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長沙 410128; 2 常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湖南常德 415000)
2012-10-07
王 維(1973—),男,常德桃源人,碩士研究生,Email:20888104@qq.com。
烤煙品種的生態適應性研究進展
王維1,2
(1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長沙 410128; 2 常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湖南常德 415000)
分析了我國烤煙種植情況,從單一生態區域和大生態區域系統總結了各大小烤煙種植區域對品種篩選和培育的研究進展,并指出產研結合,從生態的角度篩選和培育適于當地生態環境的烤煙品種,保持植煙土壤肥力均衡是今后重點研究方向。
烤煙;品種;生態適應性
影響煙葉產量和品質的諸多因素中,品種的作用占25%~35%。在加速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大背景下,引進和培育我國植煙區域種植的煙草新品種,是目前煙葉生產原料需求差異化、卷煙加工特色化的現實需要[1]。不同品種的產量與質量潛能有差異,品種潛能的有效發揮又與該品種所處的自然生態條件及栽培技術措施有著密切關聯[2]。因此,從品種角度篩選最佳的自然生態條件,或在一定的自然生態條件下選擇適宜的品種,采取合理的栽培技術措施,充分發揮品種的產量和品質潛力,形成一個生態條件一個品種、不同生態類型不同香型特點的煙葉產品,可以滿足中式卷煙對多樣化特色優質煙葉原料的需求。
近年來,云南、四川、湖南、貴州等主產煙區烤煙主栽品種數量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烤煙品種種植結構的多樣化發展,但總種植布局結構變化不明顯,種植結構單一的問題依然突出。我國已通過引進,選育了40個烤煙品種,但從品種分布現狀來看,目前國內烤煙生產種植的品種仍以少量品種為主。據統計,全國8個烤煙種植省份,K326、云煙85和云煙87三個品種就占了全國烤煙總種植面積的80%以上,品種單一化現象突出,區域布局不合理。
1.1 以K326、云煙85為參照的品種適應性評價
K326是20 世紀80 年代引進我國并大面積推廣種植的優良主栽品種,煙草黑脛病抗性較強,至今已有20 多年的種植歷史。許多單一生態區域的品種適應性評價都以K326為對照篩選適宜當地種植和新品種的生態適應性評價,或可作為后備的品種。
易海根[3]研究表明,與K326相比,HY-9-7、貴煙4號作為繼云煙87后的后備品種,在永州煙區可適當推廣。歐陽祝仁等人[4]在桂陽參試的4個品種中,發現湘煙3號、K326產量好,可以在桂陽推廣種植。劉洪祥[5]等人研究表明,新品種中煙98(原CF80)的煙葉質量好,上等煙比率和煙葉含鉀量較高,焦油釋出量較低,煙葉配伍性強,符合目前卷煙工業要求,豐產、兼抗黑脛病、赤星病和氣候斑點病、耐花葉病,適應性較廣,重要經濟指標和綜合性狀優于或相當K326和NC89。馮婭[6]等人研究發現,相對于本地栽培種K326,YN99、南江3號、YN105和QL-3表現了較高的栽培適應性和工業可用性,Y892和CF218則次于對照。有研究[7]表明,云煙97、云煙87、云煙85的綜合表現好,而K326表現較差。左成鳳等人[8]指出,在黔西南州,興煙1號和南江3號的綜合表現較當前主栽品種云煙87和K326好,韭菜坪2號和貴煙201的綜合表現與云煙87和K326相當,適應性較好的興煙1號、韭菜坪2號、貴煙201和南江3號可作為優質烤煙補充品種在黔西南州推廣種植。陳萬奎等人[9]在貴州省黔西縣林泉鎮種植K326、云煙85、NC82、紅花大金元4個烤煙品種,對比分析,認為云煙85和K326較其他品種更適應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等生態環境條件,紅大品種由于烘烤等多方面的原因,經濟性狀表現不佳。