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對安德森 “類型學”權力思想的幾點思考

2012-01-23 06:21:04喬瑞金李瑞艷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2年6期
關鍵詞:國家文化

喬瑞金 李瑞艷

針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權力問題,英國新馬克思主義者佩里·安德森基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結合歷史和現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類型學”的權力闡釋模式,嘗試對當代西方資產階級權力結構給出科學的說明和解釋。在他看來,權力不是一種永恒的先驗與超驗的存在,而是一種具體的歷史與現實的存在,因而也是一種可以被超越的存在,從而為我們深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權力結構的本質、作用和功能,提供了一種頗具參考價值的認識論框架和方法論視角。

一、權力以 “類型學”形式存在

自古以來,權力就是西方政治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甚至有不少學者將政治學定義為研究權力的學問。大多數學者認為,權力是某個人或某個組織影響、支配或控制他人或其他組織的能力和力量。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馬基雅維利,一直到當代西方政治哲學家,包括馬克思主義者,最為關注的是統治權問題,即國家權力由誰掌握和被誰支配的問題。[1](P94-95)安德森也不例外,他所著重分析和探討的也是統治權問題。

安德森在1964年發表的 《當代危機的起源》一文中,從唯物史觀的立場出發,提出了一種“具體的類型學” (a concrete typology)的權力闡釋模式。在他看來,關于權力的傳統解釋,往往把權力僅僅看做是經濟基礎的一種外在表現和形式,這就不免帶有某種經濟還原論的色彩。從歷史發展的長期來看,權力最終來自于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和支配,或者說權力最終由經濟所決定;但從歷史發展的短期來看,權力可能或者由經濟主導 (如洪都拉斯),或者由政治主導 (如中國),或者由軍事主導 (如德國納粹時期),或者由文化主導 (如一些西方國家),或者由法律主導 (未來社會)。實際上,權力本身是多中心的,它存在于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層面和要素之中,這些層面和要素之間相互關聯和作用,形成一種整體的權力結構模式。同時,由于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具體歷史構成和社會構成的差異,從而形成了一種權力結構的 “具體的類型學”。他明確指出:“需要的不是對權力最終來自社會所有權模式的這一陳舊觀點的重申,迫切需要的是對當今不同權力形態的一種具體的類型學。”[2](P47)

在這一 “類型學”的闡釋模式之下,安德森詳細分析了英國的權力結構。在他看來,由于其特殊曲折的歷史軌跡和獨居一隅的地理位置,英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 “三角地形學”(triangular topography)的權力結構模式,即異常強大的經濟—相對不重要的軍事或政治—極端重要的文化和意識形態。

安德森從歷史和現實兩個方面對這一權力結構模式做了說明。從歷史來看,軍事或政治的相對不重要性是英國農業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經濟的異常強大是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一種必然產物;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極端重要性源自英國古老的貴族權力模式。從現實來看,英國的議會民主制是這一權力結構模式的具體體現。在歐洲國家中,英國的這一議會民主制是獨一無二的,它擁有一種不成文的憲法,這就使英國社會承擔了無法想象的危險,但它從未經歷這一危險。因為自17世紀以來,英國貴族階級始終維持著一種霸權地位,而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對它的威脅和壓力就被調解及消融于這一制度框架之中。因此,“在英國,民主制就是霸權的贖金”[3](P49)。貴族階級的霸權是今天英國社會和平和政治民主的現實。當然,這一霸權秩序不是完全沒有彈性,它允許在右翼 (保守黨)和左翼 (工黨)之間進行轉換和調節,但也僅限于此,盡管它允許選舉權的擴大,但也僅僅是整合對立階級的一種有效機器。

然而,英國的其他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如威廉斯等,卻對這一民主制給予了一種完全不同的解釋,認為它不僅僅是統治階級自上而下維持霸權的一種有效工具,而且也是被統治階級自下而上反抗霸權的一種積極成就。威廉斯說: “它(工人階級)所產生的文化是一種集體的民主制度,無論是在工會、合作運動還是政治黨派中……如果在背景中加以考慮的話,它可能被看做是一種十分杰出的創造性的成就。”[4](P44)同樣,歷史學家愛德華·湯普森也對這一民主制度給予了肯定,“盡管我們無法忘記帝國主義這一突出陰影,但英國仍是一個相對人性的社會;某些仍遠離社會主義世界的民主價值得到了鞏固;在工資問題和一種更廣泛的要求上,工人的討價權力是巨大的”[5](P284)。

