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山東省濱州市高新區青田街道辦事處農技站 山東 濱州 256623)
葡萄設施栽培是利用溫室、塑料大棚或其它保護設施,人工制造適宜葡萄生長的環境、使其提前或推遲發育成熟、達到提高效益的目的。葡萄設施栽培較其它經濟樹種具有結果早、豐產穩產、便于管理等優點。設施栽培完全不同于露地常規栽培,因此管理方式與露地栽培有所不同。本文針對設施栽培中易出現的問題,結合自己積累的經驗,現就葡萄設施栽培中的一些技術問題作如下探討。
葡萄設施栽培地應選擇背風向陽,東西南三面沒有高大遮蔭物,地勢較高,排灌方便的沙土地或沙壤地,粘土地加沙進行土壤改造,沙土地和沙壤地導熱性好,地溫高,較壤土地可提早成熟大約一周以上。
棚型主要有日光溫室、塑料大棚,日光溫室保溫效果好,塑料大棚簡單。如果經濟條件好又要求收入高,則選擇日光溫室。大棚東西走向,長60m左右、寬10m、高2.8m,鋼支架,間距2m。日光溫室東西兩側墻及后墻為80cm厚的雙層空心墻。后墻高2.2m,后坡以木桿和鋼絲加玉米秸做棚,棚內設1行水泥立柱,柱距2m,采光膜用厚度0.08-0.12mm無滴塑料薄膜,屋面傾斜23度。棚前面高1-1.2m。為提高冬季棚內溫度,后墻擋玉米秸,然后培土,棚前挖防凍溝,內填麥秸,早晚人工揭草苫,無加溫設備。
需要提前上市時應選擇早熟、休眠期短、優質、色澤和口味適應當地市場、適合短枝修剪、適應性強的品種,如京秀、早豐、京亞、無核早紅等。為了延后在晚秋或冬季上市,則應選擇晚熟品種,如念珠紅、美人指、紅高、密麗莎無核等。無核品種較受歡迎,應注重適栽。為達到二次結果的目的,品種選擇要體現一個“早”字,要選擇長勢中庸健壯、穩產豐產、品質好的早熟品種乍娜、香妃,由于受到栽種面積的限制,一座大棚選種一個品種,以便于管理。
選用生長健壯、根頸粗1cm以上、根系發達、有2-3個壯芽、無病蟲的脫毒葡萄苗。一般籬架整形,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定植,在行數上多年一栽用單行,一年一栽用雙行。密度一般雙行每667m2800株,單行每667m2400株為宜。植株架高根據棚高確定,應低于棚頂40cm。一般定植溝深度和寬度各0.5m,回填時先填表土,后填底土,同時混入足量腐熟有機肥,每畝施4000kg。如采用大小行定植,則開溝寬度宜加寬至60-80cm。定植溝沉實后,即可栽植苗木。
一般采用獨龍干整枝法。每株只留1個主蔓。定蔓的原則是留下不留上,留強不留弱,多余副梢全部抹除。
主蔓新梢長到80cm時,進行第1次摘心,摘心后留頂端副梢繼續延長生長,其余副梢留1片葉摘心。當頂端延長副梢長到40cm左右時,進行第2次摘心,副梢處理同上。依此進行第3次、第4次摘心。8月份以后,如果生長勢仍較強,頂端可保留2-3個副梢延長生長,下部副梢可留4-6片葉摘心。分段摘心的目的是促進主干健壯生長和冬芽飽滿,為早果豐產奠定基礎。
主蔓長到30cm左右時,開始綁縛。以后每30-40cm綁縛一次。同時摘除卷須。立桿及鋼絲的設立,根據棚的具體情況而定。
苗木成活后可追施速效氮肥,后期(8、9月份)宜多施磷鉀肥,同時注意葉面追肥。9月份挖溝施入腐熟有機肥。生長季節,天氣干旱可隨時澆水,雨季注意排水。葡萄霜霉病是最常見的病害之一。降雨易誘發霜霉病和黑痘病,可用波爾多液、乙磷鋁交替噴布。此外及早防治紅蜘蛛,確保葉片無病蟲。