王利兵等人[10]以K326為對照,認為粵煙97、云煙100的煙葉產量和產值表現較好;NC297田間表現較佳,且上中等煙比例較高。從各品種煙葉產量和品質綜合分析來看,粵煙97、云煙100、NC297表現較好,可以在撫州煙區進一步示范驗證。高映華[11]為篩選適合官渡區生態條件的烤煙新品種,對云煙100、云煙201、云煙202、云煙203、云煙97、云煙98和K326等7個烤煙品種的農藝性狀、經濟學性狀、烘烤特性、外觀品質及內在質量進行了觀察分析,結果表明,云煙100、云煙97、云煙98在官渡區種植適應性較好,可以在官渡煙區進一步示范驗證。黃茂軍等人[12]通過旱地試驗,比較云煙97、云煙317、粵煙97、K326的生物學性狀、經濟性狀和產質量,認為粵煙97表現最好,云煙317表現次之,這2個品種可以在江西省旱地煙區進一步進行較大面積的試驗示范。陳學軍等人[13]從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及青枯病田間抗性表現等方面入手,在山地環境下的適應性進行了初步篩選,認為云煙203和云煙201在產量、農藝性狀、抗病性及品質等綜合性狀方面優于對照品種K326,適宜在南方山地推廣種植。趙志明[14]針對目前麗江煙葉生產中出現的品種退化,病蟲害加重,上部葉質量較差,成熟后期低溫影響較大等問題,開展了適宜麗江市烤煙種植品種篩選研究,云煙85、云煙317、K326和K358的綜合性狀表現相對較好,結合徐州煙廠的評吸結果,發現綜合表現較好的是云煙85和云煙317。王定斌等人[15]研究認為,VA116、GY8、紅大2、南江三號、G140的產量和產值以及內在質量表現較好,產量產值均比對照品種K326顯著提高,適宜在黃平縣作特色煙葉開發的品種推廣種植,而貴煙4號在黃平縣不適宜種植。
謝晏芬等人[16]以K326為對照,認為新品種云煙105在師宗煙區的生育期、植物學性狀、農藝性狀、田間自然發病率、經濟性狀和烤后煙葉外觀質量等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劉洪祥等人[17]研究烤煙新品種中煙104亦即CF205時,認為在煙葉產量、質量、經濟效益、抗逆力等重要性狀方面較能兼顧,綜合性狀優于對照品種NC89,與K326相當或略優,適應性較廣,適于北方平原丘陵和南方丘陵山地煙區種植。蔣志清等人[18]在貴州盤縣以K326為對照,分析烤煙新品種(系)GY-8、黔煙1號、黔煙2號、黔煙3號、黔煙4號、黔煙5號、黔煙6號、黔煙7號、黔煙8號、CZ-1、H96-807、金7936和畢納1號共14個品種的生育期、田間發病率、農藝性狀、烘烤特性、產值和產量等,指出黔煙1號和黔煙4號、黔煙7號和H96-807的整體性狀最佳。李云等人[19]對新引進的3個烤煙品種進行了生態適應性試驗,認為南江3號總體表現最好,耐肥性強,易烘烤,煙葉外觀質量佳,產量、產值、中上等煙比例均高于對照K326,適宜在湖南省龍山縣推廣種植。沈子霞等人[20]為優化遵義市烤煙生產品種結構,進一步發掘、利用烤煙品種在煙葉質量及風格形成中的作用,滿足煙葉市場的多樣性需求,以K326為對照,對13個貴州省自育的烤煙新品種在貴州黔中地區(遵義)生態及生產技術條件下的性狀表現進行了綜合試驗鑒定,結果表明GY-0802可作為黔中地區烤煙生產的后備品種。田景先[21]研究表明,新品種(系)GTH-1、930032、南江3號在田間長勢、田間抗病性、主要經濟性狀(均價、產量、產值、中上等煙比例)、化學成分含量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均優于對照云煙85、K326,說明這3個新品種(系)適宜在該地區推廣種植。田勁松等人[22]以K326為對照,研究表明在產量、產值上南江3號顯著高于對照及其他品種,且農藝性狀表現較好,適應性強,是9個品種中綜合性狀表現最好的,可在銅仁地區示范推廣。
1.2 以云煙87為參照的品種適應性評價
