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堯
腦出血是指腦血管破裂,血液進入腦實質的急性疾病。此病發病急驟,進展迅速,病死率高,致殘率高。腦出血的院前急救措施是否恰當,對疾病的轉歸至關重要。
1.1 一般資料 本組231例腦出血患者,均于發病后24 h內就診,且均未在外院就診治療,入院后均行顱腦CT檢查確診為急性腦出血;其中男134例,女97例,年齡35~82歲;126例經院前急救來院就診(救治組),余105例發病后由家屬送至我院急診科(對照組)。救治組中有高血壓病史者81例,意識模糊(為意識水平輕度下降)41例;輕度昏迷(意識大部分喪失,無自主運動,對聲、光刺激無反應,對疼痛刺激尚可出現痛苦的表情或肢體退縮等防御反應)56例;中度昏迷(對周圍事物及各種刺激均無反應,對劇烈刺激可出現防御反射)16例;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對各種刺激全無反應,深、淺反射均消失)13例.對照組中有高血壓病史者67例,意識模糊35例;輕度昏迷47例;中度昏迷12例;深度昏迷11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所有患者治療6個月后均進行電話回訪。
1.2 主要院前急救措施 (1)準確及時的電話指導:接到求診電話向家屬簡單了解病情后,如初步判斷為腦出血,指導家屬采取一些必要的處理措施:保持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解開衣領,腰帶,取下義齒;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避免過度搬動頭部。(2)派遣有經驗的救護人員盡快趕赴現場實施急救。(3)采取的急救措施為:急救人員快速根據患者病史、臨床表現及體格檢查作出初步診斷,立即進行急救。①保存呼吸道通暢,嘔吐或昏迷者給予頭偏向一側、清理嘔吐物、吸痰等措施,吸氧以改善腦缺氧,減輕腦水腫。若呼吸微弱或停止,應現場進行氣管插管,人工通氣;②快速建立靜脈通路,如無法鑒別腦出血或是腦梗死,可采用快速靜脈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靜推速尿20~40 mg,并用冰塊行頭部局部降溫;③監測生命體征,觀察意識狀態,連續多參數監護儀動態觀察心電圖、脈搏、呼吸、經皮末梢血氧飽和度,應特別注意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壓以及瞳孔的改變。意識變化是判斷腦水腫和顱內壓高低的重要指征之一,應特別加以監護。觀察患者意識狀態是否清醒,是否嗜睡、昏睡、昏迷等,估計患者的病情和預后,及時給予相應處理,意識改變多較瞳孔變化早。觀察瞳孔的變化,應注意瞳孔是否等圓等大,對光反射情況,意識改變情況。如出現雙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等,應注意腦疝的發生,及時報告醫生并立即協助處理。④如有血壓過高(收縮壓超過220 mm Hg或舒張壓超過120 mm Hg),給予溫和的降壓藥治療。血壓過高或波動過大容易繼續出血,發生腦疝的可能性就增大;⑤煩躁、無缺氧征、血壓高者,適當給予安定注射液5~10 mg肌內注射;⑥發現呼吸、心跳驟停者,迅速實施心肺復蘇,待生命體征平穩后再行轉運;⑦平穩搬運。(4)到院后給予綠色通道,及時行頭顱CT檢查,明確診斷及病變情況,再依據病情安排神經內科或外科進一步治療。
治療6個月后隨訪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救治組患者死亡率和后遺癥發生率明顯降低,而患者治愈率明顯提高。
急性腦出血院前急救應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對于伴有昏迷或者顱內壓升高導致嚴重嘔吐的患者,應注意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對那些現場無法明確鑒別腦出血還是腦梗死的患者可及早選用中性治療方法,應用甘露醇、速尿及頭部降溫等治療;嚴密監測患者血壓,避免其過高導致出血量加大;對過度煩躁的患者可在嚴密監護的情況下適當的應用鎮靜藥物,避免血壓過度波動,誘發出血加重,同時還要防止藥物過量掩蓋病情。對腦出血患者不恰當地搬運也是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因為它可誘發患者發生嘔吐、窒息,還可引起腦內出血量加大,發生腦疝,甚至導致血腫破入腦室,引起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