英國新馬克思主義者之所以對議會民主制給予了截然不同的解釋,就在于他們對權力的不同解釋路徑:一個是自下而上的,一個是自上而下的,前者以湯普森為代表,后者以安德森為代表。在此,安德森主要采用了馬克思在 《政治經濟學批判 〈序言〉》中所提出的基礎/上層建筑(base/superstructure)的理論概念和框架,試圖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基本劃分中做出一種歷史唯物主義的說明和解釋。與絕對的經濟決定論的解釋不同,安德森認為,盡管經濟仍在歸根到底的意義上對權力起作用,但這是一種經濟還原論的解釋,它過于簡單和籠統,無法說明當今世界上不同權力類型的存在。

安德森主張一種 “具體的類型學”的闡釋模式,認為歷史與現實構成了權力研究的兩個絕對前提和內在尺度,其中歷史是邏輯前提,社會是邏輯框架。從歷史維度看,權力是具體的和特殊的;從社會維度看,權力是結構的和整體的。由此,世界上的每個地區和國家,由于其具體的歷史構成和社會構成的差異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權力結構類型。安德森在其代表性著作 《從古代到封建主義的過渡》(1974年)和 《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1974年)中,就有關 “封建主義類型學”和 “絕對主義類型學”進行了深入討論,對歐洲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權力類型做了對比詮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安德森計劃創作的有關資本主義國家結構的著作始終未能完成。如果我們對它做一個適當猜想的話,那么他也將對歐洲東西部地區和國家之間的社會權力結構的差異做出一種 “類型學”的對比詮釋。這一 “類型學”的對比詮釋就試圖將歷史學與社會學、歷時性與共時性融為一體。他在評價英國社會學家邁克爾·曼的 《社會權力的來源》一書時指出:“這一系列的誤失既不是文化上的,也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歐洲中心主義的,它們源于一種理論上的謬誤,即認為社會學不可能同時是歷史性的和比較性的。”[6](P101)

二、資本主義權力的核心是 “領導權”

安德森的視野是世界的,但其焦點是西方的,他力圖探討西方資產階級權力結構的獨特性問題。由于他關于資本主義社會權力的類型學的著作未能完成,并沒有一部專門的著作來闡述這一問題,只是在一篇有關葛蘭西 “領導權”理論的評述性文章中,提供了一些可供追尋的線索、痕跡和理念。在這里,有必要對安德森的這一評述加以詳細梳理和說明,以闡明他對西方資產階級權力結構問題的認識。

總體來看,葛蘭西關于文化領導權的理論遺產是安德森思考西方資本主義權力結構及社會主義策略的一個出發點。安德森在 《葛蘭西的自相矛盾》(1976年)一文中,對葛蘭西的領導權理論做了深入分析。在他看來,“領導權”(hegemony)這一術語是葛蘭西對社會主義理論最重要的貢獻之一,葛蘭西首次把這一概念從俄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無產階級對于聯盟階級的最初使用擴展為發達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對于無產階級的統治機制,這是一個全新的和決定性的步驟。葛蘭西經常把 “領導權”看做是 “理智或道德的指導”,并與 “統治” (domination)的概念相對,認為 “一個社會集團的優越性包含兩種形式:‘統治’與 ‘理智和道德的指導’。一個社會集團對傾向于 ‘消滅’或屈服的敵對集團是統治性的,對姻親或聯盟集團是指導性的”[7](P21)。在此,“統治”相應于一種暴力的或強制的階級統治方式,“領導權”相應于一種文化的或同意的階級統治方式。由此,這一領導權的內涵就發生了根本轉變,從工人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聯盟問題轉變為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統治問題,并突出了資產階級對于無產階級的文化優勢。

