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亮亮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局部腦供血障礙所致短暫性神經功能缺損,部分患者可進一步發展為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腦梗死的先兆癥狀,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利于防治腦梗死發生。本文觀察巴曲酶聯合奧扎格雷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84例,所選患者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診斷標準,所選患者每天發作均大于2次,發作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單癱或者偏癱、肢體麻木、感覺減退、眩暈、失語等。均行CT或者MRI檢查顯示為腔隙性腦梗死。同時排除出血性疾病患者、有出現傾向患者、精神障礙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所選患者對本試驗知情同意。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59.7±6.4)歲;其中頸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25例,基底動脈系統腦缺血發作患者17例;合并有高血壓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8例,冠心病患者4例。對照組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齡47~78歲,平均齡(58.7±7.2)歲;其中頸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27例,基底動脈系統腦缺血發作患者15例;合并有高血壓患者10例,糖尿病患者9例,冠心病患者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變系統、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控制血壓、降血糖、降脂等對癥治療。對照組同時給予阿司匹林100 mg/d,舒血寧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鹽水注射液150 ml中靜脈滴注,連續應用14天。觀察組給予巴曲酶注射液加入生理鹽水注射液100 ml中靜脈滴注,巴曲酶共用藥3次,劑量分別為10Bu、5Bu和5Bu,隔日用藥1次。觀察組同時給予奧扎格雷鈉注射液每天80 mg,加入生理鹽水注射液1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應用14天。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改善情況,監測治療過程中凝血的改變情況。
1.3 臨床療效評定 患者治療3天內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臨床癥狀和體征得到有效控制為基本治愈;治療14天內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得到控制,為有效;治療14天后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得到控制,為無效;患者發展為腦梗死或腦出血,為惡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4.0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評定結果。觀察組治愈34例,有效7例,無效1例,惡化0例,總有效率為97.6%;對照組治愈22例,有效11例,無效7例,惡化2例,總有效率為78.5%;觀察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腦暫時性血液灌注不足,患者可表現為突然發作、持續時間幾分鐘或者數小時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可在24 h內完全恢復正常。沒有采取積極措施治療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部分患者可發作為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被認為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但目前而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認為,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狹窄、血液成分異常或改變等情況是導致暫時性腦供血不足,引起局灶性腦功能障礙[1]。
巴曲酶能夠顯著降低血漿中纖維蛋白含量,能夠改善血液粘滯度,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血流量,能夠抑制血管痙攣,對內皮細胞有保護作用,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血腦屏障[2]。奧扎格雷鈉是抗血小板類藥物,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同時促進前列環素生成,改善前列環素和血栓素A2的比例,抑制血小板聚集,影響血栓形成,對腦組織微循環和能力代謝有改善作用[3]。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巴曲酶聯合奧扎格雷能夠顯著改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臨床療效顯著,值得借鑒。
[1]果春雨,韓佩華,王東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認知和治療.中國醫藥指南,2010,8(33):42-43.
[2]郭潤芳.依達拉奉注射液聯合巴曲酶治療急性腦梗死6O例臨床觀察.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22(9):1079-1080.
[3]任高權,李妍怡.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60例臨床觀察.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1,28(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