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德志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人民醫院兒科,廣西那坡 533900
脾氨肽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哮喘62例療效分析
葉德志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人民醫院兒科,廣西那坡 533900
目的探討脾氨肽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2例哮喘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均給予常規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脾氨肽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療。分析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4.2%,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3%。對照組與觀察組總有效率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脾氨肽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哮喘療效優于單用脾氨肽治療,顯著改善哮喘的免疫失衡狀態及患兒免疫功能,且使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脾氨肽;阿奇霉素;小兒;哮喘
支氣管哮喘為兒童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多由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參與,臨床表現以反復發作性喘息、氣促、胸悶及咳嗽等癥狀為主,以哮喘發作性伴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尤為典型,具有發作性、節律性、季節性、可逆性4個典型特征[1]。既往多采用糖皮質激素、抗生素等控制呼吸道感染及調整機體免疫功能等藥物治療。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MA)在抗感染的同時,還可發揮治療哮喘等氣道炎癥性疾病的作用。脾氨肽為腎上腺皮質激素中的一種,可用于觸發及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常用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性疾病的治療。本研究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06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2例哮喘患兒為研究對象,就其臨床診治過程報道如下。
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2例哮喘患兒中,男39例,女23例;年齡(3.5±2.5)歲;均無心、肝、腎及其他器官嚴重疾病,排除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及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異物、結合感染等疾病患兒。治療前3 d未經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治療。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將62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情況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參考吳梓梁主編的《實用臨床兒科學》[2]的相關診斷標準進行。采用計分法評估患兒哮喘程度及性質。喘息發作次數≥3次計為3分;肺部可見喘鳴音計為2分;既往有喘息癥狀突然發作史計為1分;既往有其他特應性疾病史計為1分;一、二級親屬中有哮喘患病史者為1分。合計總分≥5分即可診斷為小兒哮喘。喘息發作僅為2次或合計總分≤4分,即可診斷為哮喘可疑(喘息性支氣管炎)。肺部可見喘鳴音者需進一步做相應試驗確診。
對照組與治療組均給予常規糖皮質激素、β2受體激動劑等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凍干粉(浙江豐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H20068132,2mg/支)治療,前半月每日1支,口服。半月后改為每隔1天1支,涼開水沖服。連續治療2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療(湖北恒安藥業有限公司,H20064211),每日劑量 10 mg/kg,進食前1 h或進食后2 h口服, 1次頓服,5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1個療程。
參考郭桂梅[3]的相關標準進行。治療1個療程后喘憋、發紺、鼻扇三凹征等哮喘癥狀及體征消失,實驗室輔助檢查各項指標恢復正常為臨床治愈;喘憋、發紺、鼻扇、三凹征等哮喘癥狀及體征消失,僅見輕微氣喘及聞及肺部喘鳴音,實驗室輔助檢查各項指標好轉50%以上為好轉;喘憋、發紺、鼻扇三凹征等哮喘癥狀及體征未見明顯變化甚至加重,實驗室輔助檢查各項指標未見好轉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1個療程后,對照組15例患兒治愈,8例好轉,8例無效,總有效率為74.2%。觀察組20例治愈,8例好轉,3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0.3%。兩組總有效率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0.5,P<0.05)。對照組無明顯不良反應患兒,觀察組出現1例輕微胃腸道反應,隨著治療的進行胃腸道反應逐漸消失。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2,P >0.05)。
小兒哮喘多由先天性過敏體質及遺傳因素、感染因素、氣候因素、藥物及飲食因素、運動因素等誘發,以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及肥大為主要病理學改變。臨床以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為主要特征。一般多采用脫敏療法、控制急性發作、免疫療法、飲食療法、推拿療法等治療。小兒哮喘治療原則以去除發病誘因,控制急性發作,預防哮喘復發為主,多采用綜合性治療方法。
阿奇霉素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可通過與細菌細胞中核糖體50S亞基結合,阻礙細菌轉肽過程,抑制依賴于RNA蛋白質的合成而發揮抗菌作用。此外,阿奇霉素還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對炎癥反應的白細胞遷移、中性粒細胞的氧自由基爆發反應及各種細胞因子的產生均可發揮作用,可明顯改善患兒的呼吸道過敏癥狀,可發揮免疫抑制功能,抑制黏液分泌,抑制茶堿清除率,綜合以上各種機制發揮抗炎作用[4]。
脾氨肽為多肽及核苷酸累復合物,含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及多種免疫調節因子,在人體免疫信息傳遞、受體調節及淋巴細胞活化過程中發揮作用,可通過增強T淋巴細胞殺傷,協同及增殖、復制效應,起到抑制細菌、病毒感染的作用[5]。兩藥合用可發揮協同作用,療效優于單用脾氨肽治療,顯著改善哮喘的免疫失衡狀態及患兒免疫功能,且使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歐陽紅梅.阿奇霉素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2):85-86.
[2]吳梓梁.實用臨床兒科學[M].廣州:廣州出版社,1998:950-951.
[3]郭桂梅.綜合療法治療小兒變異性哮喘42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9,49(27):112.
[4]高秀艷.阿奇霉素聯合鹽酸氨溴索治療小兒哮喘45例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9,4(21):54-56.
[5]王秀華.阿奇霉素聯合脾氨肽治療小兒哮喘50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3):104-105.
R725.6
B
2095-0616(2012)05-75-02
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