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海霞, 劉小冬, 張輝, 包瀛春
軍事體育(以下簡稱“軍體”)是軍隊院校軍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適應信息化戰爭和非戰爭行動的重要途徑。軍體課是鍛煉學生基礎體能、教授學生基本技能的主要課堂,是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克服困難的主要途徑。通過數年的軍體教學發現:醫學生的運動積極性越來越低;運動能力越來越差;畏難情緒越來越高。通過對第二軍醫大學醫學生的觀察和訪談,了解到影響軍體課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運動興趣越來越低。運動興趣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影響到教學。因此,分析學生運動興趣降低的原因已成為提高軍校軍體教學效果的首要任務。
1.1 訓練內容枯燥
軍體訓練內容來源于戰爭的實踐,一切以提高戰斗力為出發點,是官兵完成各項遂行任務的基礎。它所追求的提高運動能力,是滿足戰爭的實際需要。例如武裝越野、負重跑、帶防毒面具跑、著裝游泳、武裝泅渡、水上救護等。由于軍體教學特殊的定位和所賦予的特殊任務,所以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像地方高校那樣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因此造成了教學中只能重復實施軍體教學內容。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自身的愛好不能通過正常的途徑進行展示和學習時,容易產生強烈的膩煩心理,導致運動興趣降低。
1.2 訓練項目危險
由于軍人特殊的歷史使命和實際戰爭的需要,在日常教學中,要結合實戰及模擬各種環境進行軍體適能和技能的訓練,因此部分訓練項目的危險性極高。例如400 m障礙,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速度耐力素質,在跑動中還要具備良好的攀爬、跨越、匍匐前進等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所以在訓練中容易發生從高空跌落、擦傷、撞傷等傷害事故,致使部分學生對軍體教學和訓練產生懼怕心理。通過調查,80%以上的學生對障礙教學和耐力訓練存在畏懼心理,從而降低了學生的興趣。
1.3 實施過程強制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實施訓練計劃的承載者,所以學生對教學的準備狀態以及對教學、訓練的情緒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軍體教學是軍隊學生必訓的課目,且必須達到規定的考核標準。教學的整個實施過程不以受訓者興趣愛好為出發點,無論愿意與否都必須執行,是軍人作風紀律養成的重要教育手段,也是我軍官兵神圣的責任和使命,不存在愿不愿意。在訓練過程中,每個學生必須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投身于軍體教學、訓練中。由于訓練過程的強制性,導致了部分學生的訓練積極性較低。
積極主動的鍛煉意識是高質量完成教學的前提。所以,在軍體教學中,我們應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采用多變的教學方法等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的、厭煩的訓練轉為積極、主動地要求訓練,從“我討厭上軍體課”轉變為“我要上軍體課”。
2.1 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隨著體育教育改革的發展也在不斷地更新。學校是培養和發展學生鍛煉意識、運動興趣和運動能力的基地,所以應灌輸學生先進的知識和理念,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在促進教學更快、更好發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更好地完成軍體教學奠定基礎。軍隊醫學生雖然有其特殊的培養任務,但是在教育的理念上也應體現“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作為軍隊高校,教育的理念也應與時俱進,才能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和終身體育鍛煉的目標。
2.2 應用多變的教學方法
軍體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課堂,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儀表儀態都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學生的優點和個性得到適度的展示、學生合理的建議和設想被采納,激發他們的智慧和才能,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2.2.1 對體型特殊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的教學方法任何的教學活動都是有目的、有目標的教學行為,體育教育自然也是如此[1]。對體型特殊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主要是指針對肥胖學生的減體訓練。肥胖青少年的健康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肥胖普遍存在,美國大約有1/3的人肥胖,更多的人超重,在青少年階段多達15%~20%的超重或者肥胖。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連續18年體質呈下降趨勢,主要是心肺功能和肺活量較差,主要因肥胖導致,青少年肥胖逐年上升,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青少年肥胖率達到12%,一些地方甚至突破了15%[2]。青少年是軍隊的后備力量,是軍隊兵員的主要來源,所以青少年的體型狀況直接影響到軍隊院校的招生以及人才的引進。肥胖的學生運動能力普遍較差,運動積極性和自覺性也不高,要解決肥胖學生的消極狀況和運動的瓶頸問題,就應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體型問題。針對肥胖學生進行特殊訓練,如模擬熱環境下進行有氧運動減肥的模式,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踏步機、跑步機等器械的低強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練習。利用熱環境減肥,使機體代謝增強,營養消耗加大,大量出汗,營養素隨著汗液排除,導致食欲下降,同時在熱環境中訓練,可以促使脂肪的氧化,能有效加速減肥的效果[3]。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和基礎體能的水平,增強了學生運動的能力和自信心。
