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帆 張 宏 胡德云
(1.臨安市氣象局,浙江 臨安311300;2.杭州市氣象局,浙江杭州310051)
為提高雷電災害預警和防雷減災服務能力,臨安局結合“平安浙江”、“平安臨安”考核要求,把建立防雷重點單位信息平臺并開展服務列入2011年重點工作之一,確定專人負責,于2011年3月開展服務工作。該系統是以短信發送的形式通報臨安轄區內各防雷重點單位雷電信息的預警服務,其主要目的是為防雷重點單位采取應急避雷措施贏得寶貴的時間,對防止人員傷亡和減少經濟損失做出了一定貢獻。該服務系統以杭州市氣象局網絡裝備中心技術為支撐,利用已建大氣電場監測、閃電定位儀、多普勒天氣雷達等探測設施提供的資料,通過對雷電強弱分布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形成網格化預警信息,針對不同單位所處雷電影響區域自動發布黃、橙、紅色雷電實時監測預警信號,并依照雷電動態分布狀況,提供實況監測預警短信服務。
臨安局從2011年3月份開展雷電短信預警服務至今短信覆蓋面已至臨安市各個行業的154家防雷重點單位,以單位的法人代表、安全員為服務對象,共發預警短信919條。為了解雷電短信預警服務的實施效果,更好開展下一步工作,臨安局設計了雷電短信預警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在各防雷重點單位中進行了調查工作。
臨安局于10月上旬制定工作計劃,設計準備調查表;10月中旬分散發放調查表并陸續收回,截止11月底,共回收89份,有效問卷87份。12月初對有效問卷進行了匯總、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以直接上門、防雷QQ業務交流群共享文檔以及電話傳真的方式進行分發回攏,收到79家重點單位的短信接收人即該單位的法人代表或者安全員共87份問卷。
該次調查問卷從12個問題來了解各重點單位期望臨安局達到的水平。短信預警服務的接收情況、準確率,服務總體的評價;各重點單位對短信預警服務用語、雷電災害信號含義、預警信息起到的作用、能夠減少的損失等情況;及各單位的評價、建議和意見。
本次調查對象主要針對信息平臺中的防雷重點單位,參加調查單位共79家,占總數的一半以上,包含了42家單位企業及37所學校的法人代表、安全負責員。
1.5.1 被調查人員對短信預警服務的關注程度
有87%的各重點單位被調查人員對短信預警服務表示非常關注和比較關注(見表1)。說明短信預警服務與各重點單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等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表1 被調查人員對短信預警服務的關注程度
1.5.2 各重點單位被調查人員對短信預警服務準確性評價和總體評價
對短信預警服務總體認為“滿意”及“較滿意”的占總人次的83%(見表2),說明我們短信預警服務得到了大多數重點單位的認可。對于準確性認為“準確”的占總人次的39%,說明我們短信預警服務的準確度有待提高,短信預警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與各重點單位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服務質量有待提高,提高短信預警服務的準確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

表2 各重點單位被調查人員對短信預警服務準確性評價和總體評價
1.5.3 對雷電災害預警信號(黃色、橙色、紅色)具體含義的了解
災害預警信號是判斷該次災害天氣嚴重程度的最直觀、有效的判別方式。中國氣象局于2007年6月11日發布了《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意在統一管理,規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加強宣傳,做好災害天氣的應急、預防。在被調查人員中有67%的人表示“比較了解”和“一般了解”(見表3),因此在這方面,還需加強宣傳,其中“不太了解”的均為學校安全管理員,可看出我們后期的著重宣傳工作應集中在學校實行,加強學校管理工作者的防雷意識,使更多的人了解災害預警信號的含義。

表3 對雷電災害預警信號(黃色、橙色、紅色)具體含義的了解
1.5.4 被調查人員對短信預警服務的接收時間的滿意度
有14%的各重點單位被調查人員不滿意短信的接收時間(見表4),不滿意人員提出要第一時間、至少提前3~6 h預警,或者在上午8時、10時這兩個時間段進行預警等。說明我們的短信發送時間上還有待改進,要盡量做到能讓各單位都在有效時間內接收到短信,并有足夠時間采取相應的雷電防護措施。

