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淺談影響護理帶教質量的因素與對策
王佳
目的臨床護理帶教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教學向臨床實踐教學的過渡,是課堂教學的深化和延續。其質量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職業素質和臨床能力,甚至影響一名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1]。為了提高帶教教師素質,確保護生實習質量,筆者總結了近三年來對護理帶教質量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護理帶教;質量
1.1 護理實習生方面
1.1.1 職業素質欠佳,心理應對能力缺乏 目前,護生多為獨生子女,其思想活躍,競爭意識強,但獨立性較差,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做事缺乏主動。實習中,要面對多層次、多方位、多類型的患者,難以適應臨床運轉節奏,理論和實踐明顯脫節,從而產生各種心理感受和行為意識上的矛盾,表現為既激動興奮又緊張不安,且有極高的參與意識和工作熱情,由于各方面的不成熟,極易失誤受挫。
1.1.2 缺乏與患者溝通的技巧 在與患者溝通時存在拘謹、生硬、少言寡語情況,面對不同文化層次、經濟情況、家庭條件、社會地位、信仰背景的患者,不會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從而造成與患者溝通難。
1.1.3 重技能操作、輕生活護理 護理工作不再是被動的執行醫囑、機械性的打針、發藥,而要主動將所學知識運用于臨床,熟練地配合醫生進行診治工作,并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部分學生躲避或羞于為患者做入院宣教、鋪床、翻身、叩背等基礎護理工作,認為低人一等。
1.1.4 因求職提前終止實習 為增加就業機會,部分護生選擇提前就業,在實習中后期頻頻請假甚至終止實習,參加各種招聘會、面試等影響了正常的教學計劃。
1.2 帶教老師方面
1.2.1 帶教時間和精力不足 由于護理工作任務繁忙,臨床一線護理人員配置不足,帶教老師必須在準確無誤完成護理工作的前提下同時負責帶教,時間和精力都不夠,擔心護生出差錯,只讓護生跑腿打雜。
1.2.2 授課能力差,臨床護理教學方式陳舊 臨床帶教中往往選擇年齡大、護齡長的護士擔任帶教工作,存在學歷低,知識老化等缺陷,帶教過程中只注重傳授操作技能,疏于強化理論知識與整體護理模式教育,使學生只會機械操作,理論知識相對較差,不能滿足護生的學習需要。
1.2.3 帶教老師態度不端正 部分老師只注重實踐操作,缺乏對護生護理關懷與健康教育技能的指導。
1.3 患者方面 護生初進臨床,對環境、操作均不熟悉,表現出不自信的表情和行為,加之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使患者不愿接受護生的護理,特別是靜脈輸液等技術性較強的操作,有的患者甚至直接拒絕護生,給護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容易挫傷護生的主動性、積極性[2]。
2.1 提高帶教老師的綜合素質 護生的素質與帶教老師的素質息息相關。重視臨床帶教護士的培養,醫院應采取理論考試、技術比武等形式,激勵其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提高知識水平和道德水準,在思想、態度、言行、儀表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以提高帶教水平。
2.2 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 強化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是帶好護生的關鍵。帶教老師的言行、舉止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師必須處處以身作則,以自己優良的言行去帶動和影響學生,強化護生對專業性質的認識,從平凡的工作中去體會護理工作的內涵。
2.3 改進教學方式
2.3.1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老師對患者說的每一句話,撫摸患者的每一個動作,都體現著老師的素質。要使護理實習生感受到帶教老師熱愛護理專業,有深厚的臨床護理基礎知識和臨床經驗,以起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
[1]鈕美娥,薛小玲.臨床護理教學中要注重法律意識的培養.現代護理,2004,10(1):44-46.
[2]何紅英,楊超前.影響護生實習效果的因素分析對策.護理研究,2002,16(4):237-238.
[3]肖爾蟬,李艷,譚靜,等.臨床教學中護理實習生的帶教問題及對策.遵義醫學院學報,2008,31(6):659-660.
473009 南陽市中心醫院護理部
2.3.2 及時發現帶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在護理工作中督促護生多提問、多發言,從中發現問題,及時給予解決。教師應因材施教,放手不放眼,對健康教育進行評價。
2.4 加強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的培養 帶教中及時發現護生的溝通缺陷,給予指正,鼓勵護生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把書本中學到的語言溝通技巧及搶救配合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
2.5 強化護生的法律意識 大多數護生認為,實習生實習期間的法律問題是帶教護理老師的事情,與己無關,其實不然,如果在帶教老師指導下,護生因操作不當給患者造成傷害,護生可以不負法律責任,但如果未經帶教老師批準,擅自獨立操作給患者造成傷害,同樣要負法律責任。因此臨床工作中,帶教老師在指導護理實習生操作時,應說明該操作可能出現的潛在性法律問題,提高護生的法律意識,避免或減少糾紛發生。
實習階段是從一名護理實習生到護士的轉軌階段,由于生源問題、市場競爭、教育分配制度的改革,為使其更好地適應新時期護理模式對護理人員多元化的高素質要求,培養德才兼備的實用型護理人才至關重要[3]。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中,實現培養目標的最后教學階段。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在注重業務教育的同時加強自身修養,培養護理實習生科學的工作態度,提高護生的護理理論水平及護理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