2.2.2 課內、外訓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軍體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學生不同的身體狀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由于學生的體質、技術水平和心理水平的差異,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無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采用課內、外訓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課上,根據軍體教學內容及考核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統一的教學和訓練;課外,充分發揮學生骨干的帶頭作用,采用“合作學習”的鍛煉模式,按照學生的基礎體能狀況進行分小組的補差訓練,讓學生從心理上解決畏難情緒,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培養學生的自尊,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課內、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因基礎體能不同而導致的學生厭煩軍體課情緒,調動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骨干的帶兵意識和組訓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2.2.3 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結合當前
“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學生的興趣愛好不能在軍體課上體現,我們可以通過選修課的形式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得以展示和提高。選修課是必修課的補充和延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的渴望進行自主選擇,通過選修課教學,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改變學生對軍體課的厭煩情緒,緩解學生軍體課的壓力,提高他們的體能和技能水平,讓學生的優點和個性在選修課上充分的展現。每個運動技能都有它的鍛煉價值,只有學生樂于使用某一或某些運動技能進行鍛煉,就會發揮鍛煉的價值[5]。比如,通過健美操選修課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協調性得到提高,心肺功能得到鍛煉,創新的思維和自我鍛煉的能力得到培養;通過瑜伽選修課教學,使學生的柔韌性得到提高,為更好地完成各種軍體技能項目奠定基礎,同時還可以塑造學生良好的體型和軍人氣質,可以有效地緩解日常學習壓力。
2.2.4 以軍標達標運動會形式進行考核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考核方式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壓力和極度的厭煩情緒,通過軍標達標運動會的形式進行考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為團隊的榮譽而“戰”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斗志,還可以改變傳統的訓練、考核的枯燥性。根據大學生的好勝心理特征,緊緊圍繞體育教學的任務,巧妙地安排、組織各種形式的體育教學競賽活動,對于激發大學生的斗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6]。所以,以達標運動會的形式,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讓學生從心理上擺脫考核的陰影;讓學生在完成考核的同時,激發他們對勝利的渴望、為集體爭奪榮譽的責任感和自豪感;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中,忘記“自我”,忘記考核項目的危險性,從而調動他們的全部智慧和體能。
教育與其他職業的不同在于,它的主客體都是鮮活的、有思想的人,情感是連接他們的紐帶,也決定著教育的功效[7]。有研究表明,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其內在動機越強,就越能堅持鍛煉[8]。所以在軍體教學中,師生關系不僅要建立在知識、技能的傳授上,還要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礎上,要及時地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動向以及他們的運動需求,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運動動機,讓教、學主體各自發揮其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1] 馮明榮.論創新教育背景下體育教育的角色實現[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4):88-90.
[2] 王潔、陳紅新、周琪.從青少年單純性肥胖談科學飲食下有氧運動減肥[J].山東師范大學報,2008,23(1):155-156.
[3] 祁海霞,劉小冬,包瀛春,等.冬季模擬熱環境下有氧運動對減輕體質量的影響[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1,28(1):15-17.
[4] 于佳祥,徐英微.高等學校體育教育中的運動處方教學理念探討[J].體育與科學,2009,30(3):105-108.
[5] 季瀏.論新體育課程中運動技能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問題[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32(1):62-65.
[6] 何春林.高校體育教學中激勵機制的運用[J].上海海洋學院學報,2005,(29):33.
[7] 張意忠.論教師職業情感的生成與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0,30(5):56-61.
[8] 潘秀剛,陳善平,張中江,等.體育社團對大學生鍛煉動機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7):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