安德森認為,在葛蘭西的思想中,與 “領導權”概念密切相關的是領導權的位置問題。葛蘭西在 《獄中筆記》的一個核心段落中指出:“目前,我們可以確定兩種主要的上層建筑層面——一個可稱做‘市民社會’,它通常被看做 ‘私人機構’的集合,另一個可稱做‘政治社會’或國家。這兩個層面一方面相應于統治集團在社會中實施的‘領導權’作用,另一方面相應于國家或‘司法’政府所實施的 ‘直接統治’或‘命令’的作用。”[8](P21-22)這里,葛蘭西把市民社會和國家 (政治社會)看做是資產階級權力實施的兩種場所,領導權實施于市民社會,統治實施于國家。然而,安德森認為這一領導權在市民社會和國家之間并沒有形成任何固定不變的位置,而是在 《獄中筆記》的神秘拼貼中經歷了一系列持續的滑移和變形,從而形成了對于西方資產階級權力結構的三種不同解決形式。

在第一種解決形式中,葛蘭西認為領導權僅僅位于市民社會,而市民社會優于國家,因而正是這一統治階級的文化優勢從根本上確保了資本主義秩序的穩定,這就導致了一種典型的改良主義的觀點。

安德森指出,這一解決形式極易導致一種左派社會民主主義的幻象。它相應于一種廣泛傳播的理想,即西方不像沙皇俄國那樣是一種政治統治的暴力機器,大眾可以通過定期的民主選舉對資本主義國家實施一種自我管理,并最終走向社會主義。而事實上,這一議會民主制并沒有創造出一個專注于沒收資本和實現社會主義的政府。那么,這一悖論的理由在哪里呢?它就存在于無產階級的首要意識形態的服從中。按照葛蘭西的觀點,這一意識形態權力的核心位置應在市民社會,在諸如廣播、電視、電影、出版、報紙、學校、教堂、政黨等交往方式的控制機制中尋找。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一核心位置應在生產方式、在工人階級對資本市場的商品拜物教和工廠制度中尋找。然而,在安德森看來,在這一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統治中,市民社會的交往控制機制和市場的經濟管理機制僅僅發揮了一種次要的和補充的作用,而西方的議會民主制機器發揮了一種核心的和關鍵的作用。

安德森尖銳地指出:“代議制國家的一般形式——資產階級民主——本身就是西方資本主義首要的意識形態核心。其特殊存在就剝奪了工人階級作為一種不同類型的國家、交往方式和其他文化控制機制的社會主義理想,因而解決了核心的意識形態作用……議會制,作為每四年一屆或五年一屆的人民意志的統治表述,反映了國家回歸人民的虛假的統一,好像它是他們自己的政府。”[9](P28)

在第二種解決形式中,葛蘭西宣稱資產階級的領導權是在市民社會與國家的相互平衡中實施的,或者說領導權不僅位于市民社會中,同時也位于國家中,這就掩蓋了壓迫僅僅存在于國家而不存在于市民社會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安德森認為,這一解決形式表明了葛蘭西對于第一種解決形式的擔憂,他強烈意識到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議會民主制的意識形態作用,但對國家尺度的評價卻是選擇性的,不是集中于議會制的民主機構,而是集中于教育和法律制度。他說: “每個國家都是道德的,其主要作用之一是使絕大多數人提升到一個既定的文化和道德水平,這一水平或標準相應于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因而也相應于統治階級的利益。作為一種具有積極教育功能的學校和作為一種具有消極壓制教育功能的法庭都是最重要的國家活動。但實際上,大量其他所謂私人的機構和活動都傾向于這一相同的目的,它構成了統治階級的政治和文化領導權的機器。”[10](P32-34)

同樣,對于警察和法律這樣一些國家的專有機器,葛蘭西也傾向于把它們消融于一種更為廣泛的和模糊的社會現象。對此,安德森指出了其核心缺陷,認為 “這一權力在同意和強制作用的分配上總是存在一種結構的不對稱。意識形態被市民社會和國家所共享;暴力僅僅適用于國家。換言之,國家兩次都未能進入兩者之間的任何等式中”[11](P32)。

