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季
結核性腦膜炎,(以下簡稱結腦)是神經系統結核病最常見的類型,高顱壓是結腦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過對2006~2010年間,本院收治的50例中、晚期結腦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沖擊療法,使腦壓迅速下降,病情很快善,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0例結核性腦膜炎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在17~82歲之間。結腦分型情況:腦膜腦炎型33例,腦脊髓膜炎型17例;同時伴腦結核球型8例;伴肺結核情況:血行播散性肺結核20例,繼發性肺結核13例,伴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2例,伴結核性腦膜炎2例,伴頸淋巴結結核2例,伴睪丸結核1例,伴結核性腹膜炎1例,無其他部位結核9例。
抗結核采用3HS(K)RZ/12-18HR,或3HERZ/12-18HR(H-異煙肼,S-鏈霉素,R-利福平,Z-吡嗪酰胺,K-丁胺卡那,E-乙胺丁醇),同時抗炎,脫水,多選用20%甘露醇,血管擴張劑,營養腦細胞,保肝,對癥等治療的情況下,采用大劑量地塞米松沖擊療法,地地塞米松用量為5~20 mg/d靜脈滴注,根據病情好轉情況,一周左右開始減量,每次減量2~3毫克,5~7 d減量一次;后改強的松口服一段時間,腰穿并鞘內注藥:異煙胼0.1+地塞米松5 mg/次,根據病情每日或每周給藥一次。
1周內癥狀好轉者占98%,2~4周內癥狀消失占90%,其中發熱平均消失時間14 d左右,嘔吐平均消失時間15 d左右(口服激素平均28 d)1~2周內腦膜刺激征改善95%,3~4周內,腦膜刺激癥消失96%(平均23 d±1 d,口服激素39.4天);1周內腦壓下降占90%,2~4周內腦壓正常80%,腦脊髓液化驗:1~2周內好轉78%,2~4周內正常60%,4~8周內正常90%。
結腦是由于結核菌侵入蛛網膜下腔進而累及軟腦膜、蛛網膜、腦實質及腦血管的病變。由于病變所在解剖部位的重要性和病理變化的復雜性,決定了結腦是最嚴重的結核病。它是結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1],尤其是中、晚期患者常合并顱內高壓,患者可在短期內死亡。當今,結核病的化學藥物可以迅速殺死結核菌,因此絕大多數結腦的死因不是結核病特異性病理改變而引起,乃是結腦在其病理演變過程中所產生的合并癥-腦水腫,腦積水、腦室擴張、高顱壓所致的腦疝引起腦功能衰竭而死亡。激素具有抗炎、抗纖維化、抗過敏及抑制海曼士反應的作用。使用激素促使腦和腦膜炎癥消散和吸收,防止纖維組織增生和動脈炎等[3]。作者通過對重癥結腦患者在強化抗結核、脫水等治療的情況下,采用大劑量地塞米松沖擊療法,使結核中毒癥狀迅速改善,腦壓迅速下降,腦脊液化驗明顯好轉,提高存活率為95%,口服激素為85%,不用激素為45%,減少并發癥,尤其有椎管梗阻的患者尤為有效。
綜上所述,地塞米松沖擊療法在結腦治療中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對于提高治愈率,縮短療程,減少并發癥及死亡率具有顯著療效[2],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
[1]周文琳,田荊芳.結核性腦膜炎389例臨床分析及早期診斷探討.臨床肺科雜志,2009,14(5):626-628.
[2]杜敏,朱朝敏.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結核性病腦膜炎研究進展.兒科藥學雜志,2009,15(3):55-58.
[3]郭俊林.大劑量靜脈滴注糖皮質激素聯合鞘內注射輔助治療中晚期結核性腦膜炎療效觀察.吉林醫學,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