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婷 葉河江 王文麗 吳要華 盧艷萍 嚴然 王晶 陳新 周顯華
視神經萎縮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和疾病所引起的視神經纖維的退行性病變,是嚴重的視網膜和視神經各種疾病的最終結局,是眼科疑難病,最終極易導致失明。現將我院2011年3月收治1例視神經萎縮臨床經過如下:
患者:男,58歲,3年前因右眼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曾于我院住院治療,入院時右眼視力光感,對光反射遲鈍,視網膜灰白水腫,黃斑區上方可見一睫狀視網膜動脈,黃斑區視網膜顏色基本正常。患者出院時視力1.5。現因右眼視力逐漸下降3月來我院門診就診,門診以右眼視神經萎縮收入院。患者一般情況良好,高血壓病史2年,否認其他心血管系統疾病。眼科檢查:右眼視力數指10cm,左眼視力1.5。右眼直接光反射(-),間接對光反射(+),晶狀體輕混濁,玻璃體透明。右眼視盤色蒼白、邊界清,視網膜動脈極細,靜脈未見迂曲,除黃斑部,視網膜后極部及周邊部色素上皮萎縮。黃斑中心凹光反射未見。眼壓:右眼11.3mmHg,左眼12.4mmHg(1mmHg=0.133kPa)。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檢查:視網膜動脈充盈時間未見異常;動脈血管細,視網膜未見出血,未見無灌注區及熒光滲漏;黃斑區上方可見一睫狀視網膜動脈。右眼視野:鼻下方10°范圍管狀視野。診斷:視神經萎縮(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后)。給予環磷腺苷葡胺注射液90mg,甲鈷胺注射液1mg,腦苷肌肽注射液6ml,日一次靜脈滴注營養視神經治療2周。后停用腦苷肌肽,給予苦碟子注射液40ml、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8ml,日一次靜脈滴注改善微循環活血化瘀;環磷腺苷葡胺、甲鈷胺注射液靜脈滴注日一次營養視網膜及視神經治療2周。鼠神經生長因子30ug,日一次肌肉注射等營養視網膜及視神經治療。治療4周后,查右眼視力0.5,矯無助;視力提高。眼底無明顯轉變。患者出院時復查視野示:鼻下方10°范圍管狀視野。
視網膜中央動脈為終末動脈,供應視網膜內層,其阻塞引起視網膜組織急性缺血,視力突然急劇下降,是導致盲的急癥之一。臨床根據其阻塞部位不同,可分為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視網膜分支動脈阻塞、睫狀視網膜動脈阻塞[1]。睫狀視網膜動脈是一種常見的視網膜異常血管,源于睫狀后段動脈所形成的Zinn血管環,常為一支,也可以為數支,分布于視盤顳側。15%~30%的眼由睫狀視網膜動脈血管供應視網膜內層小部分地區,為黃斑區和視盤黃斑束部位的視網膜提供血液,發出的睫狀視網膜動脈長短與黃斑區血供范圍有關,其供應黃斑區范圍的大小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睫狀視網膜動脈彼此有吻合,故發生阻塞性疾患少見[1-2]。其中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而同時存在睫狀視網膜動脈供血的病歷更為少見[3]。
患者三年前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因同時存在睫狀視網膜供血,故出院時視力恢復。睫狀視網膜動脈供血黃斑區,故此次入院時檢查眼底除卻黃斑區顏色尚可,周邊部及后極部視網膜色素上皮層均萎縮。
該病例的視神經萎縮為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引起。治療視神經萎縮原則為在去除引起視神經萎縮原因的同時,盡早激發、喚醒和促進視神經中哪些失去正常功能的神經細胞的生理功能。鼠神經生長因子作為神經系統最重要的生物活性蛋白物質之一,能促進神經系統損傷后的修復。兼有神經元營養和促突起生長的雙重效應,對神經元的生長、發育、分化及再生和功能性表達均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對大鼠視神經損害有顯著的治療作用[4]。在神經系統受到物理、化學等多種損害時,外源性的神經生長因子可以保護感覺神經元減輕傷害的程度,促進神經纖維再生,有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5]。鼠神經生長因子肌肉注射,使藥物達視神經通路病變處發揮鼠神經生長因子對神經的營養、修復、再生的作用,從而發揮治療作用。病例為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后引起的視神經萎縮,視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因其伴有睫狀視網膜動脈供血黃斑部,故其視力恢復良好。
[1] 劉家琦,李鳳鳴.實用眼科學[M].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64-467.
[2] Hegde V,Deokule S,Matthews T.A case of a cilioretinal artery supplying the entire[J].Clin Anat,2006,19(7):645-647.
[3] 王曉剛,任佩賢,董靜,伴有睫狀動脈視網膜的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一例[J].中華眼底病雜志,2009,25(5):399-400.
[4] 李冬梅,孫慧萍,閻賦琴.神經生長因子藥效學研究[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08,16(2):150-152.
[5] 王英超,孫紅梅,董振香。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J].中國新藥雜志2007,16(18):1538-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