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坤
優思弗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療效觀察
劉百坤
目的討論優思弗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療效觀察。方法慢性肝病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在護肝治療基礎上再給予優思弗500.1mg/次治療組30例,服用3個月早晚各1次。對照組只給予常規護肝治療30例。復查肝功能在兩組治療結束后1個月,肝膽B超和肝纖維化指標。結果治療后治療組的血透明質酸(HA)、Ⅲ型前膠原(PⅢP)、IV型膠原(C-IV)、層粘連蛋白(LN)較治療前明顯的下降了,且對照組PⅢP、HA的下降幅度明顯,治療后的治療組轉球蛋白、氨酶明顯的降低,CD4+T、CD8+T、CD3+T、CD4+T明顯的升高。結論較好的改善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是優思弗能,改善肝纖維化血清指標,促進并恢復肝功能,對慢性肝病具有一定的肝保護作用和抗纖維化作用。
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優思弗
肝纖維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學基礎,與肝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是影響慢性肝病預后的重要環節,是肝硬化發展的必經階段。因此慢性肝病抗肝纖維化的治療必要的。于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對慢性肝病采用優思弗協助抗肝纖維化治療,觀察其指標對肝纖維化的影響。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66歲的女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不明原因口干、食欲減退、乏力、進行性加劇的痰癢、黃疽;呈顯著膽汁淤積生化模式的肝功能異常,其中TB50.1-60.1mmol/L;ALP>l000.1IU/L,AMA高滴度陽性,AFP陰性,膽固醇血清(TCH)增高明顯,各項血清肝炎病毒學標志為陰性;未發現CT肝內占位變,B超 表示 肝脾腫大輕度,未見肝內擴張外膽管。
1.2 檢測方法 研醫學生物技術中心購進的C-IV、HA、LN、PⅢP采用免疫熒光法的檢測、試劑。肝功能[白蛋白(A)、球蛋白(G)、總膽紅素(TB)、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采用全自動生化東芝TBA-120FR分析儀進行檢測。測定T淋巴細胞群采用流式的細胞法,美國貝克曼公司產品為雙色標記單克隆抗CD8、CD4均。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肝治療10%葡萄糖250ml加入(甘利欣)150.1mg靜脈滴注,共治療3個月,1次/d。由正大天晴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H10920119的甘利欣。在對照組常規護肝治療基礎上治療組再給予優思弗500mg/次,服用3個月,2次/d。在兩組治療結束后1個月內復查肝功能肝纖維化指標、肝膽B超、免疫功能指標。
痰癢開始慢慢的減輕在服藥3月后,現已完全得到控制。黃疽減輕,食欲減退及乏力有所好轉,口干無明顯的改變。多項生化指標明顯改善,目前ALP<500lU/L,TB30一40.1mmol/L,TCH正常,ALT正常,在ALB一度下降后恢復正常。未發現藥物明顯的不良反應。
PBC是一種進展性的膽汁淤積性肝病,未明原因,PBC主要影響膽管和小葉膽管,一般認為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隨著疾病進展,發展至晚期也會累及門管區,出現肝硬化。如果進行不治療,會引高壓發門靜脈等并發癥,往往在確診后的5.1~15.1年死亡。
目前,已經試用于PBC有許多藥物,但首選藥物是UDCA。鵝去氧膽酸的7-β表異構物是熊去氧膽酸,它主要與甘氨酸結合,并被有效地吸收在肝內,隨分泌腸肝循環入膽汁。實驗表明了,具有免疫調節、促進膽汁轉運、抗細胞凋亡、保護肝細胞等多種作用是熊去氧膽酸。疏水性膽汁酸與熊去氧膽酸相反,能增加GCoA還原酶的活性和膽固醇合成限速酶HM,促進了合成膽固醇的肝細胞,由此增加分泌的膽汁酸。熊去氧膽酸通過競爭性抑制回腸對內源性疏水性膽汁酸鹽的吸收和刺激受損的肝細胞分泌膽汁酸,從而成為膽汁和血清中的主要膽汁酸是熊去氧膽酸,阻止毒性膽汁酸對膽管細胞和肝細胞的直接損害,通過競爭性取代細胞器和細胞膜上的毒性膽汁酸分子,并通過域與膜非極性結構結合,在于膜的脂水相界面吸附,從而阻止疏水性膽汁酸對膜的損害和維持膜極性的穩定。
實驗的結果顯示,UDCA明顯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標和皮膚騷癢的癥狀,明顯改善了肝臟病理組織學,明顯延長預期生存的時間,但需要患者早期的治療。
也有學者針對UDCA的遠期療效提出質疑,很多都認為UDCA不能改善PBC患者的存活期[1]。但是,因為目前尚沒有其他藥物能延緩PBC的進展,選擇了不良反應較小的UDCA早期的治療確有裨益。
[1]戴善梅,邢益平,董莉,王瑞云.優思弗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學,2006,7(10):59-60.
130062吉林省肝膽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