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艷凌 李琤 冷蓉 駱燕香 藍杏好
(廣東省中醫院,廣東廣州510120)
急性白血病是一組起源于造血干祖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臨床常以貧血、出血、發熱及肝、脾、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其發病率有逐年上漲趨勢,已成為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一種急性兇險性疾病。祖國歷代醫書中無白血病名的記載,從癥狀來看,大致屬于“血證”、“溫病”、“急勞”等范疇[1]。我們在全國名老中醫梁冰教授指導下進行中醫辨證,并據此實施相應護理措施及膳食調理,收到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氣陰兩虛型癥見神疲乏力,頭暈心悸,反復低熱,手足心熱,自汗盜汗,食少納呆,皮膚紫癜,煩躁失眠,舌淡少苔,脈象細數。治法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方藥以三才封髓丹合六味地黃丸加減[1]。護理要點:(1)注意休息,協助做好基礎護理,汗出及時抹干汗液,更換衣物。(2)對煩躁失眠者,應耐心疏導、平復情緒,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刺激,輔以磁石沐足鎮靜安眠。(3)對自汗、盜汗明顯者,用黃芪15 g,浮小麥10 g,大棗2枚煎湯服用3~5 d,或五倍子粉調醋敷神闕穴,每次4~6 h。(4)中醫特色療法:黃芪注射液離子導入雙側足三里穴以健脾益氣。(5)飲食宜滋陰益氣之品,忌大寒大熱。
辨證施膳:(1)益氣甲魚湯,配方為甲魚100 g,黃芪15 g,黨參15 g,山藥12 g,水、鹽、姜各適量。每日1劑,10~14 d為1療程。(2)粳米粥,配方為粳米50 g,瘦肉25 g,天冬10 g,麥冬10 g,鹽適量。每日1次,10~14 d為1療程。(3)西洋參燉瘦肉湯,配方為西洋參10~15 g,瘦肉25~50 g,水、鹽、姜各適量。每日1次,10~14 d為1療程[3]。
1.2 氣血兩虛型癥見面色少華,乏力頭暈,心慌氣短,唇甲色淡,自汗,食少納差,便不成形,肌膚瘀斑,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法健脾補腎,益氣養血。方劑為人參養榮湯加減[1]。護理要點:(1)防寒保暖,必要時用通絡寶外敷腹部固護中焦之氣。(2)予臥床休息、吸氧,囑其減少下床活動以防跌倒。(3)中醫特色療法:黃芪注射液離子導入雙側足三里穴以健脾益氣。(4)飲食以益氣養血之品。
辨證施膳:(1)當歸黃芪燉老鴿湯,配方為老鴿1只,當歸10 g,黃芪15 g,大棗10枚,水、鹽、姜各適量。每日1次,7~14 d為1療程。(2)茯苓首烏燉豬腰,配方為新鮮豬腰1個,茯苓15 g,何首烏15 g,大棗10枚,水、鹽、各適量,每日1次,7~14 d為1療程。(3)薏米茯苓粥:配方為薏苡仁15 g,茯苓15 g,粳米50 g,鹽適量。每日1次,10~14 d為1療程。
1.3 熱毒熾盛型癥見壯熱口渴,皮膚紫癜,齒鼻出血,血色鮮紅,黑便,骨痛,舌紅苔黃少津,脈洪數或弦細數。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方劑以犀角地黃湯加味[1]。護理要點:(1)密切觀察體溫變化,高熱時使用物理方法 降溫,指導患者多飲水。(2)協助做好基礎護理及感染防護。(3)注意觀察出血部位、量,做好出血防護。(4)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若出現血壓下降、神志異常、言語不利、大汗淋漓、煩躁氣促、小便量少等表現,及時報告醫生并搶救。(5)做好疼痛護理,必要時使用止痛藥物。(6)大便不通者,予以承氣湯類中藥灌腸。(7)中醫特色療法:清開靈注射液離子導入雙側曲池穴以清熱解毒。(8)飲食宜清淡,宜食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品。