在第三種解決形式中,葛蘭西把市民社會完全消融于國家中,認為國家包括了市民社會與政治社會,這就導致了一種極左主義的問題。葛蘭西曾多次表述過,“國家不應僅僅被理解為一種政府機器,同時也是領導權或市民社會的 ‘私人機器’”[12](P32), “實際上,市民社會和國家是同一個東西”,“市民社會也是 ‘國家’的一部分,事實上就是國家本身”[13](P34)。

在安德森看來,所有這些解決形式都是有問題的。在第一種解決形式中,西方資產階級的權力結構本質上采取了一種文化領導權的方式,它基本上依賴于工人階級的同意。在第二種解決形式中,西方資產階級的權力結構是在同意和強制作用的相互結合中得以實施的,毫無疑問,這是對第一種解決形式的改進,但這一改進并無助于兩者之間關系的進一步探討。在第三種解決形式中,它既無法說明東西方之間社會權力結構的差異性,也無法說明西方資產階級權力結構的獨特性。

因此,盡管葛蘭西的領導權理論凸顯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統治的文化優勢,但它并沒有能夠說明西方資產階級國家中市民社會與政治社會之間的真實關系,因而也沒有能夠說明資產階級統治的真正本質。

三、權力是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整體表現

安德森在對西方資產階級權力結構問題的分析和探討中,不僅指出了葛蘭西提出的三種解決形式中所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而且提出了一個更為深層的問題,即在市民社會和國家 (政治社會)之間,究竟誰具有更為根本的地位和作用?

對于市民社會,馬克思早期用它來指稱經濟需求和經濟活動的領域。在葛蘭西這里,市民社會的含義發生了轉變,它不是指稱經濟基礎,而是指稱文化上層建筑的領域。在安德森看來,葛蘭西的這一界定并沒有違背馬克思的思想,而是與后期馬克思的思想之間存在相同和一致之處。因為盡管青年馬克思使用市民社會的概念指稱了經濟基礎的領域,但這一意義已隨著 《資本論》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等概念的出現而消失了,而是指稱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一種非國家的制度。馬克思在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對波拿巴主義的分析就采用了這一用法,他認為:“國家管制、控制、指揮、監視和監護著市民社會——從它那些最廣大的生活表現起,直到最微不足道的行動止,從它的最一般的生存形式起,直到個人的私生活止。”[14](P172)安德森肯定了葛蘭西對于市民社會的界定,認為這是對資產階級權力結構的一種必要劃界,在經濟基礎與政治上層建筑之間區分出了文化上層建筑,突出了資產階級權力的文化優勢,也肯定了市民社會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但是,安德森并不贊成葛蘭西有關市民社會超越于國家的完全自主的宣稱,而只是承認了它的相對獨立性,認為國家依然管理、控制和調節著市民社會。

對于國家,阿爾都塞認為國家不僅包括鎮壓性的國家機器,而且包括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諸如市民社會中的家庭、學校、政黨、教會、報紙、雜志等都是作為國家的意識形態機器而發揮作用的,它們是國家機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說明了國家的超越性存在。他在 《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中寫道:“公私之分是資產階級法律內部的區分,在資產階級法律行使‘權威’的 (從屬)領域是有效的。而國家領域避開了這種區別,因為國家 ‘高于法律’;國家是統治階級的國家,既不是公共的,也不是私人的;相反,國家是公共與私人之間一切區分的前提。從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出發,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它們在 ‘公共’機構還是 ‘私人’機構中得到實現,這并不重要,問題在于它們如何發揮功能。私人機構完全可以作為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發揮功能’。”[15](P282)這樣,阿爾都塞不僅突出了國家的作用,而且走向了對國家作用的過度宣稱。然而,安德森并不贊成阿爾都塞的這一宣稱,認為這是對西方資產階級權力結構的另外一種極端說明,只是強調了國家的作用而完全抹殺了市民社會的作用。

