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抗寧 王 蓉 武艷妮 張春艷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陜西西安 710004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起病急劇、病情兇險,常導致心功能嚴重受損、血流動力學障礙,易合并心源性休克[1]。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機械輔助循環方法之一,通過影響血流動力學從而提高主動脈內舒張壓,增加冠狀動脈供血,降低心臟后負荷,從而改善心功能,提高心源性休克的搶救成功率[2]。在IABP 使用過程中,可能帶來一些輕重不同的并發癥,國外文獻Ferrari M等[3]報道其發生率為20%左右,加強IABP 術后護理是保證療效的主要手段。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19 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行IABP 輔助支持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有關護理報道如下。
選 取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AMI 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行IABP 輔助支持治療的患者19 例,男12 例,女7 例;年齡42 ~70 歲,平均(58.27.8 歲);其中12 例PCI 術中血壓低于80/50 mm Hg,7 例術后使用多巴胺,間羥胺持續靜滴后血壓仍低于90/60 mm Hg,8 例患者心率>1 2 0次/min,2 例患者心率>140 次/min;心功能Ⅲ~Ⅳ級(NYHA 分級);球囊導管平均放置時間為5 d。心肌梗死部位:局限前壁3 例,下壁、正后壁、右心室4 例,廣泛前壁6 例,前間壁4 例,非Q 波心肌梗死2 例;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左主干或3 支血管病變11 例,2 支血管病變7 例,單支血管病變1 例。
IABP 采用美國AUTOCAT 2 反搏儀,球囊導管根據身高、體重選擇34 mL 或40 mL。采用經股動脈途徑將反搏球囊導管置于降主動脈,床旁X 線檢查確認不壓迫鎖骨下動脈,其近端連接反搏主機,反搏通常由心電圖R 波觸發,如心電波形不穩定或心律失常則由壓力觸發。
本組18 例患者應用IABP 3 ~8 d,循環穩定,生命體征平穩后撤機,予進一步治療,好轉出院;1 例因凝血功能障礙,肝素化后18 h 出現股動脈穿刺處出血,經減少肝素用量及對癥處理仍無效,被動撤機后6 h 死亡。
由于AMI 發病急劇、病情危重,患者對疾病知識缺乏、擔心預后,加之IABP 作為一種有創治療帶來的不適,常使患者感到焦慮、恐懼。護士應安慰、開導患者,使其消除思想顧慮。操作輕柔,態度和藹,語言親切,使患者感到溫暖、舒適,取得患者的信任感。
3.2.1 觀察IABP 輔助循環運行情況 (1)心電監測:由于球囊反搏通常由心電R 波觸發,保證心電波形穩定、避免干擾,對于維持IABP 正常運轉至關重要。應固定好心電監測電極片,避免因患者躁動、搬動患者或患者出汗過多,導致電極片脫落,造成IABP 終止啟動;注意觀察心電圖的異常變化和IABP工作是否正常,以確保IABP 的有效觸發。應維持患者心率于80 ~100 次/min,如出現心動過速,應及時查找原因并處理[4]。本組有2 例患者心率>140 次/min,將反搏比率調至1︰2 后心率逐漸降至正常范圍;(2)壓力監測:監測動脈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壓、反搏壓及波形,反搏壓通常比患者收縮壓高20 ~30 mm Hg。當反搏壓低于患者收縮壓時,應及時報告并查明原因,盡快調整至有效范圍內。
3.2.2 氣囊導管的觀察與護理 加強巡視,防止氣囊導管移位、脫落、堵塞。術側肢體保持平直,防止導管打折,搬動患者或患者改變體位后應檢查氣囊導管位置并觀察反搏波形。對于煩躁不配合患者需約束術肢。
3.2.3 動脈壓力沖洗裝置的監護 肝素鈉(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H32020612)12 500 U 加入生理鹽水500 mL 中持續加壓沖洗,每小時手動沖洗1 次(時間10 s 左右),同時觀察動脈插管內有無回血。加壓袋的壓力維持在300 mm Hg 左右,使肝素鹽水通過換能器以2 mL/h 的勻速持續沖洗中心腔,保持管腔通暢。每4 小時調零1 次,保證監測壓力的準確性,每4 小時監測活化凝血時間(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根據ACT 參數調節肝素鹽水用量,使ACT 值保持在200 ~250 s,同時觀察患者尿液顏色,并注意有無穿刺部位滲血,牙齦、鼻腔、皮下有無出血及有無柏油樣便等[5]。
3.2.4 檢測氣源 檢測氣源情況,及時更換氣源。
3.3.1 下肢缺血 IABP 的并發癥中,下肢缺血發生率最高[6],主要表現為術側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末梢皮膚溫度降低、顏色蒼白、下肢疼痛、感覺和運動障礙,嚴重者可遺留功能障礙甚至截肢。主要原因與IABP 管口動脈管腔影響下肢供血,以及術后彈力繃帶包裹下肢過緊,抗凝治療不當,停搏時間過長,下肢被動運動欠缺等有關。觀察和預防方法:(1)注意檢查術側下肢的血運,觀察足背動脈搏動、肢端皮膚顏色、溫度、感覺及運動,并與對側比較;(2)觀察彈力繃帶是否過緊,術后24 h拆除;(3)正確應用抗凝治療,定時監測ACT,根據病情,遵醫囑及時調整肝素用量;(4)避免因停搏造成的血管栓塞,及時處理各種報警,避免IABP 非正常工作超過30 min;(5)加強下肢的被動運動,略抬高下肢,術后4~6 h 按摩下肢,促進血液循環。
