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彩倫
(浙江省寧波市第二醫院,浙江寧波315010)
外科手術常由于手術大量出血或體液丟失、液體積存于第三間隙而導致炎性介質的反應和有效循環血量不足而誘發患者休克[1]。若未經及時處理,患者死亡率較高。休克屬于中醫學“厥脫”范疇,“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可分為熱厥、寒厥、氣脫、血脫諸型,中醫主張分型護理。筆者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護理40例外科手術急發休克患者,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寧波市第二醫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外科手術急發休克患者80例,均符合中醫厥脫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2]:(1)收縮壓小于80 mmHg(1 mmHg=0.133 kPa),脈壓小于20 mmHg;(2)每小時尿量<30 mL;(3)沉細、微弱或散亂不齊,甚則消失;(4)口唇青紫或蒼白,面色蒼白或潮紅,大汗淋漓或四肢皮膚濕冷,神情淡漠或煩躁不安,氣促息微或氣息微促,以上表現具備3個即可。均為腹部手術患者,所有病例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及體征確診,其中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齡16~56歲,平均(34.4±5.6)歲;擇期手術者62例,急診手術者18例;熱厥24例,寒厥22例,氣脫16例,血脫18例。按照入院順序將該組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手術類型、中醫分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方法 有休克的判斷與評估、采取爭取的搶救體位、保持休克患者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針對休克者不同的中醫證型治療和護理。(1)熱厥:治以瀉熱解毒,生津救厥。急危時,可先鼻飼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2)寒厥:治以溫經散寒,回陽救逆。采用明附子、干姜為主的四逆散,以強心、升壓、改善微循環。(3)氣脫:治以宜攝血固脫,大失血后,陰虛不足以維系陽氣,引起循環衰竭,用獨參湯補氣固脫、力挽狂瀾。(4)血脫:治宜補氣固脫,及時正確使用參麥注射液、參附注射液回陽救逆。用藥時嚴格遵醫囑用藥,及時擦干汗液,避風更換衣被。改善微循環,防止病情惡化,宜溫服,少量多次頻服,加強保暖,以助藥力達四肢。(5)針刺以人中、涌泉、十宣放血,配以百會、神闕、三陰交、涌泉,手法強刺激強捻轉,應用中等強度的平補平泄手法,另外眼針、耳針、頭針等療法均可使用。(6)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寒涼之品,忌過飽。
1.3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的救護結果 ,并比較護理質量評分、護理差錯率和患者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價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調查量表評價,其中包括服務態度、技術水平、健康教育、關愛患者及心理支持5個方面,每個選項分為很滿意、滿意及不滿意3個方面。采用百分之計算,包括患者的技術水平、搶救準備、管理質量及規章制度。
1.4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觀察組的死亡率、護理質量評分、護理差錯率和患者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休克為臨床上的急重癥,其死亡率較高。中醫治療急診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黃帝內經》中就有厥論專篇,主要病機為臟腑功能紊亂、氣血津液失調、使得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陰陽之氣嚴重障礙。本研究根據休克的中醫證型進行辨證施治療,并采用針灸抗休克。有研究顯示采用針灸抗休克,可使血壓上升10~20 mmHg,能維持10 min左右。因此對于休克的患者在增液、藥物等其他療法未施用前,采用針灸治療,可為繼續治療,贏得寶貴時間[3]。辨證施治時要宜溫服,少量多次頻服,加強保暖,以助藥力達四肢等護理。另外,還會有創傷刺激誘發的神經和精神因素。值得注意的還有,創傷常會伴有內出血或外出血,傷后的病程還可能發生感染。因而,創傷性休克還會與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發生某種聯系。在臨床診斷、病情判斷和治療處置中,應當全面分析和周密考慮,以便進行妥善處理。有關情況在車禍、墜樓和戰傷中較為多見。由于多為多發傷或復合傷,傷情復雜,病情多變,救治的難度較大,應予以充分注意。創傷性休克會有全身和局部免疫功能減退,易致感染。應給予抗生素和增強免疫功能的藥物。人對外界刺激強度、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以及個人的應付能力評估,均受個性的影響,因而筆者針對患者的社會角色、性格、文化素質等特點進行術前的心理護理干預。在調查中顯示,手術患者術前心態相對較為平靜,部分焦慮趨向于害怕手術疼痛,對這部分患者術前應講明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加強心理支持,介紹術前后注意事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能主動地配合治療接受手術。然而在手術中產生的休克原因較多,對病情危急出現失血性休克患者,應迅速配合醫師進行各項搶救處理,作好術前準備,并予以安慰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
本觀察結果 顯示,中醫證型護理組患者的死亡率、護理質量評分、護理差錯率和患者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表明外科手術患者急發休克的中醫證型護理有利于降低死亡率,提高護理質量和滿意率,值得臨床推廣。
[1] 霍紅.86例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搶救與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6):128-129.
[2] 王弛.休克的中醫治療[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4(3):153.
[3] 羅侃.中醫對厥脫(休克)的診斷與論治[J].護理學雜志,2004,19(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