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城區人大常委會 萊城區農業局
萊城區農村科技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科技部門的指導幫助下,依靠科技創新,不斷壯大特色產業、培育新興產業,有力的促進了農業科技水平,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同步發展,全區的現代農業發展走在了全省前列。
以科技創新為重點,通過掛靠聯合、產學研合作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和支撐力。2009年以來,萊城區先后設立了中國園藝學會姜蒜蔥分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生姜協會;2010年,萬興公司發起成立了山東省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了蔥姜蒜院士工作站和桃院士工作站。2011年3月份,舉辦了萊蕪姜產業科技合作對接會,聯系了國內13家知名院校、科研單位的20多名專家教授參加此次活動,牽頭科研院校與萊城區農業龍頭企業建立合作研發關系,簽訂技術研發協議,就生姜、大蒜、白花丹參等農產品的種植與精深加工方面建立技術合作,提高了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中的科技貢獻率,推進了以萊蕪姜為主的農業技術創新及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目前,盛德泰食品公司與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合作研發的姜飲料、姜休閑食品等十余種生姜精深加工產品,其中7個產品系列和工藝填補了國內空白。
自2010年,萊城區爭取到省農業廳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示范縣項目,通過兩年的實施,在全區確定了100名技術指導員和1000個技術示范戶,建立10個試驗示范基地,其中生姜示范基地3個,大蒜示范基地1個,玉米示范基地6個。在各示范基地安排了生姜、大蒜、玉米等作物的沖施肥試驗、微肥對比示范、配方肥對比試驗、氮素梯度試驗、玉米密度試驗、玉米示范展示、玉米播期與粗縮病相關性試驗等試驗示范二十多項。通過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技術培訓,讓農民掌握了先進實用技術,提高了農業增長中的科技貢獻率。
依托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陽光工程培訓、科技致富帶頭人培訓“四大工程”,按照“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的總體思路,充分利用開班授課、科技下鄉,田間指導,發放技術明白紙、技術資料等形式,對全區農民進行了廣泛的普及性培訓。僅2011年一年就指導和培訓1萬余人,發放各種明白紙3萬余份,掌握先進技術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截至目前,全區有2人獲省級鄉村之星榮譽,12人獲市級鄉村之星榮譽。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重點突出了農業科技創新這一主題,萊城區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依托科研單位、高校和農業龍頭企業,加強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產學研結合。重點抓好萬興院士工作站平臺建設和盛德泰食品公司與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合作研發的姜飲料、姜休閑食品等系列產品研發,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要加強生姜種質資源開發,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產、優質新品種;二是強化科技推廣服務。健全全區農技推廣體系,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農村創業行動,扎實開展科技下鄉工作,加快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三是培養農村科技人才。搞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村勞動力陽光工程培訓,著力培養技術型、創業型、實用型人才,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