辨證施膳:(1)生地玄參瘦肉粥,配方為大米100 g,玄參15 g,生地黃15 g,瘦肉50 g,鹽適量,每日1次,10~14 d為1療程。(2)可用白茅根15 g或大青葉15 g煎水代茶,鼓勵患者服新鮮蓮藕汁、梨汁,以止血、生津[3]。(3)消化道出血者量少者,可遵醫囑予四味止血散(蒲黃炭、白及粉、阿膠珠、三七粉,各等分以藕粉或黑芝麻糊調服,每次10 g,每日3次)口服。
1.4 瘀毒內蘊型癥見形體清瘦,面色黯滯,頸部瘰疬,肋下痞塊堅硬脹痛,低熱盜汗,舌質紫黯,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細澀而數。治法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方劑為桃紅四物湯合鱉甲煎丸加減[1]。護理要點:(1)脅下痞塊、瘰疬明顯者囑臥床休息,避免碰撞,用青黛四黃散外敷局部(青黛粉50 g,四黃粉25 g加蜂蜜、水適量調成糊狀熱敷),每日1次,每次4~6 h,10~14 d為1療程。(2)中醫特色療法:丹參注射液或血必凈注射液離子導入雙血海或曲池穴以涼血解毒、活血化瘀;艾灸敷雙側涌泉穴以溫經通絡、活血行氣。(3)飲食宜清淡,活血、化痰之品。
辨證施膳:(1)三七土茯苓瘦肉湯,配方為三七10 g,土茯苓10 g,瘦肉50 g,鹽、蔥、姜各適量。每日1次,10~15 d為1療程。(2)川芎丹參瘦肉湯:配方為川芎10 g,丹參10 g,瘦肉50 g,水、鹽、姜各適量。每日1次,10~14 d為1療程[3]。
急性白血病為惡性疾病、治療難度較大,反復化療對患者生理、心理、經濟以及整個家庭都是很大的打擊,患者常常有抑郁、悲觀甚至絕望等負面心理。《靈樞·素問》曰“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悲則傷肺,愁思傷脾”。肺脾受損,則氣機不暢,氣血的生化和運行均受到影響,進而累及整個機體功能,不利于疾病康復。“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而惡抑郁,情志過激亦可導致氣機失調。因此,通過對患者合理講解病情,飲食調護宣教,鼓勵其客觀面對現實,正確對待疾病,協助患者及家屬建立與疾病長期抗爭的信心、決心,做好接受規范治療的心理準備,對于疾病整體治療大有益處[2]。
3.1 感染防護保持室內環境安靜整潔、空氣流通,保持皮膚清潔,汗出較多時應勤擦、洗,勤換衣物及被單,注意保暖,防止著涼;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濕潤,可每日用依信含漱液漱口,并囑咐其用軟毛牙刷刷牙,避免剔牙;保持會陰部清潔可每日用1∶10的香蓮外洗液坐浴10~15 min。對粒細胞缺乏者,入住層流床,保護性隔離,房間消毒,減少探視,進出病房需洗手,戴口罩,穿隔離衣。一旦出現發熱,予冰袋物理降溫,囑患者多飲水,協助患者更換汗濕衣物,遵醫囑完善相關檢查及補液治療,密切觀察體溫、脈搏、血壓、尿量變化。
3.2 出血防護密切觀察出血部位、量,皮膚出血者囑患者避免搔抓皮膚,防止皮膚擠壓及外傷,預防出血;少量牙齦或鼻腔出血者,用云南白藥或去甲腎上腺素棉球壓迫止血;較大量鼻腔出血,可予明膠海綿填塞或氣囊壓迫止血;消化道出血者,嚴格記錄嘔吐物或便血的量、色;頭面部密集性出血點往往提示腦出血前兆,及時報告醫生并觀察患者神志、瞳孔變化[3]。
3.3 骨痛防護注意觀察骨痛部位、性質,以及應用止痛藥物后疼痛緩解的情況。
3.4 宣教指導登記并告知患者每日血常規結果 ,指導相應注意事項。
3.5 勞逸結合中醫學認為,勞則傷脾,過度勞累耗損脾氣,脾氣不足,攝血無能,故告知患者勞逸結合,適度運動,避免勞累及劇烈活動,防止出血。
[1] 梁冰,葛志紅.血液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78-320.
[2] 張泱悅,藍海,趙馥,等.難治性急性白血病化療過程中的辨證施護[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6,12(17):157-158.
[3] 劉玉珍,張廣清.臨床中西醫結合護理全書[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205-207.