葡萄落葉后必須經過一定的低溫條件才能度過休眠期,這個時間長短,品種間有差異,一般在40-50天左右。12月中旬一般都可以通過休眠期。為了更快地通過休眠期,可采取預冷處理,即在預冷期前15-20天提前扣棚,白天蓋草苫子遮光降溫,夜間全放風降溫。延后栽培的不需要預冷處理,處理同露地栽培。
修剪一般在落葉半個月之后進行。一般以產量定果穗,以果穗定果枝,以果枝定修剪長度。第1次摘心的部位冬芽飽滿,是適宜的修剪部位。
修剪結束10-15d后,即可開始升溫促芽。一般在升溫前灌透水,棚內地面覆蓋黑色地膜,然后升溫。前期升溫要緩慢,否則枝條將會抽干或影響花芽分化,導致產量降低或絕收。如超過20℃,要及時通風降溫。萌芽時澆第二遍水,始花期澆第三遍水,花后澆第四遍水,隔20天澆第五遍,第六遍水在果粒變軟前。花期濕度要低一些,一般相對濕度控制在60%左右,其余時期控制在70%-80%為宜?;ㄆ谇鞍滋鞙囟瓤刂圃?0℃以下,夜間不低于7℃;花期白天15-28℃,晚間不低于14℃。果粒膨大至成熟期,白天不要超過32℃,夜間盡可能低一些,溫差大利于果粒著色和糖分積累。
光照不足,光合效能低,易引起落花落果,同時,果實著色差、酸度高。為此應及時清除棚膜上的塵灰污染,盡量減少支柱等附屬物的遮光;連陰天時要使用人工光源補充光照;每季最好使用新的棚膜材料;夏季要進行修剪,減少無效梢葉。
在自然升溫的條件下,一般20d左右開始發芽。但由于品種和株間休眠差異,發芽很不整齊,有些植株甚至在提溫后50d左右才開始發芽??梢詰檬业蚱菩菝?,在開始升溫后,配制20%石灰氮水溶液(1kg石灰氮加5kg熱水,不斷攪拌,浸泡2h以上,并加適量展著劑),用小毛刷蘸取適量,均勻地涂抹在結果母枝兩側芽眼處,涂抹長度為枝蔓的1/3。20d后,涂抹石灰氮的芽眼即開始萌發。
根據花穗分化質量和栽植密度,留1-3個結果蔓,使其均勻分布于架面,其余弱芽全部抹掉。當新梢長到3-5cm時,開始綁縛上架。
開花前3-5d,結果枝花序以上保留5-6片葉摘心,營養枝留4-5片葉摘心。摘心后發出的副梢只留頂端1-2個,每個副梢留2-4片葉反復摘心。開始每隔5d噴一次0.4%硼砂,連噴2次。對生長勢強的結果枝,開花前在花穗上部扭梢或在結果枝基部環剝。落花后10-15d,生長勢較強的留2穗,中庸的留1穗,弱枝不留穗,一般每株留2-3穗較為適宜。將所留花序整成圓錐形。落花后15-20d疏去部分小粒、密粒,保證果穗整齊。疏粒后套袋。套袋前噴1次200倍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待果面藥液風干后即可套袋。紙袋采用薄而結實的白紙制作,袋長25-30cm,寬17-20cm。
果實采收后及時追肥澆水,并更新結果母枝,從近地面選擇1-2個粗壯新梢,作為翌年的結果母枝,其余全部疏除。
設施栽培的葡萄病蟲害比較少也比較輕,主要有白腐病、褐斑病、黑痘病等。萌芽前噴3-5度石硫合劑,鏟除植株上病菌。萌芽后為防蟲害可用吡蟲啉3000倍液噴霧。花前花后至成熟期交替噴波爾多液和其它殺菌劑,一般波爾多液的間隔期不能低于45天。注意花期不能噴藥,以免引起大量落花。采收前15d噴2500倍12.5%烯唑醇與0.5%磷酸二氧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