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珠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臨床上以前驅期短、低熱、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征。一般病情較輕,病程短,預后良好[1]。其傳播速度較快,潛伏期10~23 d,人群普遍易感,學生多發。一般病程為1周左右,該病并發癥較少。近年來,散發及局部暴發流行時有發生[2]。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自2011年上半學年(2~7月份),我門診部收治的99例風疹學員,其中男90例,女9例,療程最短4 d,最長8 d,平均5 d。經過治療和護理,病愈96例,轉院3例。
1.2 臨床表現 99例均有發熱(體溫37.5℃ ~38.5℃)、頸后淋巴結腫大、皮疹。皮疹呈細點狀紅色斑丘疹,初見于面部,且迅速擴展至軀干四肢,但手掌、足底大都無疹,疹間皮膚正常。
給予靜脈滴注鹽酸林可霉素1.8 g+利巴韋林0.4 g,對發熱、頭痛、咳嗽、結膜炎者給予對癥處理,并進行隔離檢疫,隔離至出疹后5 d。96例在治療的4~6內痊愈,發熱者一般于治療24 h內恢復正常,皮疹在2~5 d內消退,均無色素沉著。3例合并高熱不退、腦膜炎者轉上級醫院住院隔離。
3.1 心理護理 就診的學員對患上傳染病有一定的恐懼害怕心理,加上學習訓練的壓力大,使學員產生煩躁、緊張、厭世或萎靡等不良情緒。醫護人員應態度和藹,主動關心,消除學員的負面心理,囑其配合隔離治療,并向其講解風疹有關的知識及隔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防止傳染病在校區內流行。
3.2 一般護理 進行呼吸道隔離,隔離至出診后5~7 d。病室保持整潔,溫濕度適宜,經常通風。對病室空氣進行紫外線消毒,1次/d,30 min/次,患者用過的物品采用消毒劑或煮沸消毒,被褥采用日光暴曬消毒。
3.3 皮膚護理 囑患者保持皮膚清潔衛生,避免風吹日曬,每日用溫水擦洗,衣物勤換洗,勤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膚引起感染,伴有結膜炎者用0.2%氯霉素滴眼液滴眼,同時注意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
3.4 對癥護理 低熱病員不需要特殊處理,有高熱者應給予物理降溫,囑其多飲水;高熱者應加強巡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通知醫生;眼部充血者,需避免光線刺激,并用眼藥水滴眼;合并高熱不退及腦膜炎者,一經發現應立即轉送上級醫院進一步隔離治療。
3.5 健康宣教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普及常見傳染病防治的衛生知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3]。以隊為單位進行傳染病知識講解,重點是預防知識的普及。告知學員宿舍應經常通風,被褥經常暴曬,注意個人衛生,并講解接種風疹疫苗的重要性,鼓勵學員積極接種疫苗,預防風疹的流行。
風疹在我國的發病情況尚缺乏全面的資料分析,但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風疹在我國的發病情況非常嚴重,不僅呈周期性流行,有時局部地區甚至發生大規模的爆發[1]。就我院而言,整個上半學年發病情況一直呈上升趨勢。學校宿舍是集體生活,空間比較密閉,范圍比較局限,容易造成流行發病,再加上學員平時體能訓練量大,休息不足,同時大量外地學員對本地環境的不適應,造成心理壓力大,因此,在做好風疹學員生命體征的觀察和護理的同時,還應加強學員的心理護理,解除他們對環境和大強度訓練的消極態度,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流行。由于基層門診部硬件設施的不足,更應加強健康宣教,在學員隊中普及風疹的預防知識尤為重要。
[1]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28-432.
[2]周俊杰,胡紹新.213例兒童風疹的護理體會.中國醫學文摘.兒科學,2007,26(6):476-477.
[3]周辛姝.一起高校風疹暴發流行的調查分析.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8,5(1):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