安德森肯定了魯道夫·米利班德的說明。米利班德指出:“對我而言,表明這些相關制度實際上只是國家制度的一部分似乎并不符合事實,并且在這方面傾向于掩蓋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制度之間的差異,而后者實際上是國家權力壟斷制度的一部分。在權力壟斷制度中,意識形態制度確實享有一種極大的自主性,因而能夠更好地掩蓋它們確實從屬于資本主義社會權力機制的程度。這一說明它們的方式不是宣稱它們是國家制度的一部分,而是表明它們如何在國家之外實施它們的意識形態作用。這就是我試圖去做的。”[16](P59)這不僅是米利班德要做的,也是安德森自己要做的,他不僅試圖說明政治制度的最終決定性,而且試圖說明文化制度的相對獨立性和自主性。

由此,安德森不僅區分出了西方資產階級權力的兩種場所——市民社會和國家 (政治社會),而且區分出了兩種統治方式——文化統治和政治統治,并力圖說明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安德森一方面采用了葛蘭西有關軍事斗爭和政治斗爭之間關系的分析,認為軍事是根本的 (fundamental),政治是主導的 (preponderant);另一方面采用了阿爾都塞有關 “決定”(determination)和 “主導”(domination)概念之間的劃分,從而為當代西方資產階級的權力結構提供了一種基本的說明和解釋。當用強制或壓迫取代葛蘭西的 “軍事斗爭”,用同意或意識形態取代他的 “政治斗爭”時,就會看到這一雙重權力之間的關系:文化統治居主導性的地位,政治統治居決定性的地位,前者是由同意所實施的文化或意識形態的統治,后者是由暴力所實施的強制或壓迫的統治。安德森明確指出:“要否認當代資產階級權力體制中文化的 ‘優勢’或主導作用就廢除了西方議會制與俄國絕對制之間的顯著差異,并把西方議會制還原為一種神話……與此同時,要忘記當代資本主義權力結構中最終暴力的 ‘根本的’或決定性的作用就會回到改良主義,即選舉的大多數能夠通過議會制和平實現社會主義。”[17](P42)可見,安德森一方面肯定了資產階級文化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也肯定了資產階級政治的最終決定作用。

尤為重要的是,在對資產階級文化主導作用的說明中,安德森著重分析和考察了資產階級的議會民主制機器。在他看來,“西歐社會的構成與東歐完全不同,更不要說亞洲。他們高度發達的經濟以及復雜深厚的歷史已經完全創造出了一個只屬于它自己的社會文化世界。這個世界偉大的政治成就就是民主制”[18](P230),這一成就體現在一些諸如定期選舉、公民自由、集會結社等具體的制度當中。正是這一議會民主制的機器使生活于其中的工人階級產生了一種意識形態的幻象,認為他們對資產階級國家實施了一種最終的自我決定,從而無法設想出一種完全不同的社會主義民主的世界。那么,與歷史上不同社會形態中的文化統治相比較,這一資產階級的文化統治有何特殊性呢?眾所周知,歷史上所有的統治階級都贏得了被統治階級的同意,如奴隸對奴隸主的同意、農民對封建主的同意,同樣,資產階級也贏得了無產階級的同意。在安德森看來,其區別就在于這一同意的不同含義,在資本主義社會之前是被統治階級承認了統治階級的存在,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是無產階級不承認統治階級的存在,或者說無產階級不認為資產階級是統治階級。這就是資產階級文化或意識形態統治的新穎和獨特之處。

然而,這里依舊存在一個疑問,安德森對西方資產階級權力結構的說明僅僅強調了文化和政治的層面而缺少經濟的層面,而這一層面恰恰是他想要說明卻沒有真正說明的一個方面。安德森明確指出了葛蘭西在這個方面的缺陷, “顯然,被剝削階級在資本主義所遭受的直接經濟限制的整個范圍無法歸為壓迫或同意——武力或文化說服的任何一種政治范疇。同樣,無論國家與市民社會之間的這一正式二分法作為初始工具多么必要,都無法產生出對資本主義社會結構不同制度之間復雜關系的具體認識”[19](P25-26)。在他看來,正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分配給所有的男男女女不同的社會階級,并通過他們在生產方式中的結構位置來加以界定,這一階級的劃分就是法律自由和公民平等背后的潛在事實。

值得注意的是,安德森在與羅爾斯、哈貝馬斯等的爭論和交鋒中,也指出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經濟剝削這一事實總是被排除在他們所設想的各種公平、正義等原則和程序的政治或哲學議程之外。實際上,在安德森的權力視野中,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經濟剝削就是政治權力和文化權力所竭力掩蓋的一個基本事實,也是資產階級權力結構的一個不言自明的前提和基礎。

