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良 張麗華 魏賀彬陳彥來 指導:王守平(.河北省香河縣錢旺醫院,06500 .河北省香河縣渠口醫院 .河北省香河縣鉗屯醫院 .河北省香河縣人民醫院)
中風病歷來被稱為“風、癆、臌、膈”四大疑難雜癥之首。而異己手綜合征(AHS)是中風病的一種特殊類型,從理論上講,是一種十分罕見而又怪異的病癥,但在臨床上仔細觀察,中風病中有很多人患有這種病癥,只是輕重不同罷了。筆者在臨證中用針刺方法治療3例典型的異己手綜合征患者,報道如下,求同道斧正。
例1.患者,男,45歲,右利手,高血壓病史5年,因左側肢體笨拙10天來我院診治。10天前,突然出現左側肢體笨拙,行走困難,手不能持物,去某二甲醫院腦血管病科住院治療,經抗腦水腫、擴血管、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療后好轉??淘\:神清,對答準確,雙瞳孔正大等圓,面鼻唇溝對稱,示齒嘴不歪,舌居中,左下肢肌力Ⅲ級,左上肢肌力Ⅲ級。心肺腹部檢查無異常,血壓130∕80mmHg,心率70次∕min,視覺無異常。MRI示:右側額葉、胼胝體前部梗死灶。自述自發病第7天開始出現雙手不協調,出現“幫倒忙”現象。本人是司機,想上車試試,右手去握方向盤,左手不讓去握方向盤。右手去拿筷子,左手去搶筷子。并出現不自主的肢體抖動,時發時止,出現這些情況后,心情急躁,出汗,需服用安定后方能逐漸緩解。診為中風,腦梗死(異己手綜合征)。采用針刺方法治療。選穴:雙側足運感區,四神聰,左側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環跳、風市、陽陵泉、昆侖。足運感區采用焦氏取穴法[1]。用0.35mm×60mm毫針,迅速刺入皮膚,進針40mm,快速捻轉,200轉/min,捻轉10min,其余穴位采用常規取穴,平補平瀉針法,留針1h,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肢體抖動、心情急躁、出汗情況消失,停用安定。2個療程后雙手不協調動作減輕,偶爾出現右手與左手去搶方向盤現象,發現后能控制,肢體肌力達Ⅳ級。3個療程后各種癥狀消失,停止治療,宣告治愈,1年后電話隨訪無異常。
例2.患者,男,48歲,右利手,患高血壓病2年,12天前突然出現左側肢體笨拙,去某醫院腦血管病科住院治療,好轉后出院,來我院針灸科要求針灸治療。檢查后讓患者做針灸前的準備工作,脫去患側衣服時,發現患者在脫褲子時,20min都沒能把褲子脫下來,右手去解褲帶,左手去扣褲帶,右手往下脫褲子,左手往上提褲子,患者出現急躁情緒,罵人,出汗,急得拍打自己的患肢,20min后還是在妻子的幫助下脫下了衣服。發現這種雙手不協調、拮抗現象后,仔細閱讀CT、MRI片,顯示:大腦右側扣帶回前部、胼胝體前部腦梗死。診為異己手綜合征。采用針刺方法治療,取穴頭針右側足運感區,采用焦氏取穴法,選用0.35mm×60mm毫針,快速進針40mm,快速捻轉,200次/min,捻轉10min,另外選穴四神聰,左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采用常規取穴,平補平瀉針法,留針1h,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雙手拮抗癥狀好轉,1min能解開褲帶,3min能脫下褲子,其他雙手不協調動作均減輕。2個療程后雙手拮抗癥狀消失,為鞏固療效,又針1個療程后停止治療。1年后電話隨訪無異常。
例3.患者,男,60歲,右利手,高血壓病15年。因左側肢體笨拙20天來我院針灸科診治。20天前突然出現左側肢體笨拙,去某醫院住院治療,好轉出院??淘\:神清,語利,舌體居中,血壓140∕90mmHg,血糖不高。在常規針刺治療當中發現患者反復地說一句話:“求求您把我的左胳膊鋸掉吧!”并反復跟兒女們說:“這只胳膊(指左臂)不知是誰的,天天跟我搗亂”。并出現明顯的仇視現象,如拍打、擰捏左上肢。發現有異己手綜合征的跡象。詳查患者的CT、MRI片,顯示右側大腦胼胝體后部、頂葉部梗死灶,診為異己手綜合征,更新治療方案。取穴:雙側足運感區、四神聰、雙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運動區采用焦氏取穴法,選用0.35mm×60mm 針具,快速進針,沿頭皮刺入50mm,快速捻轉,200轉/min。其余穴位常規取穴,行平補平瀉法,每天1次,10天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對左側上肢陌生感、仇視感減輕。2個療程后,已能認識是自己的上肢,仇視感消失,雙上肢能協調做某個動作。3個療程后一切恢復正常,宣告治愈。1年后電話隨訪無異常。
異己手綜合征是由于兩側大腦半球之間的運動區和輔助運動區的失連接造成的。失連接現象則是由于胼胝體病變引起的一組綜合征。胼胝體由聯系左右大腦半球的許多神經纖維來構成[2],是最大的腦通路,聯系大腦半球皮質,并形成側腦室的頂,胼胝體的神經纖維放射狀進入每側大腦半球的髓質,并放射至大腦皮質[3]。
一般將胼胝體前部、額葉輔助運動區、扣帶回前部、前額葉內側皮質病變所引起的異己手綜合征歸為前型或運動型。由大腦后動脈阻塞造成的右側胼胝體壓部、海馬、下顳葉、大腦頂視區的病變所引起的異己手綜合征歸為后型或感覺型。所觀察病例1、病例2為前型,病例3為后型。
頭針的足運感區主治腦血管病變所致的平衡感覺障礙,快速捻轉,以使大腦相應區域的組織達到供血量增加的目的[1]。四神聰為經外奇穴,直接刺激頭部加之其他穴位共同完成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目的。綜合上述療法,達到滿意的效果。觀察病例較少,只想起拋磚引玉之效。
[1]孫國生 .針灸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628.
[2]Stere Parker.人體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540.
[3]Susan SAhdring.人體解剖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54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