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鵬
食管靜脈曲張(esophageal varices,EV)是各種原因肝硬化所致門脈高壓的嚴重并發癥,一旦破裂往往造成致命的大出血。傳統手術治療對患者創傷較大,且不能治療根本并受患者肝功能情況限制。內鏡下結扎術(EVL)以其操作簡便、安全、療效好等特點正逐漸受到重視并不斷發展。我科自2001年至2006年共行多連環EVL183例,現將療效及體會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胃鏡診斷EV 183例,其中急性出血162例,根據治療時機的選擇不同分為緊急止血(首次內鏡結扎距出血發作時間在8~72 h內)61例,延遲止血(經降門脈壓藥物或三腔兩囊管等非手術治療使出血得以暫時停止,病情穩定后再行EVL)101例。包括手術后再出血46例。首次出血預防性EVL 21例。
1.2 器械與方法 均采用Olympus-100或70電子胃鏡系列及Wilson-Cook六連環套扎器。患者建立一至兩條有效靜脈通路,積極輸液或輸血。內鏡檢查,觀察曲張靜脈情況并選擇結扎點,如情況允許,進入胃內觀察胃黏膜情況。然后退鏡安裝六連環套扎器。術后視病情禁食24 h以上,并應用降門脈壓及制酸藥物。
1.3 療效判定 活動性出血控制內鏡結扎術后,吸盡食管腔內的血液,見無持續出血,術后72 h內無新的上消化道出血。EV根治食道末端5 cm內無曲張靜脈殘留。控制出血失敗兩次EVL未能控制活動性出血;或雖經二次EVL控制出血,但因持續出血需增加輸血四個單位以上。復發出血兩次EVL后再發生出血,需進行未經事先安排的治療。
1.4 術后復查及隨訪 每隔兩周重復實施EVL,直至食管下段曲張靜脈完全閉塞。追蹤期內,第一次復查在根治后三個月,第二次為6~8個月,以后一年一次。隨訪期內若發現曲張靜脈復發再予以結扎。
2.1 緊急止血 平均止血率97.5%,食管靜脈曲張滲血控制率100%,噴射性出血控制率95%。平均結扎8點。
2.2 延遲止血 出血控制率98%。平均結扎6點。
2.3 EV根治情況 EV根治132例,根治率72%,30例失訪,2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平均需經4次EVL達到EV根治。根治后規范隨訪觀察可維持根治狀態。
術后低熱17例,胸骨后疼痛32例,咽部不適49例,未予特殊處理,一周后均自行緩解。
隨著內鏡技術及設備的不斷發展,EVL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根據我們的治療經驗,認為EVL在急性出血的止血方面療效確切,可根據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時機。對于噴射性出血,可以直接予以結扎或在其上下左右結扎使出血停止。多環套扎在急性出血的治療中優勢較明顯,一次進鏡可連續結扎,減少了結扎間歇時間,更適合急、危重患者的搶救[1]。如患者經各種非手術治療后病情相對穩定,可選擇在相對穩定的無出血時間內行EVL,此時視野更為清晰,操作更為從容,使EVL能順利進行[2]。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治療的162例出血患者,包括外科斷流或分流手術后再出血患者46例,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們推薦斷流或分流術失敗或復發出血者應首選EVL,如EVL失敗或反復再次出血可考慮再手術療效。
關于EVL根治及復發,我們總結平均經4次EVL后可達到根治。關于EVL對首次出血的預防,目前存在較大爭議,可選擇出高危患者進行EVL,積極的預防出血治療。但病例數較少且尚缺乏長期隨訪觀察,對其是否能降低首次出血發生率及死亡率尚無確切結論。
EVL操作簡便、安全,對急性出血控制效果較好,可根據情況選擇不同時機治療,可作為外科斷流或分流術后再出血患者的首選治療,根治后規范隨訪觀察可維持根治狀態。
[1]張斌,楊蕾,李長鋒,等.食管靜脈曲張內鏡下結扎術臨床療效分析.肝膽外科雜志,2005,13(4):283-285.
[2]張斌,鄭澤霖,鄭玉貴,等.內鏡結扎術治療食管靜脈曲張.腹部外科,2003,16(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