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麗
抗菌藥物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在世界處方藥市場消費中排名第二[1]。有資料顯示我國住院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率高達80%,抗菌藥物使用量最低的醫院也要占到30%左右,部分基層醫院可能高達50%以上[2]。按照《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要求,對我院2010年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分析。
1.1 資料來源 隨機抽取2010年門診處方600份進行處方指標統計分析,抽取600份出院病歷進行抗菌藥物用藥指標分析。隨機抽查Ⅰ類切口出院病歷360份進行外科清潔手術預防用藥指標統計、重點手術每月各抽樣30份進行接受清潔手術者術前0.5~2.0 h給藥百分率的調查,住院用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檢查采取重點科室每月各抽樣30份進行調查。
1.2 統計與分析 運用Excel軟件對有關排序、構成比、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等進行計算,用藥指標計算方法按照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指標[3],藥品分類依據《新編藥物學》(第16版)藥品分類法。
2.1 處方情況 每次就診人均用藥品種數為4.6種,每次就診人均藥費為16.71元,就診使用抗菌藥物百分率為26.67%,就診使用注射藥物的百分率為30.17%,基本藥物占處方用藥的百分率為53.26%。
2.2 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藥物品種數為4.9種,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藥物品費用為749.11元,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藥物的百分率69.67%,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為70.89,抗菌藥物費用占藥費總額的百分率67.89%,抗菌藥物特殊品種使用量占抗菌藥物使用量的百分率1.78%,住院用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檢查百分率7.7%。
2.3 外科清潔手術預防用藥情況 2010年Ⅰ類切口手術出院病歷360例,抗菌藥物使用率100%,術前用藥一般在3 d~0.5 h,術后持續用藥1~10 d,平均6 d;268例為預防感染用藥,92例為治療感染用藥;術前0.5~2.0 h內使用抗菌藥物的占20%(72例),術后用藥占50%(180例)。
2.4 各類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600份病歷涉及抗菌藥物共8類46個品種,使用量前三位的是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DDDs分別為 2019.5、1091.2、1127.9。
3.1 處方指標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 我院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26.27%)超過規定,住院用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檢查百分率(7.7%)低,其他指標基本符合要求。究其原因跟醫生開藥習慣有關。
3.2 抗菌藥物用藥指標 我院抗菌藥物臨床用藥不符合《20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和“十大指標”要求,主要表現在: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69.67%)、抗菌藥物費用占藥費總額的百分率(67.89%)、抗菌藥物使用強度(70.89)、抗菌藥物品種(46種)均超過國家規定。分析其原因跟以下因素有關:①政府對鄉鎮衛生院投入嚴重不足,其主要依靠業務收入來維持基本運轉,其中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主要部分,而抗菌藥物占相當大的比例;②醫生的業務水平不高;③患者對抗菌藥物敏感性降低,為了獲得治療效果,提高抗菌藥物使用量和應用強度;④極個別醫生在經濟利益驅動下濫用抗菌藥物;⑤患者主動要求使用抗菌藥物。
3.3 外科清潔手術預防用藥指標 我院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100%)高、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時間(平均6 d)長。108例手術在手術前2 h甚至手術前幾天就開始給藥,另外180例手術則在患者回病房后才開始給藥。不符合《普通外科Ⅰ類(清潔)切口手術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管理實施細則 》規定。因此,臨床醫生應嚴格掌握預防用藥適應證、時機、患者病理生理狀況、抗菌藥物的抗菌譜、抗菌藥物的藥動學特點、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等綜合考慮選擇抗菌藥物。
3.4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 我院抗菌藥物使用不太合理,臨床醫生應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學習,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醫院要嚴格執行抗菌藥物管理的相關制度,把抗菌藥物的使用控制在合理范圍。
[1] 梁永紅,王偉.2008年我院抗菌藥物的使用分析.西北藥學雜志,2010,25(2):148-149.
[2] 繆曉輝.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8,21(2):122-125.
[3] 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1版).衛辦醫政函〔2011〕5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