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云鳳 劉奇利
異位妊娠是由于受精卵在子宮以外植入并發育而形成的,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其發病急、病情重,特別是大量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者更加兇險如不及時救治,可隨時危及患者生命,在這一過程中護理工作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主要包括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迅速建立有效靜脈通道,正確擺放體位,給予吸氧,積極完善術前準備工作,加強心理護理,術后給予合理的治療和全面的護理,做好出院指導,護理工作做好了,可降低生命危險的發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1.1 臨床資料 所選病例為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36例異位妊娠患者,年齡17~41歲,平均30.5歲,已婚29例,未婚7例。所有病例尿HCG均陽性,腹腔穿刺或陰道后穹窿穿刺均抽出不凝血。術前均明確診斷為異位妊娠破裂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術中證實全部為輸卵管妊娠破裂病理診斷均為輸卵管妊娠。主要臨床表現:皮膚黏膜蒼白,四肢皮膚濕冷,出冷汗,煩躁,口渴,尿量減少,脈搏弱、快、細,短期內血壓<80/60 mm Hg,心率>100次/min;其中9例患者出現表情淡漠,6例意識模糊,2例昏迷。36例患者均有停經史、陰道不規則流血、腹痛、腹膜刺激癥狀及腹部移動性濁音等體征。腹腔內出血800 ml以內的13例,腹腔內出血800~2 000 ml 20例,腹腔內出血2000~4000 ml 3例。
1.2 結果 36例患者均康復出院,平均住院時間為5~8天。
2.1 術前護理 取仰臥位,頭部和軀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保持呼吸道通暢采用鼻塞給予高流量吸氧。迅速建立有效靜脈通道,對于嚴重休克者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一條輸入晶體溶液如復方氯化鈉溶液,另一條輸入膠體溶液如全血,迅速補充血容量,改善有效循環。靜脈通道選用直而粗的血管,如肘正中靜脈,采用16~18G留置針,嚴格無菌操作,動作要輕、快、準,以防加重患者的病情及痛苦。同時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說明操作的方法與目的,使其有安全感。在搶救休克的同時,迅速地完善術前準備工作,如急查血常規、凝血四項,完善心電圖,備皮,留置尿管,必要時留置胃管,作麻醉藥物及抗生素藥物過敏試驗,并通知手術室。
2.2 術中護理 幫助患者取平臥位,下肢抬高20°~30°以利靜脈回流,使頭部保持水平位。密切觀察患者的全身情況,如皮膚顏色、溫度、尿量、意識等,利用心電監護儀監測其血壓、脈搏、心率、血氧飽和度,及時調整輸液速度。
2.3 術后護理 術后應取平臥位6 h,血壓平穩后取30°~45°仰臥位。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定時測量其體溫、脈搏、血壓、呼吸,注意觀察其意識及面色變化。保持導尿管通暢,準確記錄出入量。根據患者病情變化隨時調整輸液速度,以防引起肺水腫。對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保持其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及性質。觀察切口輔料是否干燥、切口有無紅腫。飲食亦清談、營養豐富、易消化、低鹽,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給予輕瀉劑,避免用力排便加重病情。幫助其勤翻身,待病情穩定后,鼓勵適當下床活動,減少盆腔粘連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
2.4 心理護理 患者由于對異位妊娠缺乏認識,感到悲觀失望,對治療采取消極的態度。這時,我們除了引導患者正確認識該病外,還要采取精神療法,鼓勵患者多傾訴,循循善導,使其增強自我價值感和自身保護感,消除治療顧慮,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尤其對未婚患者,心里疏導更為重要。
異位妊娠破裂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其中輸卵管妊娠破裂占90%~95%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輸卵管破裂出血可導致失血性休克,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1]。通過對36例異位妊娠破裂導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進行搶救和護理的觀察,使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對失血性休克患者搶救要迅速準確井然有序,醫護緊密配合,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2]。在搶救過程中,護理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應嚴密觀察病情,積極糾正休克,保持呼吸道通暢,做好心理護理,完善術前準備,準確診斷、積極抗休克、迅速手術止血、精心護理是取得搶救成功的關鍵。加強術后護理是預防并發癥、促進患者機體早日康復不可缺少的環節。做好出院指導,能使其更好地康復,改善生活質量,減少再次患異位妊娠的機會。
[1]樂杰.婦產科學.第 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4-105.
[2]馬國梅.產后失血性休克子宮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觀察與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03,9(11):85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