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山東省棗莊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277300)
蠶豆屬豆科野豌豆屬結莢果的栽培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胡豆、羅漢豆、佛豆。干、鮮豆??墒秤茫⒖勺鞴I原料,莖葉可作飼料。蠶豆是營養極其豐富的優質蔬菜。其嫩豆粒是春末初夏上市的一種蔬菜,無論炒、煮或配佐與葷菜中,或燒湯等,都是有翠綠清香、軟嫩鮮美的風味。蠶豆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資,尤其蛋白質、脂肪、糖、磷、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尼克酸都很豐富且含有多種氨基酸葫蘆巴堿,常吃既可健身,還可防病。其干豆??杉庸こ啥喾N食品,是出口創匯的優良品種。
蠶豆能適應稍黏重而濕潤的土壤。但以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PH值6.2-8的黏質壤土或沙質壤土為佳。酸性過大的土壤種植蠶豆需適當施石灰。同其他豆莢作物一樣,蠶豆忌連作,至少應隔三年。最好與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輪作,也可套作在麥田、果園、桑園的空地上。
蠶豆根系發達,入土較深。播種前最好耕翻深垡,開溝作畦時根據不同的地區及地塊作平畦或高畦?;试诟笆┤?,一般每667m2應施復混肥25kg或農家肥2000kg,過磷酸鈣20kg,氯化鉀5kg。
大粒蠶豆具有生長勢旺、抗寒性差的特點。在江淮以南冬春不太嚴寒的地區,多進行秋播,翌年4-5月上旬采收。播種期10月上旬-11月上旬。播種過早,植株生長過好或開花過早易受蟲害;播種過遲,前期生長不足而影響產量。北方春播應特別注意避免花期受嚴霜危害,應在氣溫穩定在3℃以上,約3月中旬-4月上旬播種。播種量根據種子大小、植株分枝習性、種植方式等決定,平均株行距為33厘米×33厘米,也可采用行距50厘米,株距16-20厘米種植方式。播種可采用穴播式,每穴2-3粒,播種深度3厘米左右。一般每667m2用種子10kg左右。
蠶豆種子大,吸水力強,播種后應充分供水,促進早發芽,早齊苗。蠶豆生長期需要溫潤的土壤環境條件,要求土壤不干不漬?,F蕾開花期、結莢期、鼓粒期,需水更多,缺水易導致落花落莢,豆粒不飽滿,因此必須注意及時灌溉。但雨水多的年份,應及時做好排水降漬工作,防止田間積水。蠶豆幼苗生長到3-4片真葉時,自體營養已被吸收,根瘤尚未形成,此時追施尿素5 kg,促進早分枝多分枝,使前期生長發育良好。生長期間每667m2分別施過磷酸鈣10~15kg,10kg氯化鉀左右,促進根系生長,增強豆稈抗倒伏的能力。開花結莢期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或噴施鉬、鎂、銅等微量元素,可減少落花落莢。
苗期在未封行前中耕2~3次,同時結合進行除草、培土、清溝、理墑等四項管理措施。開花前再中耕一次,增加土壤的保水和通透性,促進根系及根瘤的生長發育。蠶豆的分枝能力很強,除莖基部分的一級為有效株外,高節位一級分枝和二、三級分枝多為無效分枝,生長過旺易造成田間郁閉,影響開花結莢。生產上應及時清除多余的側枝,及時摘除頂芽,增加通風透光,減少養分消耗。去除分枝需在蕾期分次進行,初花期定枝,每株有6-10個分枝。摘頂以摘除葉心為度,整枝打葉應選擇晴天進行,防止傷口感染。
大粒蠶豆葉片肥大,葉色嫩綠,易遭蚜蟲危害,生產上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6-7噴一次,連續2-3天。蠶豆病害主要有赤斑病和褐斑病??捎?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
采收鮮嫩豆莢,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一般采收期在4月中旬-6月。在開花后25-30天豆莢飽滿肥大,籽粒軟嫩呈深綠色,種臍尚未轉黑前采收,采收時從上而下,每隔7-8天采收一次。 采收用作速凍的青豆粒時,須在豆粒肥大飽滿、顏色由深綠變淡綠、莢面露出網紋狀纖維時采收。生產者應根據加工廠的要求適期采摘,精心分級挑選,以保證產品質量。干籽采收應等植株充分成熟、莖葉部分枯黃、豆莢褐變豆粒飽滿時采收,并及時脫粒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