云煙87也是我國推廣面積較大的品種之一,是多個省級煙區的主栽品種。李康等人[23]在相同種植條件下,以云煙87為對照,對烤煙品種云煙105、云煙97、NC297、XYN 87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在4個試驗品種中,以云煙97表現最好。楊立強[24]以云煙87為對照,對比研究了5個烤煙新品種KRK23、KRK26、KRK28、T29、XYN87在騰沖煙區的種植的差異,指出KRK26和KRK28表現最優,綜合性狀表現最好的是KRK26,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可以作為騰沖煙區的后備推廣品種。段賓賓等人[25]在南陽地區種植NC89、云煙87、豫6,觀察其物理性狀、外觀質量、化學成分、中性致香物質,分析各品種的穩定性及適應性。豫6和NC89品種總體質量表現較好,適宜在南陽煙區推廣種植。在云南騰沖煙區生態條件下,云煙87表現突出,理化性狀較穩定,適應性最好,可作為河北中煙工業公司原料烤煙品種進行規模種植[26]。左成鳳[27]研究表明,南江3號的農藝性狀、抗病能力和經濟性狀均較云煙87好,外觀質量和內在化學成分與云煙87相當;南江3號主要表現為有效葉片數多、產量高、質量好、抗病性強、適應性強、經濟價值高,可以在興義地區推廣種植。茍正貴等人[28]對甕安縣目前栽培的8個烤煙品種(系)農藝及經濟性狀進行了比較試驗,認為田間長勢以云煙87、南江3號、WA-2(系)較好;經濟性狀以WA-2(系)表現最佳,其產值、均價、上中等煙比例較對照均達到極顯著水平,產量達到顯著水平。
1.3 其他品種適應性評價
胡海洲等人[29]研究恩施州種植的中煙103、中煙201和CF205,發現上述3個品種在恩施州不同產區較好地體現了品種特性和經濟效益,可以在恩施煙區進一步示范驗證。程小強等人[30]在江西省峽江縣進行了烤煙品種紅花大金元的示范試驗,分析了紅花大金元在大田生長期的生物學性狀、農藝性狀、產量、質量等指標,結果表明紅花大金元大田前期長勢強、生長速度快,烤后煙葉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較好,符合煙草企業要求。李其星等人[31]研究表明,云煙97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黑脛病、氣候斑點病等煙草主要病害發病率均低于對照品種,產值在所有供試品種中最高,在德保地區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2.1 云南、貴州煙區的品種選擇
周金仙[32]通過對1999~2001年云南省煙草品種區域化布局,研究11個地州60多個試點14個參試品種煙葉的產量、上等煙、產值等,對多年多點的初始數據進行聯合方差分析,得出: 參試品種的生態適應性存在較大的差異,品種間生態適應性強弱排序為:K326>云煙87>云煙85>G28>K358>K346>V2>RG17>NC82>云煙317>Coker371>K394>RG11>紅花大金元。
張誼寒等人[45]在云南省16個地點進行引種試驗,結果表明從巴西引進的烤煙品種PVH19早熟、適應性廣、綜合抗性好、優質、適產。
周立彬等人[33]研究指出,與K326相比,南江3號在貴州煙區長勢強、生育期長、抗病力強、產量和產值高、煙葉外觀質量好,吸食品質與K326相當,在貴州煙區具有很好的生態適應性。王懷珠等人[34]在貴州特色煙區進行了新品種(系)GTH-1、930032、南江3號田間長勢、田間抗病性、主要經濟性狀(均價、產量、產值、中上等煙比例)、化學成分含量等方面的研究,認為上述品種的綜合表現均優于對照云煙85、K326,說明3個新品種(系)適宜在該地區推廣種植。
2.2 湖南、安徽煙區的品種選擇
