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
前列腺增生癥是老年男性常見的疾病之一,其臨床表現為尿頻、尿急、排尿困難、急性尿潴留等癥狀,并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經尿道前列腺電汽化術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最有效方法。下面將對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術后護理進行總結。
本組患者年齡72~89歲,平均76歲,患者均有進行性排尿困難6~10年。并且在我科行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治療和術后臨床護理。
2.1.1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本組手術患者均為高齡患者,術后回病房給予持續心電監護、血壓和氧飽和度等指標監測,有變化時及時報告醫生做相應的處理。
2.1.2 預防術后前列腺出血 電切術后出血比較常見,術后早期出血多發生在術后24 h,其原因多為手術中止血不徹底或者導尿管固定不佳,氣囊破裂所致[1]。手術結束前充分止血十分必要,為了防止氣囊破裂,除了選擇質量較好的導尿管外,還應注意盡量不讓導尿管接觸石蠟油,以免氣囊橡膠變性導致破裂。
2.1.3 拔管后護理 術后48 h膀胱沖洗無血性液流出,引流液澄清,活動后無出血,可試行拔管。拔管后觀察患者排尿情況,多數患者拔出尿管后出現短暫尿道刺激癥狀,囑咐患者多飲水,保持尿道內外口清潔。拔管后需早期下床活動,動作輕柔。如出現尿失禁,應指導患者做提肛運動,勤換內衣褲,局部清潔干燥,防止感染。
2.1.4 膀胱沖洗護理 術后遵醫囑給予膀胱持續沖洗,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及顏色,如出現引流液量少于沖洗液或突然加深為鮮紅色,須高度警惕、及時處理,防止血塊阻塞尿管,沖洗速度可根據沖洗液顏色調節,液色淡,可減慢沖洗速度,避免血塊堵塞尿道。通常用生理鹽水持續膀胱,沖洗可防止血凝塊形成,膀胱沖洗時應注意沖洗液的溫度,沖洗液過冷和速度過快易誘發膀胱痙攣[2]。
2.1.5 預防泌尿系感染 由于患者留置尿管并持續膀胱沖洗,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術后除應用抗生素外,每日更換尿袋1次,并用0.5%碘伏棉球清洗尿道口2次/d。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大多為高齡患者,護士應該給予足夠重視,在術后應密切觀察,有問題及時處理,并給予正確指導和健康教育,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2.1.6 膀胱痙攣 術后膀胱痙攣常見,多發生于術后3天內,常見的原因有:手術創面出血,導尿管牽引使水囊壓迫后尿道及膀胱頸的刺激,引流管阻塞,沖洗液溫度不當、精神緊張及腹內壓增高,以及術前存在尿路感染[3]。為避免膀胱痙攣,沖洗液的溫度應保持在20℃ ~30℃,護士應在術前、術后做好疾病相關知識的教育指導,采取放松訓練,使患者全身放松。術前積極預防或治療尿路感染亦是減少術后膀胱痙攣的有效方法[4]。
2.1.7 術后尿失禁 術后尿失禁可能與術后留置尿管時間過長而導致術后感染有關。感染是造成暫時性尿失禁的常見原因,因為前列腺電汽化后膀胱逼尿肌與尿道括約肌機能不協調而引起的尿失禁,其他如電切時損傷尿道外括約肌亦可引起真性尿失禁[5]。因此,預防泌尿系感染,除了術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外,應及時更換沖洗液和尿袋更換時應注意無菌操作。肛門排氣后,鼓勵患者多飲水,可達到內沖洗的目的。同時,還要加強盆底肌肉鍛煉法,指導患者收縮肛門括約肌,并保持腹肌松弛,每次20下,3~5次/d,采用此方法訓練,可縮短尿失禁時間,促進尿失禁盡早痊愈。
2.2.1 飲食指導 術后6 h,患者如無惡心、嘔吐即可給予流質飲食,如無不適可逐漸過渡到半流質、軟食及普食。指導患者術后多采用含維生素、高營養、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并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機體的營養。并且告知患者術后勿飲酒、少食辛辣食物。
2.2.2 預防便秘 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后,應鼓勵患者多進易消化的粗纖維食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時應用緩瀉劑或開塞露協助排便。
前列腺汽化電切術的成功與否,與術后臨床護理密切相關,因此,術后護理是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手術風險和術后康復的重要保障。
[1] 崔風琴.經尿道前列腺電汽化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河南外科學雜志,2007,13(6):144.
[2] 劉娥,任小趁.前列腺摘除術后不同溫度沖洗液對膀胱痙攣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2003,9(10):730.
[3] 夏榮榮.前列腺切除術后膀胱痙攣的原因分析及護理.中華醫護雜志,2007,4(3):273.
[4] 孫新惠,劉沛,朱峰.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的護理對策.中國民康醫學,2008,(20):21.
[5] 楊建軍,姚茂銀,王曉明,等.經尿道前列腺電汽化術后并發癥及防治對策(附920例報告).中華男科學雜志,2005,11(1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