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新
弱視是兒童時期一種常見眼病,發病率較高,目前我國3億兒童中大約會有1000萬的弱視患者[1];弱視對兒童視功能健康發育具有嚴重不良影響,早發現并及時給予合理的治療,可改善弱視兒童的預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我科采用綜合療法治療兒童弱視210例,臨床療效較好,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門診弱視兒童210例331只眼,均排除了眼器質性疾病,且采用1%阿托品眼液行3 d散瞳后,矯正視力均小于0.8。其中男129例,女81例,年齡范圍4~14歲;單眼弱視89例,雙眼弱視121例;106只眼輕度弱視,22只眼重度弱視,182只眼中度弱視;119只眼有斜視性的弱視出現,50只眼屈光出現不正性的弱視,41只眼屈光參差性弱視;30只眼旁中心注視,301只眼中心注視;210例患者治療、隨訪時間均為1~2年。
1.2治療方法 ①210例患者初診時眼部均應用1%阿托品滴眼液滴用,3次/d,連續3 d,檢影驗光后,另檢查注視性質,予以合理配鏡;同時應用角膜映光法進行眼位檢查。②單眼弱視兒童行健眼遮蓋,3、4、5歲兒童采用比例分別為3∶1,4∶1,5∶1,即對患兒健眼每遮蓋 3、4、5 d 后,打開 1 d,以防遮蓋性弱視情況出現,6歲以上每天遮蓋健眼不打開;對雙眼弱視者不遮蓋,行配鏡糾正,若患兒經配鏡后視力相差4行以上者進行6∶1遮蓋,視力相差2~3行者進行5∶2遮蓋,視力相差1行者進行4∶3遮蓋,視力相同者進行3∶3遮蓋,視力提高到0.8以上者行6個月左右1∶1遮蓋。③戴鏡遮眼的同時,每天行家庭精細作業,如穿描字、繪畫、穿針、拼圖等,2次/d,每次10 min。④弱視兒童需定期進行門診復查,每3個月復診一次,大夫根據復診情況對遮蓋比例進行重新布置;6個月~1年行再次驗光,對鏡片進行調整;弱視兒童經治愈后,需每3個月進行門診復診,漸漸的撤銷對患兒眼部遮蓋和家庭精細訓練;同時對伴有斜視的兒童,佩戴半年以上的全矯眼鏡,當雙眼視力達到平衡后,對殘余斜視角行手術治療。
1.3治療療效評價標準 視力恢復≥0.8,并隨訪2年,視力一直保持正常為痊愈。視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者為進步。視力退步、不變或提高1行者為無效。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采用綜合療法治療弱視,治愈275眼,約占83.1%;46眼進步,約占13.8%;無效眼10眼,約占3.12%;總有效率約達96.97%。患兒的年齡、弱視程度、弱視類型及注視性質直接影響弱視的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和年齡、程度呈負相關,年齡越小,程度越輕,治療效果就越好;中心注視性弱視者效果較旁中心注視者好;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1)。
我們這次研究結果表明綜合療法使兒童弱視的治療進一步細致化、規范、合理化,并且總有效率較高,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療效[2]。210例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97.9%,治愈率為83.1%,我們這組患兒若根據年齡分析療效,效果最好的年齡范圍是3~5歲;若根據弱視程度進行療效分析,效果最好的為輕度弱視;若根據治療時間進行療效分析,效果最好的治療時間是12個月,且隨著患兒綜合治療時間的增長,治愈率也隨之逐漸的提高;這些結果和臨床大多數眼科學者研究結果是相同的。
通過這210例兒童弱視綜合治療的研究分析,我們了解到兒童弱視的治療需從幼兒時期做起,對幼兒當開展視力普查工作,一旦發現有弱視問題存在就及早治療,這樣可盡可能的提高弱視患兒治愈率及改善其預后;另外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深刻地感悟到堅持治療對患兒康復具有極大作用。對兒童弱視的相關知識進行宣教及普及是迫在眉睫。只有家長們知道了其危害性及診治等兒童弱視基礎知識,才能做到弱視患兒的早發現早治療。依從性差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我們這次331弱視眼中無效眼共為10眼,都是患兒依從性差導致。
綜合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兒童弱視治療方法,其不僅總有效率高,且方法簡單快捷、患兒沒有痛苦,值得在兒童弱視臨床中推廣應用。
[1]公丕媛,張慶蓮.耳穴壓豆治療兒童弱視60例.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1:55.
[2]王洪峰,王恩榮,廖美婷,等.兒童弱視后繼續追蹤觀察的價值.全國第九次中醫、中西醫結合眼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