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紅 蔡智慧 李德恒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理學教研室,河南漯河 462002
臨床專業《生理學》課程說課探究
王興紅 蔡智慧 李德恒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理學教研室,河南漯河 462002
說課是對一門課程的教學合理設想。生理學課程是臨床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必須課。說好這門課是講好這門課的基礎,是對教學理念梳理的必經之路。
生理學;課程;說課;教學
臨床專業《生理學》課程說課,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課程剖析、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特色和課程反思[1]。說課能夠從全局的高度,認識了解自己所講授的這門課,掌握它在整個醫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作用,清楚這個專業的培養目標及課程的教學目標[2]。目前課程說課已經成為推動教師職業素質發展的動力[3]。筆者現對生理學課程說課介紹如下:
根據臨床專業的課程標準,臨床專業培養目標:培養面向基層和社區、能力和素質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醫學人才。《生理學》這門課程是研究正常生命(人體)現象的物理學和化學機制。所以它在整個醫學課程中定位為專業基礎必修課。這門課程的作用是理解正常人體的功能活動規律;為學習后續醫學課程奠定基礎。
知識目標:掌握生理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熟悉人體生命活動規律及相應機制;了解生命活動的分子機制。能力目標:能運用生理學知識分析正常生命現象;能掌握生理學基本實驗技能。素質目標:整體觀念;醫學邏輯思維;職業道德和人文精神。以上三個目標中,對于臨床專業的學生來說能力目標是本課程培養的重點。
選用的理論教材屬于全國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材,由白波、高明燦主編的《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第六版。實驗教材是本校自編教材《機能實驗學》。主要參考書姚泰主編的《生理學》(第五版,本科教材,系統性強)。
基于臨床專業《生理學》課程標準,緊緊圍繞高職高專臨床專業的培養目標,構建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貫穿三個方面:從結構到功能、從穩態到調節、從概念到觀念。教學內容選取,突出臨床專業針對性和實用性;重難點的確立,突出職業性和適用性;教學方法設計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方法指導與教法相輔相成。
理論68學時,實踐20學時,總學時88學時。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工作的崗位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刪減和整合。理論教學:主要分為兩大模塊。生理學基本理論模塊(緒論和細胞生理)和器官系統模塊(如血液、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和吸收等)。在這里面血液循環、呼吸和神經系統是講授和學習的重點。實踐教學,臨床專業的生理學實驗已經并入機能實驗學中進行,這項教改項目已經進行了四屆,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網絡教學豐富,網上資源有:《生理學》課程標準、《生理學實驗指導》、《生理學》電子教案、《生理學》多媒體課件、《生理學》試題庫、部分優秀教師的視頻教學資料,隨時可供學生查閱。
(1)理論課:以教師為主導,采用傳統講授、案例分析、啟發提問、課堂討論、情境教學等方法。比如舉例分析炎熱夏天尿量減少的原因,來讓學生加深對尿液生成過程的理解。(2)實踐課:現場教學法,指導教師示范,學生現場操作,發生錯誤及時糾正,融教、學、做于一體。
采用平時成績、理論考核、實驗考核和實驗競賽的辦法進行。這樣能更合理的評價學生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水平。平時成績包括課堂提問及隨堂測試;實驗考核包括實驗技能考核和實驗報告成績[4]。
教學反饋、第三方評議和督導反饋。我省生理學前輩、著名生理學專家、河南省生理科學會秘書長、鄭州大學醫學院姚運偉教授對本課程的評價為: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理學教研室師資力量雄厚,團結協作好,多年來一直積極參加我省生理學學術活動和教研活動,根據高職高專的特點,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本課程是一門功能學科,又是一門實驗學科,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均很強的學科。
本課程組有16人,其中高級職稱4名,中級職稱8名,初級職稱4名,職稱結構合理。其中研究生學歷14名。對教師的培養采用多種方式: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一對一的傳幫帶、學校和基礎部兩級教學督導、定期派教師進修。
本課程于2008年已成功建設為校級精品課程,同時公開發表教改論文20余篇。
(1)教學多樣化:繼續拓展多種教學方法,比如檔案袋學習法。(2)考核標準化:考核標準化,是要真正做到考、教分離。(3)學習網絡化:進一步加強《生理學》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設立生理學公共郵箱和QQ群,供師生交流學習,并縮短師生距離,加強教與學的溝通。
[1]鮮于麗,代凌云.《病理學》課程整體設計與說課技巧[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8(2):140-146.
[2]鞠紅霞,劉柳,林寧.關于高職教育精品課程建設中“說課程”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10(30):111-113.
[3]任寶貴,陳曉端.說課與教師專業發展[J].教育科學研究,2009,9(2):69-71.
[4]曾靜,易群,卿平,等.在八年制醫學教育中進行系統整合課程體系改革的初步探索及反饋[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0,20(22):3516-3518.
G642
C
1674-4721(2012)04(c)-0124-02
王興紅(1981-),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腎臟生理。
2012-03-01 本文編輯:馬 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