這樣,安德森便通過對經濟、政治和文化三個層面及其相互關系的考察和分析,形成了對西方資產階級權力結構的整體認知,經濟是最根本的,政治是決定性的,文化是主導性的,它們共同構成了西方資產階級的權力結構機制。這一權力結構機制不僅凸顯了資產階級獨特的政治文化制度,而且也揭示了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全面而多樣的統治制度。

四、評析

綜上所述,安德森的 “具體的類型學”的權力闡釋模式,既是結構主義的,同時也是超結構主義的。

對于當代西方資產階級國家的權力結構,安德森基于唯物史觀和對具體歷史的分析,不僅看到了社會不同層面和要素各自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的作用和功能,而且看到了各層面和要素之間的相互關聯,以及由這種關聯所構成的作為有機整體而存在的社會權力,這就形成了一種本質主義和整體主義的思維方式,并蘊含著某種深層的結構主義和功能主義的思想和意識,從而使本質、作用和功能成了其權力闡釋的核心話語。

安德森不是一位極端的結構功能論者,而是一位溫和的或弱的結構功能論者。他不是在一種純粹的理性思辨中來闡釋權力,而是在一種歷史與現實的具體境況中解釋權力,認為權力不是純粹理智的創造物,而是具體的歷史與現實的產物,因而他所希望創建的就不是一種思辨的 “類型學”,而是一種 “具體的類型學”,試圖在具體的歷史與現實中回到經典歷史唯物主義的闡釋路徑。

安德森基于對權力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整體表現的認識,嘗試建構一種西方無產階級進行革命的具體的社會主義策略。葛蘭西指出:“一個社會集團對它試圖用武力 ‘廢除’或壓制的敵對集團是主導性的,而對其姻親或聯盟集團是指導性的。一個社會集團在奪取政府權力之前能夠而且必須成為指導性的 (這就是奪取權力自身的一個主要條件);之后,當它實施和維持權力時,它就變成了主導性的并且繼續是指導性的。”[20](P45)對葛蘭西的這一論斷,通常的 解 釋是,西方無產階級首先需要掌握市民社會的文化領導權,然后才能奪取國家的政治領導權,如科拉柯夫斯基所說:“無論如何,在葛蘭西的學說中,這是一個重要的論點,即工人們只有在獲得‘文化領導權’之后,才能獲得政治上的權力。”[21](P124)然而,在安德森看來,葛蘭西這一論斷遭到了極大的誤解,因為這段話表明,文化領導權的實施只適用于聯盟階級,對于敵對階級只能采取政治領導權的方式,抑或說,文化領導權的奪取只能發生在政治領導權的奪取之后。因此,正確的革命步驟應首先是贏得聯盟階級對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文化領導權,其次是用革命甚至暴力的手段奪取資產階級的政治領導權。這一觀點就與經典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相一致,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不可能成為文化上的統治階級,由于其所處的結構位置,它被剝奪了某些重要的文化生產方式,如教育、傳統和閑暇,甚至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治權力的社會主義革命之后,文化上居主導地位的階級在某些方面或在一定時期內仍將是資產階級。[22](P46)總之,正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或國家,構成了資本主義通向社會主義的最終障礙,所以,只有通過政治層面的急速變革,才能為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文化變革創造必要條件,從而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全面改造奠定基礎。換言之,只有資本主義的權力結構在性質上完全轉變為社會主義之后,權力才能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層面和要素中回歸到無產階級或人民大眾的手中,而非掌握在特權階級的手中。這樣的革命才是完全的和徹底的,這樣的社會也才是真正大眾的。

然而,安德森這一 “類型學”的權力思想也存在先天的缺陷和不足。

首先,安德森過度關注權力,尤其是階級權力的問題,而忽視那些與階級權力無關的歷史與社會現象。愛德華·湯普森曾批評安德森存在一種對 “權力的不健康迷戀”,認為他 “對于權力的關注,對于政治分析的關注,這是適當的。但并非所有的人類現象都能同化為權力或階級的范疇;然而,在馬克思主義者中似乎存在某種傾向,即它們能夠而且應該同化為權力或階級的范疇……這一目標——工人階級的權力——總是存在于那里,預先存在于某個地方,并且歷史——尤其是工人階級的歷史——就在朝向這一目標的實現中而獲得完全評價”[23](P296-297)。