3.3.2 導管打折 IABP 治療中應將氣囊導管用膠布、繃帶固定,防止導管打折、移位和脫落[7]?;颊邞∑脚P位或床頭略抬高(<30°),術側下肢應保持伸直,避免彎曲,翻身時幅度也不宜過大,下肢與軀體成一直線,并向患者解釋保持下肢伸直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3.3.3 血小板減少和出血 與術后抗凝治療、氣囊的機械刺激以及穿刺引起的血管損傷等因素有關[8]。護士應注意觀察穿刺點局部有無出血和血腫,全身皮膚、黏膜有無瘀點、瘀斑;警惕顱內、消化道及尿路出血,如患者突然出現神志障礙、肢體活動不靈、解柏油樣便、嘔吐咖啡樣物或出現血尿時,應及時向醫生報告;避免反復靜脈穿刺,各種注射后穿刺點按壓時間適當延長;避免在術側反復測量血壓,以免造成血管滲血,甚至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9-10]。
3.3.4 感染 預防感染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應嚴格無菌操作,注意監測體溫,做好穿刺部位的護理,預防切口感染。注意檢查穿刺部位有無紅腫、滲血、滲液情況,及時更換潮濕、污染的敷料,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必要時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3.3.5 壓瘡 IABP 術后需長時間臥床容易導致患者壓瘡形成。應用循環充氣氣墊床,以預防壓瘡。
目前,IABP 已廣泛應用于AMI 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輔助支持治療,在短時間內起到了改善血流動力學的作用,使AMI 死亡率明顯下降[11]。作為一項??萍夹g運用于臨床,正確、及時和優質的護理對于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通過探討IABP 護理工作要點,提高護理技術操作水平,預防或及時發現并發癥并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可促進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復,減少住院時間,降低費用,提高滿意度。
[1] 黃從新,夏豪.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處理原則與經驗[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7,27(2):95.
[2] Bouki KP,Pavlakis G,Papasteriadis E.Manage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 due to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Angiology,2005,56(2):123-130.
[3] Ferrari M,Figulla HR.Circulatory assist device in cardiology[J].Dtsch Med Wochenschr,2005,130(12):652-656.
[4] 嚴飛,霍強,喬峻,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在心臟圍手術期的應用[J].心臟雜志,2009,21(1):110-112.
[5] 房勤,張玉海,谷天祥,等.心臟手術圍術期主動脈內球囊反搏的臨床應用[J].中國循環雜志,2010,4(22):299-301.
[6] 王京菊.主動脈內球囊反搏的護理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57-58.
[7] 胡大一.34 例IABP 輔助治療的護理[J].福建醫藥雜志,2002,24(4):121-122.
[8] 龐潔,付燕,張月.主動脈球囊反搏的臨床應用新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7):43-44.
[9] 林銳,徐名偉,陳揚波,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聯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療效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7):495-496.
[10] 劉伶,林英忠,徐廣馬,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術后心功能低下的療效觀察[J].內科,2010,5(6):571-572.
[11] 柯麗芳,肖德英, 張華.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21 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