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9時40分,國家核安全局華東監督站在現場對寧德核電站1號機組裝料進行現場操作控制點放行,這標志著寧德核電站1號機組開始首次裝料。
(摘編自國家原子能機構2012年10月16日報道)
10月8日,世界首臺AP1000三代125萬千瓦級核電汽輪機的最后一套低壓內缸,在秦皇島重裝基地順利裝船啟運發往三門核電站,這標志著三門核電站1號汽輪機主設備全部制造完成。
(摘編自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12年10月9日報道)
近日,我國自主研制的核電690U形管,在防城港核電站1號蒸汽發生器上成功實現穿管,這是核電690U形管國產化以來在我國核電機組上的首次應用,從而使我國擺脫了核電U形管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狀況。
調查問卷列舉了ESP課程可能出現的諸多問題,選擇較多的問題有四種:93.6%的學生認為“課時不足會影響ESP課程的效果”;85.7%的學生認為“課堂外缺乏使用英語的環境會削弱ESP教學效果”;69.5%的學生擔心“ESP師資問題”;59.4%的學生擔心教師的教學方法,認為“ESP教學將變成專業術語的學習課程”。
(摘編自中國能源報2012年10月11日報道)
國務院近期批復了《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并于10月16日發布,《規劃》中新增內容包括“斷然處置”、“嚴重事故的預防與緩解”等應急措施。
(摘編自核電之窗2012年10月17日報道)
11月12日,十八大代表、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孫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首個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目前已經確定位置,準備在2014年開工。
10月31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中國實驗快堆的建成,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摘編自中國核工業報2012年10月18日報道)
2.4 九種病原體陽性率季節分布 所有病原體在春季高發,不同季度9種病原體總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春季陽性率最高,春、夏季各自與秋、冬季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MP春季陽性率最高,秋季陽性率最低,春季與秋季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P、RSV和ADV均為秋季陽性率最高,春季最低,兩季度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PIVS在春季陽性率最高,秋季最低,春季與其他三季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IFB在夏季陽性率最高,冬季陽性率最低,夏季陽性率與其他三個季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摘編自國際金融報2012年10月29日報道)
在實際選擇過程中,很多不相關QoS屬性參數作為本體樹中的節點存在有限語義距離,導致兩者之間語義相似度不為0。如“吞吐率”和“價格”在語義概念上來看是沒有任何比較意義的,但是在本體樹中,若二者存在語義距離,這導致語義相似度不為0,因此設計一個QoS屬性參數之間的相容性參數u來描述兩個語義概念是否有比較的必要性。u的取值取決于dis(ci,cj)是否大于由QoS本體的設計者根據實際經驗給出的語義距離的臨界值L,當兩個QoS屬性參數之間的語義距離大于L時,u=0;否則,u=1。 因此,語義綜合相似度函數SSem(ci,cj)為相容性參數u和語義相似度S(ci,cj)相乘的積,如公式(2)所示。
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會議強調,要“穩妥恢復”核電站的正常建設,提高準入門檻。
(摘編自中國新聞網2012年11月11日報道)
11月4日,國土資源部透露,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國內目前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已經躋身世界級大礦行列。
(摘編自每日經濟新聞2012年11月6日報道)
受國家能源局委托,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核級氣動執行機構工程樣機鑒定會”在江蘇省揚州市召開。經過專家評審,核級氣動執行機構工程樣機順利通過鑒定。
我國會計法律法規對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和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關于會計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要求是每一名會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必須遵守的規范。通過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確保會計隊伍全面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規,以及對會計人員工作行為的要求。在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也是國家法律法規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加強會計隊伍有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開展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會計人員的政治素養、業務能力、職業道德水平,使其及時更新專業知識,補充和拓展專業素質。
(摘編自中國廣播網2012年11月14日報道)
11月15日,中歐和平利用核能研發合作指導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歐盟科研創新總司副總司長指出,中歐在超臨界水冷堆燃料合格測試、核電站非金屬器件老化以后如何處理等核能領域已經積極開展合作。
(摘編自科技日報2012年11月20日報道)
11月22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核電站地震安全”在廣州舉行。國內外近百名從事核電站和防震減災工程研究的專家齊聚廣州,探討如何構建地震(海嘯)中安全的核電站。
(摘編自中國科學報2012年11月24日報道)
國家環保部11月23日公布,擬對田灣核電站3、4號機組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選址階段)作出批復決定,并將3、4號機組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
(摘編自上海證券報2012年11月24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