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
全子宮切除術是婦科最常見的手術方式,傳統方式為經腹手術。近年來,婦科微創手術已發展為婦科手術的新主流。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利用陰道這一天然孔穴進行手術,具有腹部無切口、損傷小、出血少、恢復快、并發癥低等優點。我院近兩年來,實施此術式49例,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對182例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癥、功血或宮頸、卵巢良性病變的患者實施子宮切除術,其中行陰式子宮切除49例,占26.9%。年齡38~62歲。有全子宮切除指征,無禁忌證,子宮小于孕3月,均采用連續硬脊膜外麻醉。
1.2 手術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絲線將兩側小陰唇分別固定,宮頸鉗鉗夾宮頸前后唇,牽拉宮頸達或近陰道外口處。用金屬導尿管導尿,同時探查膀胱與宮頸的關系。于宮頸周圍即膀胱溝水平的陰道黏膜下注入含1∶20萬的腎上腺素生理鹽水(高血壓患者除外),在前壁膀胱溝水平環形切開陰道黏膜,換雙爪鉗牽拉宮頸,以食指分離宮頸膀胱間隙至子宮膀胱腹膜反折處,分離子宮直腸間隙至子宮直腸腹膜反折處。用陰道拉鉤拉開陰道前后壁,充分暴露膀胱宮頸韌帶、子宮主韌帶、子宮骶骨韌帶。用一把長彎血管鉗緊靠宮頸與宮頸平行鉗夾并切斷這三條韌帶,7號絲線雙重貫穿縫扎留線。同法處理對側。剪開前后腹膜反折并向兩側擴大切口。用陰道拉鉤拉開直腸膀胱,以長彎血管鉗緊靠子宮鉗夾子宮動靜脈,切斷,7號絲線雙重貫穿縫扎留線。同法處理對側。雙爪鉗協助宮頸鉗將宮體從陰道前穹窿或后穹窿翻出。長彎血管鉗分別一并鉗夾左右子宮圓韌帶、輸卵管、卵巢固有韌帶,切斷,7號絲線雙重貫穿縫扎留線。移去子宮。若子宮過大,向下牽拉,暴露子宮肌瘤,將肌瘤剜出,使子宮縮小后移出,再鉗夾處理附件。將附件斷端留線下牽,探查附件。若附件有囊腫或積水積膿,將其剔除或切除。仔細探查各斷端有無出血。可吸收縫合線將盆底前后腹膜與陰道前后四層一次間斷縫合,左從兩角開始向中間連續縫合,于中間打結。術畢留置尿管,陰道填塞碘伏紗布。
單純全子宮切除術45例,全子宮加單附件切除術3例,1例上推膀胱中無法找到正常解剖結構而中轉開腹。手術時間最長者115 min,最短者45 min。出血量:最多200 ml,最少50 ml。無一例盆腔臟器損傷。術后24 h內肛門自動排氣,疼痛相對較輕,下床活動早,進食早,恢復快,腹壁無疤痕。隨訪6個月,無陰道壁脫垂及性生活明顯不適現象。
近年來,微創觀念在婦科手術中越來越受青睞,腹腔鏡器械價格昂貴,基層醫院由于經濟條件限制而無法普及。而陰式手術近年來在基層醫院受到推崇。陰式切除術利用陰道這一天然孔穴和醫生的技術能力采取的手術方式,具有腹部無切口,符合現代審美要求,損傷小、出血少、盆腔干擾少、術后疼痛輕、腸功能恢復快、并發癥低、住院時間短等優點,適應于基層應用。陰式非脫垂全子宮切除術不能完全代替開腹手術,要求術者陰式手術操作熟練,臨床經驗豐富,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故選擇病例仍很重要。
總之,只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征,病例選擇適當,可充分發揮陰式子宮切除的優點,造福廣大患者,在基層醫院有極好的臨床應用價值,特別適合基層醫院推廣。
[1] 謝慶煌,柳小春.經陰道子宮手術圖譜.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