問題學者皮耶斯認為,西方如今是對伊朗實施激將法,如果伊朗率先翻臉,西方就有了應對的正當理由。如果這個目的達到,那無疑將給奧巴馬在大選前狠狠加分,無論是政界還是商界,他都會贏得更多支持票,換來連任機會。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建議,與伊朗開戰前應“咨詢咨詢歷史”,因為戰爭經常得不到預想的結果。報道說,軍事誤判的例子舉不勝舉,希特勒異常確定能攻下列寧格勒,他甚至提前印制了在那里舉行勝利宴會的請帖,結果,他沒能如愿以償。▲
環球時報201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