不同煙草品種有其特定的適宜生態區域,有些品種適應區域較廣、適應性強,有些品種適應區域較窄。戴杏華[35]研究指出,煙葉生產上必須根據品種的生態適應性來布局,在湘南加大K326的種植規模,力爭以K326為主栽品種,在湘中以云煙87為主,適當種植K326,在湘西北加大K326的比例,做到云煙87和K326并重。研究從巴西、津巴布韋引進的6個品種(系),發現表現較好的品種是NC71、PVH2254,其次是PVH2306、PVH2275,后續的觀察發現表現較差的是RGH04和PVH2299,不適合在湖南煙區種植[36]。周應兵[37]在安徽的亳州、固鎮、明光、宣州、蕪湖共 5個市縣對烤煙新品種云煙 85進行了引種試驗,指出云煙 85在上述 4個試點的適應性強,煙葉產量高、質量好、效益高,其主要經濟性狀和煙葉品質均優于NC89,可以大面積示范與推廣,但應加強氣斑病和黑脛病的預防。
2.3 北方平原丘陵煙區的品種選擇
針對吉林省生態環境特點,研究者[38]指出優質烤煙品種龍煙911、云煙87、吉煙7號、K326、NC89均適宜在吉林煙區種植,但白城地區最適宜種植NC89,其次是吉煙7號;長春地區最適宜種植龍煙911,其次是NC89;敦化市最適宜種植龍煙911,其次是吉煙7號;遼源市適宜種植云煙87、龍煙911;吉林地區適宜種植龍煙91、云煙87。另有學者[39]認為從美國引進的3個新品種NC102、NC55和NC297中,NC55的綜合表現為最好,在山東煙區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還有,強行退燒會使體溫驟降,大量出汗容易導致虛脫,進而容易損傷腎臟,因此退燒不能指望速戰速決,更不能濫用激素。這在官方的文件中也有體現,在2011 年我國衛生部頒布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已經明確指出,單純以退熱和止痛為目的使用糖皮質激素,特別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熱和止痛為目的使用糖皮質激素,屬于濫用藥物。
有研究認為,陜南煙區應以中煙90為骨干品種,搭配種植K326;渭北陜北煙區應以NC89為骨干品種,搭配種植紅花大金元[40]。
2.4 其他煙區的品種選擇
烤煙新品種中煙202(CF202)是采用MS中煙90為母本,CT107為父本組配而成的雄性不育雜交種。 賈興華等人[41]以中煙202為材料,研究結果表明該品種主要植物學性狀遺傳穩定,煙葉產量、品質、抗性等重要農藝性狀較為諧調兼顧,農業經濟效能明顯優于主栽對照品種NC89,是一個農藝適應性強,煙葉產量穩定,吸食品質彰顯濃香型風格,適宜我國黃淮、東北和南方部分煙區種植的優良烤煙新品種。孫渭等人[42]研究指出,秦煙96(QY96)的遺傳性狀穩定、群體整齊一致、抗旱性強、抗黑脛病、中抗赤星病、PVY和青枯病,綜合抗病性優于對照NC89。在陜西省區試和全國區試結果表明,秦煙96的煙葉產量、均價、上等煙比例、產值等均明顯高于對照,是一個集品質、抗性、產量、適應性等方面能夠較好兼顧的優良品種,適宜于陜西、河南、山東、甘肅和山西等黃淮煙區種植。豫煙6號是以MSK326為母本,自選烤煙品系農大202為父本雜交育成的雜交種,是一個品質、抗性、產量、適應性等方面較能兼顧的優良新品種,特別適宜在雨養煙區種植[43]??緹熜缕贩N中煙102(原品系代號CF986),系由優質烤煙品種紅花大金元作母本,北方煙區主栽品種NC89為父本,采用常規育種技術定向選育而成的烤煙新純系品種。該品種聚合了親本紅花大金元的煙葉質量特點和NC89的農藝適應性,煙葉產量、品質、抗性、適應性等重要性狀間較為諧調兼顧,綜合性狀和經濟效能表現優于生產主栽對照品種NC89,適于山東、河南、陜西、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北方平原丘陵煙區種植[44]。
