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靜波
優質護理服務在胃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凌靜波
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在胃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急診科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胃出血患者78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9例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39例在此基礎上行優質護理服務,就兩組臨床資料進行臨床對比觀察。結果 觀察組39例中,成功止血38例,術后發生再出血1例后經處理康復,有效率為97.4%。對照組39例中,成功止血33例,術后再出血6例,有效率為85%。結論 對胃出血患者行優質護理服務可提高止血有效率,明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優質護理服務;胃出血;臨床效果
胃出血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出血。臨床上以消化紊亂、胃痛、便血或嘔血為特征。原發性因素主要見于機械性刺激,如骨片、魚刺、鐵絲、碎玻璃等尖銳物體;化學性刺激如食入腐敗霉變食物、強酸、強堿以及過于辛辣食物等損傷胃黏膜。繼發性因素主要見于胃炎、胃潰瘍、胃內寄生蟲病以及犬瘟熱、鉤端螺旋體病等,偶見于肝病、胃部腫瘤等疾病過程中。選擇我院內科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胃出血患者78例,進行優質護理服務,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內科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胃出血患者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齡22~75歲,平均(38.8±3.2)歲,以嘔血和黑便為主要臨床表現。
大出血時患者取平臥位并將下肢略抬高,以保證腦部供血。嘔吐時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或誤吸;必要時用負壓吸引器清除氣道內的分泌物、血液或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吸氧。
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宜選擇粗大血管,根據生命體征適當加快補液速度,在心率、血壓基本平穩后可減慢速度,以免補液量大引起肺水腫或再次出血。補液過程中注意晶體和膠體的搭配。
急性大出血伴惡心、嘔吐者應禁食。少量出血無嘔吐者,可進溫涼、清淡流質。出上消化道血停止后改為營養豐富、易消化、無刺激性半流大量出血質、軟食,少量多餐,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的護理。
觀察患者有無緊張、恐懼或悲觀、沮喪等心理反應,特別是慢性病或全身性疾病致反復出血者,有無對治療失去信心,不合作。解釋安靜休息有利于止血,關心、安慰患者。搶救工作應迅速而不忙亂,以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經常巡視,大出血時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
①生命體征:有無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脈搏細弱、血壓降低、脈壓變小、呼吸困難、體溫不升或發熱,必要時進行心電監護。②精神和意識狀態:有無精神疲倦、煩躁不安、嗜睡、表情淡漠、意識不清甚至昏迷。③觀察皮膚和甲床色澤,肢體溫暖或是濕冷。周圍靜脈特別是頸靜脈充盈情況。
輕癥患者可起身稍事活動,可上廁所大小便。但應注意有活動性出血時,患者常因有便意而至廁所,在排便時或便后起立時暈厥。指導患者坐起、站起時動作緩慢;出現頭暈、心慌、出汗時立即臥床休息并告知護士;必要時由護士陪同如廁或暫時改為在床上排泄。重癥患者應多巡視,用床欄加以保護。
①指導患者平時吃易消化軟食,避免刺激性、粗糙及過硬的食物。②保持樂觀情緒及良好的心理狀態,精神放松,愉快生活,避免生氣、急躁等不良情緒。
通過對78例胃出血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對比分析,觀察組39例中,成功止血38例,術后發生再出血1例后經處理康復,有效率為97.4%。對照組39例中,成功止血33例,術后再出血6例,有效率為85%。
胃出血依據病變的部位、性質、出血的速度和量、患者的全身狀況不同。臨床主要表現為嘔血和黑便。大量快速出血者還會出現頭暈、心悸、出汗、惡心、口渴、無力、暈厥、精神萎靡、煩躁不安、意識模糊、脈搏細速及血壓下降等急性循環衰竭癥狀。休克控制后出現低熱,體溫在38.5℃以下,持續3~5 d。治療原則為針對出血原因采取止血措施,積極搶救,恢復和維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環量,防止發生周圍循環衰竭,同時行胃鏡檢查,明確出血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非食管靜脈曲張出血。冰鹽水洗胃止血法:下胃管抽凈胃內容物和積血,注入冰鹽水100~200 ml。囑患者變換體位,使冰水與胃黏膜充分接觸,降低胃黏膜溫度,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達到止血目的。10~15 min后將冰水全部抽出,反復數次,至抽出液完全澄清為止。治療中密切觀察患者全身情況,對年老體弱者尤要注意心率、呼吸及血壓變化,觀察腹部情況,有無急性腹痛及腹膜炎等。冰水灌注量一般不宜過多,以免造成胃擴張并影響凝血。總之,對胃出血患者行優質護理服務可提高止血有效率,明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1]王艷梅,李晶,孫麗芳.實用醫學檢查診治及護理.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6.
130401 吉林省榆樹市五棵樹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