表4 被調查人員對短信預警服務的接收時間的滿意度
1.5.5 被調查人員對短信預警服務能否起到作用和減少損失
有94%的被調查人員都認為短信預警服務是能起到作用的(見表5),這是對臨安局推出雷電短信預警服務工作的一種認可。據調查表中顯示,有了雷電短信預警服務后,能減少各重點單位直接、間接損失最少的有1000元,最多可達10萬元。這說明我們的預警工作已經起到了積極作用,并且推動了我們的工作積極性、不斷創新、更好的為廣大人民服務的動力。

表5 被調查人員對短信預警服務能否起到作用和減少損失
1.5.6 被調查人員對預警服務的用語
有15%的各重點單位被調查人員對短信預警服務的用語表示“有待改進”、“較模糊”(見表6)。要減少預警服務的專業性和術語化,提高預警服務的通俗性、實用性。

表6 被調查人員對預警服務的用語
1.5.7 短信預警服務應優先改進的方面
有84%的被調查人員認為短信預警服務需要“加強多樣性”和“增強時效性”,16%的公眾認為需提高預警服務的準確率(見表7)。

表7 短信預警服務應優先改進的方面
通過此次調查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工作得到各防雷重點單位的肯定,對以后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同時也認識到有眾多不足的方面仍需改進。
調查表明,接近16%的被調查人員認為短信預警服務準確率水平有待提高。
提高預警服務準確率是氣象部門永恒的話題,是提供服務的基礎。沒有百分之百的準確,只有百分之百的努力。我們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服務的敏銳性。進一步加強分析、細心工作、提前介入,鞏固做好災害性天氣的預測預警服務的基礎。
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越高,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就越大,被調查人員認為目前短信預警服務距深層次、時效性、多樣化的社會需求相比,始終存在差距。
現階段,各重點單位被調查人員獲取預警服務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手機短信,由于種種原因,有不少的重點單位被調查人員,特別是偏遠區域認為獲取災害預警信息的渠道不順暢,所以我們需要加強信息的發布,積極拓寬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渠道,擴大預警信息服務的覆蓋面。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氣象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近67%的人處于“比較了解”和“一般了解”,其中杭州臨安加順管道燃氣開發有限公司在留給我們的工作建議中特別指出要及時開展雷電知識培訓及預防知識普及;近5%的處于“不太了解”的狀況,根據統計全為學校安全管理員,可看出我們后期的著重宣傳工作應集中在學校實行,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普及氣象科普知識,使氣象服務更加貼近群眾的需求,努力營造民生氣象氛圍。
調查表明,有14%的被調查人員不滿意短信的接收時間,原因是希望在第一時間、至少提前3~6 h預警,或者在上午8時、10時這兩個時間段進行預警等。被調查人員提到有時空中已經打雷才收到預警短信,這樣預警信息就起不到預警作用。針對這個情況,臨安局向杭州市局網絡裝備中心進行了反映,經過調查主要是因為雷雨對流云團發展、變化很快,而天氣雷達掃描一周需要6 min,資料傳輸和處理工作還會造成時間差,預警等級計算每3 min進行一次還會造成時間差,再加上計算方法有待改進,偶爾會發生預警短信在打雷時才收到現象。畢竟這項工作2011年才開始,還處于嘗試階段。在2012年,我們計劃將雷電天氣預警和雷電監測預警相結合來開展短信服務,做到能讓各防雷重點單位在有效時間內接收預警短信,并有足夠時間采取相應的雷電防護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微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雷電災害頻繁發生,做好雷電災害防御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是防災減災工作的關鍵環節,是防御和減輕災害損失的重要基礎。通過我們對雷電短信預警服務工作的探索,進一步提高了轄區內各防雷重點單位的雷電災害防御意識,為提升氣象社會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