石媛媛[45]采用系統分析方法和計算機模擬技術,利用煙草栽培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現有研究成果,解析、提煉和綜合煙草施肥管理與煙草品種類型、生態環境及生產水平之間的定量化關系,構建了煙草氮肥運籌知識模型、煙草植株氮素分配模型等,并進一步結合煙草栽培管理知識庫,設計和實現了綜合性、智能化和構件化的基于知識模型的煙草氮肥運籌決策支持系統。該研究綜合了生態環境對煙草品種的影響,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煙草在當地生態環境生長發育中最佳的氮肥決策,因此,該系統也可以反映品種的生態適應性。汪璇[46]等人依據煙葉生長生物學特性,篩選出影響黔江烤煙種植的主要生態指標,在GIS支持下根據山區生態環境特點,對各生態要素進行“由點及面”的空間模擬,在此基礎上將模糊邏輯和神經網絡相結合,引入模糊神經網絡對烤煙生態適宜性進行評價。郭兆夏[47]等人為掌握陜西省烤煙種植氣候適宜性地域分布,利用GIS技術對指標各氣象因子進行空間分布模擬,結合區劃指標制作出精細化的烤煙氣候適宜性區劃圖,并指出陜南漢江支流海拔300~700 m的平原、緩坡地和商洛地區南部海拔1 000 m以下的川道、淺山區為陜西省烤煙適宜區,此區光、熱、水等氣候資源滿足優質烤煙的生長需求,可作為陜西烤煙生產基地。
(1)擴大研究范圍,產研結合,將生態型分類與產量聯系起來進行研究;
(2)從生態的角度篩選和培育適于當地生態環境的烤煙品種,調整煙區烤煙種植結構,定期調整烤煙品種種植結構;
(3)保持植煙土壤肥力的均衡,保護生物種群的多樣性,降低病蟲害的發生與流行,穩定烤煙品種優良特性,豐富煙葉多樣性(香氣風格、品質穩定性和庫存結構等),滿足中式卷煙對不同煙葉原料的需求,是未來各個大小煙草種植區域進行烤煙生產的必由之路。
[1] 劉 強.創新煙葉資源配置方式,改革煙葉生產組織管理模式[J].作物研究,2009,23(1):151-152.
[2] 馬劍雄,徐興陽,羅華元,等.不同品種烤煙對種植海拔的敏感性[J].煙草科技,2009,(3):53-55,61.
[3] 易海根.永州煙區烤煙新品種適應性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0.
[13]歐陽祝仁,周鈺淇.桂陽縣烤煙新品種適應性及配套措施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22):70-71.
[14]劉洪祥,賈興華,王元英,等.烤煙新品種中煙98的選育及評價利用[J].中國煙草學報,2000,(3):8-14.
[15]馮 婭,蔣 衛,田維強,等.7個烤煙良種的比較[J].農技服務,2012,(1):79-81.
[16]符昌武,張如陽,楊 明,等.普洱地區主栽烤煙品種的生態適應性評價[J].湖南農業科學,2010,(17):14-17.
[17]左成鳳,韓佩良,劉仁祥.6個烤煙品種在黔西南州的適應性[J].貴州農業科學,2011,(10):79-82.
[18]陳萬奎,楊 軍,羅貞寶,等.貴州省黔西縣不同烤煙品種生態適應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2):10354,10363.
[19]王利兵,吳金富,潘日洪,等.烤煙新品種適應性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1,(1):35-37.
[20]高映華.昆明市官渡區烤煙新品種適應性研究初報[J].云南農業科技,2011,(1):13-17.
[21]黃茂軍,周海龍,曾 浩,等.旱地烤煙新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江西農業學報,2011,(12):107-108,112.
[22]陳學軍,劉 勇,宗 會,等.適宜山地栽培的烤煙新品種的初步篩選[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5,(5):5-7.
[23]趙志明.云南麗江適宜烤煙品種篩選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8.
[24]王定斌,劉仁祥,付繼剛,等.不同烤煙品種在黃平縣的適應性試驗[J].貴州農業科學,2011,(4):71-74,77.
