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永
烏司他丁在體外循環中對心肌、腎臟等保護研究報道較多,但對內皮細胞的保護少見報道。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們觀察了烏司他丁在體外循環中對內皮細胞的保護,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60例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齡18~67歲,體重40~89 kg。手術類型:二尖瓣置換42例、主動脈瓣置換14例、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置換4例。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心功能在Ⅱ~Ⅲ級,肝腎功能無異常,術前無上呼吸道感染和免疫調節劑使用史。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患者在年齡、性別和手術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麻醉和體外循環方法 兩組患者麻醉及體外循環方法相同。術前30 min肌肉注射嗎啡0.2 mg/kg和東莨菪堿0.3 mg。采用面罩給氧,局麻下行橈動脈穿刺測壓。采用靜脈吸入復合麻醉和異丙酚、咪唑安定、維庫溴胺和芬太尼行麻醉前誘導,吸入異氟醚及靜脈注射維庫溴胺等麻醉維持。在中度低溫下行心肺轉流術,體外循環采用德國jostra HL-20型人工心肺機進行非搏動灌注,Affinity NT541集成CVR膜式氧合器進行血液氧和,預充液為乳酸鈉林格和琥珀酰明膠。體外循環灌注流量2.0~6.2L/min,紅細胞壓積0.20~0.27,靜脈氧飽和度≥65%,平均動脈壓50~80 mm Hg。體內肝素化劑量400U/kg,預充液內加入肝素2000U,術中維持激活全血凝固時間在480s以上。體外循環結束后用魚精蛋白中和肝素,必要時可少量追加。
1.3 給藥方法 觀察組患者在體外循環中給予1萬U/kg烏司他丁,對照組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
1.4 觀察指標及標本處理 觀察患者血漿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在體外循環開始時(T1)、開始后30 min(T2)、停機時(T3)、以及停機后3 h(T4)、24 h(T5)分別采集中心靜脈血2 ml,離心后取血漿保存于-20℃冰箱中集體采用ELISA法檢測,步驟按照試劑說明書。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時差異存在顯著性。
2.1 兩組患者血漿中vWF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T1、T2、T3、T4及 T5時間點血漿中 vWF水平分別為(130.39±24.13)ng/ml、(181.52 ± 32.45)ng/ml、(237.21 ± 34.67)ng/ml、(209.95 ±31.61)ng/ml和(197.54 ± 30.97)ng/ml,對照組分別為(128.31 ±25.47)ng/ml、(258.25 ±35.83)ng/ml、(300.72±38.49)ng/ml、(273.47 ±36.18)ng/ml和(232.04±32.53)ng/ml;上述數據顯示:兩組患者血漿vWF水平變化趨勢一致,體外循環30 min時間點開始上升,但是觀察組患者上升幅度較小(P<0.05)。
體外循環過程中,如血液與心肺轉流管道界面的接觸、低溫、缺血再灌注損傷及內毒素的釋放等因素,均可導致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vWF是一個大分子血漿糖蛋白,當內皮細胞受到刺激或損傷時,vWF可以從內皮細胞分泌到血漿,其水平與內皮受損程度呈正相關,是內皮功能損傷的一個敏感指標。烏司他丁是Beuer和Reich在1909年從人類尿液中提取出的一種酸性糖蛋白,屬于廣譜的蛋白酶抑制劑,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體外循環、燒傷、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等。我們對體外循環下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給予烏司他丁,患者vWF升高幅度明顯小于對照組,并且體外循環結束后,其水平下降速度也大于對照組。兩組患者vWF在體外循環開始時都升高,并且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說明體外循環可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但是,給予烏司他丁,患者血漿vWF水平升高相對較低,表明烏司他丁具有保護血管內皮損傷的功能。國內有文獻報道,烏司他丁可穩定溶酶體酶和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的產生,對各種炎性介質的釋放以及蛋白酶的釋放有明顯抑制作用[1,2]。并且,烏司他丁還能促進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謝和抑制血小板釋放活性物質,維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國外研究也發現烏司他丁降低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烏司他丁通過靜脈方式給藥其生物利用度為100%,但半衰期只有40 min,給藥3 h內血藥濃度直線下降,給藥12 h后通過尿液排泄73%,臨床應用比較安全可靠[3]。
總之,體外循環可以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給予烏司他丁后,可以降低內皮細胞的損傷程度,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1]譚瑞丹,梁仁強,陳海明.烏司他丁、立芷雪對體外循環心臟手術患者的血液保護作用.現代醫院,2011,11(6):26-28.
[2]張秀來,周海燕,王屹,等.烏司他丁對心肺轉流心內直視手術患者圍術期腦損傷的影響.中華創傷雜志,2007,23(6):432-433.
[3]徐韶怡,奚經巧,陳文東,等.烏司他丁對斷肢再植中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浙江實用醫學,2009,14(5):4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