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雄 溫月梅 鄭向兵 杜海燕
山西省沁源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山西沁源 046500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其新實施細則幾個問題之我見
張志雄 溫月梅 鄭向兵 杜海燕
山西省沁源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山西沁源 046500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頒布,使各類公共場所的衛生狀況和衛生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改善,在預防傳染病和保障公眾健康及公共場所衛生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新型公共場所不斷涌現,新的公共衛生問題也隨之發生。目前在實際工作中仍面臨許多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公共場所監督管理和衛生質量的提高,同時也給執法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如《條例》的調整范圍局限,預防性監督工作嚴格規程缺如,禁煙令具體處罰條款缺乏等。筆者通過對在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對現行公共場所法規規章存在的一些不足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和建議供商榷。
公共場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問題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其《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的頒布,將我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公共場所衛生狀況得以明顯改善。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及環境條件的改善,新型公共場所的種類和數量以及服務內容也隨之增加,公共場所的危害日益增多,公害對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健康構成了一定的威脅,衛生監督部門在執法《條例》保障公共場所衛生安全的過程中,同樣遇到了挑戰與困難。為科學、高效地實施公共場所衛生監管,現就對在日常監督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對現行公共場所法規存在的一些不足作一簡要分析,具體如下:
2011年5月1日施行的新的《細則》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調整了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執法主體由原來的“衛生防疫站”統一修改為“衛生行政部門”,衛生監督機構承擔具體監督執法任務。但《條例》規定的執法主體仍為“各級衛生防疫機構”。《條例》是行政法規,《細則》僅是部門規章,其效力遠在《條例》之下,給實際監督中公共場所違法行為的查處帶來不便,甚至出現只有責任執法,但又“無權可行使”、無法實施衛生行政處罰的兩難局面。
公共場所法規及衛生標準陳舊滯后,現行的標準基本上是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前制訂的,已經嚴重滯后于我國公共場所現狀與發展的實際。1995年衛生部將《條例》的修訂列入立法計劃,并組織成立了修訂小組,對《條例》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論證,2011年5月1日新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終于出臺并予公布施行。但由于受《條例》制約,公共場所種類仍維持原法規規定的7類28種,監管局限性依然存在,如現興的各種減肥場所、洗腳屋、按摩室、棋牌室、網吧等仍不在《條例》所調整的范圍。但這些新型公共場所所帶來的許多新的公共衛生問題,甚至成為傳染病流行的嚴重隱患[1]。同時也存在著影響人群健康的其他因素。因此,不能依法對這些場所的從業人員進行定期健康檢查,對所用用具、室內微小氣候進行監測的話,可以說這些公共場所成了監督監測的死角。尤其是網吧的快速興起,其不合格的空氣質量正威脅著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甚至中、小學生。
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許多難以解決的、不合格的公共場所主要衛生問題是:建設項目設計上存在著布局不合理、缺少必備的專用間、衛生設施不配套、重門面建設、輕基本衛生設施投入等問題。有些存在的設計衛生問題已是積重難返。《條例》的頒布實施,雖然規范了衛生部門對公共場所工程建設中的衛生執法監督責任和權利,但在實際工作中,衛生部門對新建、改建、擴建公共場所的選址、設計、竣工驗收方面的衛生執法監督權并未得到認可和落實。如《條例》頒布后,我縣新、改、擴建的各類公共場所百十余家,但是在選址、設計時主動申請衛生部門進行衛生審查的為數極少,多數是在沒有取得《建設項目衛生許可證》情況下而擅自施工建成的,待竣工并正式營業后,其經營者才到衛生部門申請辦理衛生許可證,這時所建公共場所不符合衛生要求也難以改造。再就是行政干預衛生管理現象突出。各地為了招商引資,營造投資環境,辦企業、搞三產,政府部門、領導干部等干預正常的衛生監督工作[2],使公共場所預防性衛生監督工作貫徹落實難以執行,預防性衛生監督覆蓋率偏低。
目前推行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將公共場所分為A、B、C、三個等級,按照其評定的級別分別予以諸如監督頻次不同的管理方式,目的是利用企業的自律與監管部門的監督及社會監督相結合來保障公共場所衛生安全,提高公共場所整體水平,減少群體健康危害事件的發生,保護公眾健康。但由于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城鄉標準統一,對于條件較好的城市一級公共場所來說,著實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實現了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的最高目標,在預防傳染病和保障公眾健康及公共場所衛生安全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對條件差的農村一級的小理發店、小旅店、小浴室等“小行業”來說,由于標準過細,不便于操作,再加上要求過高,執行起來更是難度較大,公共場所經營單位的持證率難以保證。
新《細則》第十八條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明確了在《條例》第二條所規定的7類28種公共場所中全面禁止吸煙。但只是對公共場所經營者進行了約束,而對真正需要約束的對象—吸煙者并沒有具體的約束條款和措施。《細則》規定僅僅是要求公共場所經營者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并配備專(兼)職人員對吸煙者進行勸阻,而缺乏配套的處罰條款和合法的處罰手段,使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難以落實到位。再有衛生監督執法人員不足也是造成執法困難的原因之一。如我縣衛生監督所只有幾十名監督員,但是監督范圍內的公共場所幾百甚至上千個,又分布在方圓2 554平方公里的不同村莊、角落。執法人員不可能整天盯在公共場所抓禁煙,所以執行起來也有難度。時至今日,禁煙令已實施九月有余,一些公共場所依舊煙霧繚繞,煙民仍隨處可見,“吞云吐霧”現象比比皆是,就連醫療機構的候診室也不例外。因此,雖然禁煙令明文規定,但由于相關規定不夠完善,執行力不夠,公共場所吸煙者,除了勸阻、呼吁之外,并沒有太大的強制約束力。
(1)健全公共場所衛生法律法規,盡快出臺公共場所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或修訂《條例》,統一執法主體,理順執法體系,提高執法執行力。(2)嚴格把好衛生許可關,把預防性監督工作作為城建前置審批的必要條件,未取得《建設項目許可證》的一律不予許可,確保衛生設施投入,消除公共場所安全隱患[3-4]。(3)制定嚴格的預防性衛生監督審批程序及相應處罰措施和處罰條款,保障公共場所預防性衛生監督工作健康、有序發展。(4)明確禁煙處罰條款及額度,使之便于操作而不流于形式。(5)結合我國國情實際,制訂適合于農村小型公共場所的金標準,保證農村小型公共場所的衛生許可證持有率,保障公共場所衛生安全。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公共場所,化妝品,飲用水衛生監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6.
[2]谷政,蔣收獲,陳剛,等.我國衛生監督領域現存問題界定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監督雜志,2008,15(1):10.
[3]王玲.公共場所用品的衛生檢測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0,8(10):98.
[4]陳建秀.關于城市社區公共衛生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醫院,2010,10(3):145-149.
R194
C
1674-4721(2012)05(a)-0146-02
2012-03-09 本文編輯:馬 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