[25]謝晏芬,陳 波,劉建軍,等.烤煙新品種“云煙105”適應性試驗[J].云南農業科技,2011,(2):17-19.
[26]劉洪祥,羅成剛,陳志強,等.烤煙新品種中煙104的選育及評價利用[J].中國煙草科學,2010,(3):1-6,12.
[27]蔣志清,邱正高,張福全,等.烤煙新品種(系)區域試驗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13):669-672.
[28]李 云,卻志群.三個烤煙新品種在湘西龍山煙區的生態適應性試驗[J].湖南農業科學,2012,(8):13-14.
[29]沈子霞,王 軍,霍沁建,等.13個烤煙新品種在黔中地區的適應性[J].貴州農業科學,2011,(10):22-26.
[30]田景先,黃昌祥,楊天沛,等.不同烤煙品種區域適應性及其品質特征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9,(6):23-25.
[31]田勁松,羅會斌,王興榮,等.銅仁地區特色煙葉生產品種篩選[J].作物研究,2011,(5):465-467.
[32]段賓賓,趙銘欽,王 冬,等.南陽煙區烤煙品種NC89、云煙87和豫煙6號的適應性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1,(3):863-867.
[33]周立彬,周建云,劉國順,等.烤煙新品種南江3號在貴州煙區的生態適應性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1,(7):57-62,66.
[34]王懷珠,李洪勛,田景先.5個烤煙品種在貴州地區的區域適應性試驗[J].江蘇農業科學,2011,(1):111-112.
[35]戴杏華.湖南不同生態區烤煙煙葉品質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8.
[36]楊全柳,胡衛東,李 偉,等.引進國外烤煙品種適應性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1,(5):15-19.
[37]周應兵,林國平,李 桐,等.烤煙新品種云煙85的引種試驗[J].安徽農業科學,2002,(5):787-789.
[38]王思遠,郭志遙,崔喜艷,等.吉林省煙區優質烤煙品種區域適應性研究[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5,(5):13-17.
[39]尹東升,杜傳印,劉廣玉,等.引進美國烤煙新品種適應性對比試驗[J].山東農業科學,2010,(5):23-25.
[40]謝秀晴,王漢瓊,張東明.陜西省烤煙品種布局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1995,(4):19-21.
[41]賈興華,馮全福,王元英,等.烤煙新品種中煙202(CF202)的選育及其主要性狀鑒定[J].中國煙草科學,2012,(1):1-6.
[42]孫 渭,陳志強,馬英明,等.烤煙新品種秦煙96的選育及其特征特性[J].中國煙草科學,2012,(2):28-33.
[43]楊鐵釗,張小全,李群平,等.烤煙新品種豫煙6號的選育及特征特性[J].中國煙草科學,2010,(3):7-12.
[44]賈興華,馮全福,王元英,等.烤煙新品種中煙102的選育及其應用評價[J].中國煙草科學,2011,(6):1-6.
[45]石媛媛.基于知識模型的煙草氮肥運籌決策支持系統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6.
[46]汪 璇,徐小洪,呂家恪,等.基于GIS和模糊神經網絡的西南山地烤煙生態適宜性評價[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2,(10):1366-1374.
[47]郭兆夏,賀文麗,李星敏,等.基于GIS的陜西省烤煙氣候生態適宜性區劃[J].中國煙草學報,2012,(2):21-24.
ResearchProgressonEcologicalAdaptationoftheVarietyofFlue-curedTobacco
WANGWei1,2
(1 College of Agronom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China; 2 Changde Tobacco Franchising Bureau, Changde, Hunan 415000, China)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ach size of flue-cured tobacco growing region and cultivated varieties screened from a single eco-regional and eco-regional system, and pointed out that screening and nurturing suitable for the local environment of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 from an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which meet the needs of Chinese cigarettes of different tobacco raw materials, it was one of the future need to focus on the direction.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y;Ecological adaptation
S572
A
1001-5280(2012)07-0142-05
10.3969/j.issn.1001-5280.2012.07.42
責任編輯:黃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