其次,安德森遵循傳統史學的研究對象和主題,對以國家為主體的政治史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對于權力而言,只是專注于自上而下的國家權力,而非自下而上的民眾權力。他在 《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一書前言中明確指出: “今天,當 ‘自下向上看的歷史’ (history from below)已經變成無論馬克思主義還是非馬克思主義學術界的一句口號,而且在我們對過去的理解中產生了重大成果之時,十分有必要重提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原理…… ‘自上向下看的歷史’(history from above)——階級統治的復雜機制的歷史,其重要性不亞于 ‘自下向上看的歷史’;實際上,沒有前者,后者最終只是片面的歷史 (即使是較重要的一面)。”[24](前言P5-6)因此,這是一種統治階級的權力而非被統治階級的權力,也是一種單向性的權力而非雙向性的權力。

再次,安德森試圖構建的是一種宏觀權力學,尤其是國家的統治權在誰手里、由誰支配的問題,因而側重分析的是一種宏觀的、整體的和中心化的權力,而沒有注意到權力的微觀存在。而后現代主義的權力哲學家米歇爾·福柯則試圖構建一種微觀的權力學,認為權力是一種分散的、異質的和非中心化的存在。在此意義上,安德森也沒有能夠說明這一權力的復雜而多元的存在。

最后,對于未來如何實現權力向民眾的真正回歸和轉變,安德森提出了一種 “革命主義”的策略。這種 “革命”不是一種點點滴滴的改良,而是一種大刀闊斧的改革、一種全面而徹底的社會變革工程,由此安德森走向了經典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路線,形成了一種 “革命的政治學”。在他看來,“自由就在于把國家由一個站在社會之上的機關變成完全服從這個社會的機關;而且今天也是如此,各種國家形式比較自由或比較不自由,也取決于這些國家形式把 ‘國家的自由’限制到什么程度。一個世紀之后,徹底廢除國家依然是革命的社會主義者的目標之一”[25](前言P6)。然而,盡管這一革命策略是全面而徹底的,但它對于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并沒有產生足夠的影響。當然,理論只能預測,只有未來的實踐才能夠證實。[26](P197)

總體而言,安德森關于當代資本主義和未來社會主義的權力思想的 “類型學”深層解讀和詮釋,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分析,并從中得到啟迪。

[1]陳炳輝:《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2][3][4]Perry Anderson.Origins of the Present Crisis.New Left Review,1964,1 (23).

[5][23]E.P.Thompson.The Pecularity of the English,in The Poverty of Theory & Other Essays.New York and London:Monthly Review Press,1978.

[6]佩里·安德森:《邁克爾·曼的權力社會學》,載佩里·安德森:《交鋒地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7][8][9][10][11][12][13][17][19][20][22]Perry Anderson.The Antinomies of Antonio Gramsci.New Left Review,1976,1 (100).

[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版,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阿爾都塞:《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16]Ralph Milibad.The Capitalist State:Reply to Nicos Poulantzas.The New Left Review,1970,1 (59).

[18]Perry Anderson.Problems of Socialist Strategy.in Perry Anderson and Robin Blackburn(eds.).Towards Socialism.London:Collins,1966.

[21]俞吾金、陳學明:《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新編 (西方馬克思主義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24][25]佩里·安德森:《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6]Perry Anderson.Arguments within English Marxism.London:Verso,1980.

猜你喜歡
國家文化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誰遠誰近?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青青极品在线|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999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另类综合视频|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区第一页|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a色毛片免费视频| 色偷偷综合网| 日韩在线网址|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99精品在线看|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福利一区三区|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99在线视频精品| 色婷婷啪啪|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网|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777|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www精品久久|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高h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综合色婷婷|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色老头综合网|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污视频日本| 午夜视频日本|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成人精品亚洲|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